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早已不奢求档次,不是假的就心满意足了

 yzg1977 2020-03-20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现代中医的衰落是由多种因素交错造成的,比如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中医教育的问题,西医借助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问题,中医传播过于保守的问题。还有中药质量问题也不可忽略,甚至有人放言“中医将亡于中药”,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中医看病辨证再准,处方选药再恰当,患者煎服中药再仔细,忌口调护再配合,但如果药材是假的,那么一切都将归零。碰上假药,别说疗效了,不被毒倒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来青岛后有一次自己感冒,我开了汤药方子,里面用到生石膏30克,在某医院药房抓完药就即可煎煮服用。服药大约不到一小时,就开始连续腹泻,两三个小时腹泻了十多次,并伴有剧烈的腹痛。根据我已往的经验,认定是石膏出了问题,因为受张锡纯先生影响,石膏这味中药我用的很多,也经常给自己使用,所以比较了解。拉肚子快到了虚脱,爬不起来,喝了一些糖盐水,然后找同事帮忙,去了一家药店专门买了一些生石膏,然后把原来药房中的“生石膏”挑出来,换上新买的生石膏。赶快熬药,吃了一副后不仅腹泻腹痛好了,发烧也退了。

早前听一位老师讲过,石膏是一味矿物药材,但并不是所有的石膏都能当中药用,有些含有“砷”超标,有毒性,不能拿来当中药。毒性很大,具有强烈的胃肠道反应,严重都可以死人。曾经有老中医因此事打官司,石膏不是药用石膏,含砷过量,最后病人死了。石膏本是很便宜的药材,为了利益,把含砷石膏当药用石膏卖给医院诊所,最终卖给患者,这奸商真是奸。

幸亏我以前有这方面的知识,否则吃完那三副药说不定就死了,无法看病读书写文章了。

初来青岛工作,是在一家小医院上班,因为是专科医院,所以患者基本都是来自天南海北。有一位患者,来自中国某药材之都,这人心直口快,啥实话都往外嘞,说他们家乡地里的庄稼茎叶根都用来“造”中药或者经过“加工”掺入到中药中一起卖。这也太恐怖了,中药造假自古就有,我觉的利用高科技搞药材造假最为缺德,罪孽最深。

也许有人说,不是有专门的药剂人员么?进药仔细检查鉴定不就没事了吗?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鉴定水平不断提高,他造假水平比你提高的还快,因为他背后是丰厚利润的驱动。如同盗墓与考古,洛阳铲是盗墓者发明的,而后考古人员之后才学着用,因为盗墓者背后也有丰厚利润驱动。前几年,耳闻某省级中医院,这么多药材专家把关,竟然也被人骗了,买了几麻袋某名贵中药,后来却发现是假的,你说多可怕。

至于为了药材的表面成色,吸引患者眼球,运用各种添加剂,更是屡见不鲜。中药多是草根树皮,离不开泥土,颜色土一些又有何干?自然,有药效这是最关键的,中药如人,岂可以貌取人。

所以,对现在许多中医而言,已经不奢求什么道地药材,按时令节气采收药材,或者野生药材了,能保证是真的,真品种,就已经很不错了。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我们调兵遣将已经不再考虑将士们的体能或谋略水平了,只要保证能上阵,有药效,不是假药,不是叛徒特务就心满意足了。

若是仔细用药,比如霜桑叶与嫩桑叶有区别吗?肯定有,嫩桑叶清热宣肺更好,霜桑叶平肝止咳更好。但是,你处方写上霜桑叶,药房也未必有,即便有也未必是真的。中药从种植、采收、加工、炮制,一系列环节,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有职业情怀。为了利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过话说回来,这总比直接用其它草根树皮做名贵药材要好,要道德。

所以,有些人问我为什么不太习惯用贵药,其一是为了减轻患者负担,其二也是我自己的考量,就是便宜的草药,比如蒲公英、芦根、白茅根、车前草……这些药遍地都是,便宜,奸商也不屑造假,因为造假成本比真药材还贵。只要药材是真的,野生也好,家种也罢,药效肯定有差别,但是四气五味变化不会太大,药效也不至于太离谱。但若是假的,其它品种偷梁换柱,轻则无效,重则毒害身体,甚则要人性命,伪君子还不如真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