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美绝伦的北宋汝窑,令人赞不绝口

 景德镇的瓷 2020-03-20


 1,我国瓷器从商周时代 开始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色。因此,要想识别真正的古瓷器,了解各朝瓷器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了解各朝瓷器生产的不同时代特点,必不可少。

 要确定一件瓷器的真伪,必须从以下四大要素进行考虑,分别包括一看胎质;二看施釉;三看材料;四看有没有真正的老旧之气。

 2,新瓷在仿制过程中会留有不自然的临摹痕迹。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古瓷款识深沉于釉下,新瓷款识似浮于釉上。

 古瓷由于长期受自然界空气尘垢侵蚀,加之气温的变化,

 使釉面分子散失,釉面开片紧密,而新瓷的开片呈崩裂状。

 3,查稀有元素的存在与变化

 我国的古瓷之中,古人们为了令其精美,想方设法地将太多的珍贵元素碾碎,加入器物之中,有的在胎里、有的在釉内、也有的在彩中,这些不同的元素在器物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自汉最精美的器物之中有稀有元素入内如:宝石、玛瑙,玛瑙入胎、玛瑙宝石入釉;自南北朝开始玉粉入器。而唐时邢器入玉多,越器入玛瑙这是事实。唯越秘和耀秘则是玉和玛瑙入胎入釉最完 美的结合器,并已有微量宝石入内,从而水晶莹润,成为国粹。进入北宋官窑、汝窑等,有大量宝石粉的溶入。于是五彩之光呈现。从宋至清,所有的官器中的御品,绝 对是一种“无宝不烧器”的局面。据说国外以中国古瓷内含稀有元素的这一必然事实为基本点,在研究鉴定瓷的仪器应当是切实可以的。当我们不可理解为什么古瓷会闪烁出不同于器物本色之光彩时,应当认识到,其实由于太多鲜为人知的宝贵元素。被粉碎后添入器里彩中,它们的真实面貌发生了某些变化,这样我们不便一眼认出,但只要努力的下功夫探究,应不难明白。要观玉和玛瑙,要从两晋南北朝这种低温器开始,因为这样可观到原石粒。而观宝石则要从清向远古看,因为晚清御用器中更明白,而当从表上看明白后,再向釉中转入,如此方可看得更明白。

 4,即判定陶瓷的产地,归于某一窑口的商品。例如,一件印花青釉瓷器,要辨别它窨是耀州窑制造仍是临汝窑制造、或是其它窑口制造的。

 5,考虑同时代姐妹艺术对瓷器的影响。在日用工 艺品的设计与生产中,低廉材料制造的工艺品,往往模 仿贵重材料制造的工艺品的造型与纹样,以显示其产 品的高 贵。如宋、元的影青刻、印花瓷,有的造型、纹样 就受到当时金银器的影响;清康熙的瓷胎画法琪,就是 仿当时铜胎画兹璃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古瓷鉴 定时学习工艺美术史,了解我国各个时代工艺美术品的风格特点,注意姐妹艺术之间的互相影响是 很有必要的。

 6,专家们在思想上犯了方向性错误,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在客观上也犯了错误,不是把本质特征作为鉴定依据,而是把非本质特征作为鉴定依据,又犯了方向性错误。总之主观和客观上都犯了方向性错误。

 7,看工艺:器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法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同的特征,成为鉴定陶瓷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宋代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而宋代中汝窑瓷器采用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通体满釉,器底只留下极小的芝麻状支钉痕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