分享

之前,坤鹏论讲过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

 金科玉律 2020-03-19
之前,坤鹏论讲过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目标,比如:《为什么你的目标总是无法实现?》、《10年!如何拥有500万?》……

里面引用的一个调查记忆犹新,它讲的是那些把目标清晰地写出来的哈佛MBA毕业生,10年后的收入是没有明确目标的同学的10倍,而在人数占比上,前者是3%,后者84%。

制定目标其实就是一场逆向思维的演练。

因为这个过程都是先订目标,然后再以它为基准用倒推的方式思考事物发展的顺序。

不用这种方式考虑出口、出路,很难做成事。

就像做企业,目标定不下来,预算就不可能做出来,那就更谈不上什么战略了……

其实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养成对于任何问题都能从结果、出口、出路、目标的角度思考的习惯,那么你的人生将是有战略的人生。

考虑好目标,然后做好假设,接着从各个角度反复地验证假设,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有战略性。

投资也一样,对于99%的投资者来说,买入就是为了卖出,买的好,其实全是为了能够卖得好。

因为只有卖出,才是落袋为安,而不再是虚幻的账户浮盈。

正如布鲁斯·柯凡纳所说:“在我进入之前,我就知道何时该退出。”

巴菲特还有个名言:“如果你不打算持有某只股票达十年,则十分钟也不要持有。”

其实,他们讲的都是在拥有前就想好出路、目标和结果。

所以,不管是股市,还是任何生意,永远都是买的没有卖的精,会买是徒弟,会卖才是师傅。

前两年,坤鹏论的一位做风投的朋友说过,有一种创业就是奔着被别人收购的。

后来自己也慢慢地领悟,做企业,也要首先考虑好自己企业的出路问题。

企业一般有四条出路:上市、被收购、清算、继承。

虽然清算是创业大概率的结果,但没人会从一开始认为自己做不成。

上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资本的掺和之下,不在人家的资本局中,你很难上市。

继承,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同样也需要费不少的周折,时间拉得会比较长。

总的来说,被收购是不少创业者的最佳出路。

现实些吧!

别总想着做未来的阿里、腾讯或是百度,实话说,这样的目标太高,恐怕很难实现。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条出路,不成为BAT,而是将来把自己的产品或是自己的公司卖给BAT。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思考的重点放在研究它们:

“最想要的产品是什么?”

“最缺的产品是什么?”

“最薄弱之处是什么?”

“还有什么没有介入的领域?”

……

所以,比起做阿里,不如做让马云感兴趣的公司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