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第二季 第6篇 人们总喜欢特立独行,而不是处处依赖他人。 可在动物界里,布谷鸟,却是十足的寄生虫、窃贼、骗子,甚至是一个杀手。 上天赋予了布谷鸟“骗子”的天赋,以弥补它们母性缺乏、不养育孩子的事实。
布谷鸟,又叫子规、杜鹃,是乡村生活的图腾。 布谷鸟的庐山真面目鲜有人知,它独特的生活习惯更是一个谜。 布谷鸟,从不筑巢,但会“鸠占鹊巢”。 它们会将蛋下到其它鸟窝里,并吃掉巢穴里的蛋。 而刚出生的小布谷鸟,与生俱来的本领就是杀死窝中的其它雏鸟。
不可思议的是,个头硕大的小布谷鸟会设法欺骗娇小的养父母,喂养照顾它数周,直至独立。 这个“职业骗子”是如何做到这点,而不被拆穿的呢? 剑桥大学的生态学教授尼克·戴维斯,花了二十多年研究布谷鸟,并向我们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一些雌性布谷鸟,只对一种鸟情有独钟,这就是芦苇莺。 芦苇莺,只是布谷鸟在欧洲选中的20种寄养宿主之一。
4月下旬,芦苇莺经过漫长的迁徙,从遥远的非洲来到了英国剑桥郡的威肯沼泽。 芦苇莺到了这里,准备求偶、筑巢、喂养后代。 但是这些小鸟在沼泽地里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了。 布谷鸟也从非洲回到了这里,它们很清楚楚到达的最佳时机。
雄性布谷鸟会选择芦苇莺密集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领地。 随后,雌性布谷鸟也到了。 这意味着欺诈之剧,即将上演。 5月中旬,首批到达的芦苇莺所筑的巢穴已竣工,它们的蛋也即将产下。
但芦苇莺的一举一动,都在被一些布谷鸟虎视眈眈地窥视着。 布谷鸟不筑巢,也不养育自己的孩子。 达尔文曾指出,布谷鸟借巢产蛋的奇特天性,是由它们祖先进化而来。 但在演变过程中,后代越来越懒于筑巢,也越来越缺乏父母的责任感。 但这样,反而会让它们在多个巢穴,产下更多的蛋。 这个成功的骗局,也会传递给下一代。 但是,布谷鸟如何欺骗其他鸟类,让它们心甘情愿抚养别人的孩子呢? 这是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就困扰了无数自然科学家的问题。 直到20世纪20年代,谜团才被解开。 埃德加·钱斯,这位资深的鸟类爱好者,发现了许多前人不曾知晓的秘密。
1920年,他在英国伍斯特郡的公园里做了一个观察类实验。 钱斯给观察的每只布谷鸟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在此过程中,他有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发现。 他发现,布谷鸟隔一天,产一次蛋。
大部分鸟儿在凌晨产蛋,而布谷鸟基本是在下午产蛋。 钱斯发现布谷鸟直接把蛋产在了其它鸟的窝里。 但究竟如何成功欺骗宿主替自己抚养孩子?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半个多世纪后,才有了答案。 布谷鸟模仿宿主的蛋,是骗术的重要组成要素。 理论上来说,这种欺骗加大了布谷鸟和宿主间的竞争。
一旦宿主展开了防守,就会激发布谷鸟产生更高明的骗术。 同样,这也会让宿主产生更全面又进步的防守措施。 尼克通过实验证明了模仿的必要性: 想要成功蒙混过关,两种蛋的颜色、图案和大小必须一致。
浅绿色布谷鸟蛋模仿芦苇莺蛋。 蓝色的布谷鸟蛋模仿红尾鸲蛋。 带斑点的布谷鸟蛋模仿鸣鸟蛋。 但是,每只雌性布谷鸟只能产一种形状的蛋。 所以,只有把蛋模仿得惟妙惟肖,布谷鸟才能瞒天过海。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布谷鸟已经完成工作。 下一步,它必须要计算出产蛋的精确时间。 芦苇莺每4至5天,才产一枚蛋。
布谷鸟必须要紧盯芦苇莺,以确保能在同一天生产。 如果太迟,那么小布谷鸟也许就不能及时孵化出来。 如果太早将蛋产到芦苇莺巢,这些蛋就会被养父母扔掉。 尽管布谷鸟在养育后代上不负责任,但也会按时履行繁衍的职责。 在一个巢穴里,布谷鸟只产一枚蛋。 在一个繁殖季里,一只布谷鸟会产近20枚蛋。 这意味着将有20对养父母,帮布谷鸟免费抚养孩子。
但,这也意味布谷鸟需要监控20多个巢穴,并成功把蛋送给养父母。 中了骗局圈套的芦苇莺,完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不过,一些未被布谷鸟打扰的巢穴,似乎很安全。 漫长的夏日,数不清的昆虫为需要喂养孩子的芦苇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幸运的话,一个繁殖季里,一对芦苇莺夫妻可以成功抚养两窝幼崽,一共约8至10只。 而那些中了布谷鸟圈套的夫妻,则没有时间去抚养第二窝幼崽。 因为,喂养一只小布谷鸟就已经让它们力不从心。 这只布谷鸟幼崽刚破壳。 接下来,芦苇莺父母的亲生孩子的命运,就将被冒牌货支配。 养父母对这个小恶魔毫无提防之心。
刚出生24小时的布谷鸟还未睁眼,身上光秃秃的,便本能的将巢里其他的蛋,都推了出去。 现在,这对芦苇莺夫妻失去了所有的亲生骨肉。 接下来,小恶魔可以霸占养父母喂养的所有食物。 有时候,芦苇莺的蛋,会先孵化出来。 小芦苇莺和小布谷鸟会有一段短暂的共处时光。
接下来,小布谷鸟便会痛下杀手,将巢穴内所有生命清出巢外。 这只8天大的布谷鸟,已经扫清了一切障碍物,狼吞虎咽地享受着养父母给自己带回来的所有食物。 小布谷鸟成长飞快,几天后,巢穴就已经容不下它了。
它的个头也远远超过了同龄的芦苇莺雏鸟,甚至是自己的养父母。 但小布谷鸟依然可以让养父母一天忙碌16小时喂养它,这是多么高超的骗术。 那么小布谷鸟是如何迷惑养父母,获得更多的食物呢? 科学家从中找到了答案:一只大型雏鸟不会让芦苇莺夫妻带来更多的食物,巢里的求叫声才是关键。 他们发现:自出生以来,小布谷鸟就在玩一个把戏。
小布鸟的叫声,会发出非常快速的叫声。 一周大时,它的叫声听起来像是一窝饥饿的雏鸟在吵闹。 当它两周大的时候,它的叫声像是两窝幼崽在喧嚣。 正是这种急迫的叫声,迷惑了父母。 这个巨大的布谷鸟已经20天了,鸟巢再也容纳不下它,很快它将不得不离开鸟巢。
但是养父母还会继续喂养它两周,直到它可以独立生存。 很难相信,半个月后,这个雏鸟将飞往4000公里外的非洲过冬。 如果在艰辛的旅程中能够顺利活下来。 明年春天,它将回到出生地。 像祖辈一样,对芦苇莺设下重重骗局,让受害者替自己繁衍后代。 资料来源: BBC,《解密布谷鸟 The Natural World Cuckoo》,英国 果壳网,《大杜鹃,为什么能同时模仿不同颜色的蛋呢?》 文/刘珊珊,审/任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