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 思路决定出路,中医治病,好的诊疗思路决定好的疗效,而不是靠秘方。秘方,许多时候是故作神秘,类似《老中医》赵闵堂的限号营销套路,让人觉得难以企及,不过是一种套路而已。 今天,探讨思路。 一月之前儿子五一回老家,到了新鲜的地方,院子也大,到处乱跑,乱搬东西,大人也疏忽。可能由于他太累的缘故,阴囊突然出现了一个大肿块。这是鞘膜积液,为了确诊又专门做了超声检查,就是鞘膜积液。鞘膜积液,这个病儿童发病率很高,我也接诊过不少此类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中药泡脚的治疗方法,有时也让家长配合艾灸大敦穴。绝大多数都有效,有些疗效还比较好,中药泡脚一段时间后,有些患儿鞘膜积液完全消失。 考虑到儿子由于劳累引起,发病比较急,《黄帝内经》认为肝为“罢极之本”。据中医文献专家考证,这个“罢”通“疲”,也就是说肝为“疲极之本”,所以过度疲劳是最容易伤及肝脏。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因为思虑过度伤及肝血,或者情志不畅以致肝气郁结,都会导致人体异常疲惫。 疲惫乏力,并不一定都是气虚、脾虚。因此,临床上我经常遇到以乏力为主诉来就诊的患者,西医诊断多为亚健康者,大多数以前都经过长期服用补脾补气药物治疗,西洋参、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吃了一大堆,但是不见效。我治疗此类患者,通过补益肝血或者舒理肝气,按部就班治疗一段时间,效果都不错。 因为足厥阴肝经“环阴器”,所以我给儿子开具了泡脚的中药,从肝脏论治,升发肝气。泡了不到一周,肿块就明显缩小,现在已经完全消失,避免了手术之苦。这样的事情,西医外科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在外科看来,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消除。 其实,鞘膜积液也好,腺样体肥大也罢,人体都有自行吸收或萎缩的潜力,也就是人体自愈的能力。中药治疗不过是增强或者促进了这种自愈能力,有些可以自愈,但是中药提升了自愈的速度。腺样体肥大,打呼噜张口呼吸,我接诊的不少患者,通过中药泡脚不仅使通气功能改善,症状减轻了,而且还能让腺样体有一定程度的萎缩。 中医治疗许多疾病都是如此,都是通过顺应人体自愈的方向进行。中医这种治疗理念对于在人体自愈范围的疾病,十分有优势,比如面瘫,许多都可以自愈,但是中医能加速自愈。但是,有些疾病超出了人体的自愈能力,这时候就需要外界干预治疗,比如脑出血,出血量如果太多,压迫位置又比较重要,超出人体自愈范围,此时需要借助外来的手术刀。 所以,一个医生,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有客观地分析具体疾病,心态公正平和,不盲目排斥其它治疗方式或方法,才有可能让患者寻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手段。不夸大疗效,又不妄自菲薄的中医,不是太多。行医如同做人,要明白自己的长项与短板,还要力求不被外界各种因素迷惑,把长项的光芒发挥到极致。 中医,想搞点干货,弄点好思路真的不容易,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