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期收益型和净值型的理财产品,到底有哪些区别?

 饮膳道人 2020-03-20

根据监管要求,银行理财产品要向净值化转型,近两年,预期收益型的理财产品逐渐退出,净值型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如果资管新规过渡期到2020年底没有延长,则之后银行理财市场上将没有预期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全部都是净值型的理财产品。

那么什么是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什么是净值型理财产品?两者有什么区别?

预期收益型产品定义

过去银行理财都是预期收益型的,而且都是“刚性兑付”,银行把募集来的钱拿去投资,不管是赚还是亏,赚多还是赚少,产品到期之后,都会按照预期的收益兑付给投资者。

举个例子:一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4.5%,期限是6个月,银行的实际投资收益率是6%,产品到期之后,银行会给投资者4.5%的收益,多出来的1.5%算作银行自己的利润;如果银行的投资收益不理想,只有2.5%,那么银行仍要给投资者4.5%的收益,亏损的2%也要算作自己的。

大部分情况下,银行还是能拿到超额的收益率,不然刚性兑付也不会一直执行这么长时间。

但刚性兑付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整个经济环境不景气,银行亏损的情况变多,就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经营压力。此外,刚性兑付之下,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也很薄弱,会认为买理财产品天经地义就该保本保息。所以,近年来监管层一直想打破这种刚性兑付的状态,在2018年4月发布了“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

净值型理财产品定义

净值型理财产品没有预期的收益率,银行根据实际投资情况,定期公布产品的净值,投资者购买净值型理财产品要自负盈亏,银行投资赚多少,投资者就拿到多少收益,银行投资亏了,投资者的本金也会亏损。

举个例子:一款净值型理财产品初始净值是1,投资者持有6个月时赎回,这时候净值变成了1.025,也就是上涨了(1.025-1)/1=2.5%,半年净值涨了2.5%,年化收益率就是5%。

有的投资者觉得看不懂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太复杂了,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银行一开始会根据投资情况给出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比如4%,不过这个业绩比较基准不是投资者确定能拿到的收益,只是一个参考,实际收益率会浮动。

净值型理财产品和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净值型理财产品不能保本,而且收益率是浮动的,给投资者的感觉就是产品风险要高很多,所以很多人接受不了净值型理财产品。

但以后不接受也得接受了,因为2020年底之后,银行所有的保本理财都要退出,非保本的理财都是净值型的,除非你不买银行理财。现在能保本保息的就只有国债和存款了。

实际上,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本金风险并不大,风险等级为PR1和PR2级的产品本金还是很安全的,亏损的概率极低,收益率虽然是浮动的,但是最终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差别不会太大。数据显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要高于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可见买净值型理财产品并非都是坏处。

希望投资者能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和理财水平,正确认识净值型理财产品,买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