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8宣公八年
2020-03-20 | 阅:  转:  |  分享 
  


宣公八年



【原文】八年,春,公至自会。

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其言至黄乃复何?有疾也。何言乎有疾乃复?讥。何讥尔?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

辛已,有事于太庙。

仲遂卒于垂。仲遂者何?公子遂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为献子赤贬。然则曷为不于其弑焉贬?于文则无罪,于子则无年。

壬午,犹绎。《万2》入去籥3。绎者何?祭之明日也。《万》者何?干4舞也。龠者何?龠舞也。其言《万》入去龠何?去其有声者,废其无声者,存其心焉尔。存其心焉尔者何?知其不可而为之也。犹者何?通可以已5也。

戊子,夫人熊氏薨6。

晋师、白狄伐秦。

楚人灭舒蓼7。

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顷熊者何?宣公之母也。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

城8平阳。

楚师伐陈。

【译文】鲁宣公八年,春季,宣公从盟会的地方回到鲁国。

夏季,六月,公子遂到齐国去。走到黄这个地方就返回来了。这里说走到黄这个地方就返回来是为什么?公子遂生病了。为什么不说公子遂有病就返回来了呢?为了讥讽。讥讽什么?大夫奉国君的命令出使,即使听到父母的丧事也只能慢慢向前走。不能返回。

辛巳这天,鲁国在太庙举行祭祀。

仲遂在垂这个地方死了。仲遂是什么人?就是公子遂。为什么宣公不称他公子?为了贬斥他。为什么要贬斥他?为了他曾经弑杀了太子赤而贬斥他。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在他弑杀太子赤时贬斥他呢?因为公子遂在文公的时代没有罪,不能在那时贬斥;太子赤又没有年号,也无法记载,因此只能在他死时贬斥他。

壬午这天,仍然继续。《万》舞进去,而取消籥。“绎”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大祭的第二天再举行祭祀。《万》是什么意思?就是手执盾牌表演的一种舞蹈。“籥”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着籥表演的一种舞蹈。这里说《万》舞进去表演,取消籥是为什么呢?是取消有声的表演,不想让人们听见;保留无声的舞蹈,把音乐的旋律保留在人们心中就行了。把音乐的旋律保留在人们心中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在祭祀时大夫死了,为了致哀而取消音乐,知道这是不可以的,却这样做了。“犹”是什么意思?是全部都可以停止的意思。

戊子,鲁国夫人熊氏去世。

晋国军队和白狄人征伐秦国。

楚国军队灭亡了舒蓼这个小国。

秋季,七月,甲子这天,发生日食。是日全食。

冬季,十月,己丑这天,安葬鲁国夫人顷熊。因为下大雨没有安葬。庚寅这天,中午时才下葬。顷熊是谁?是鲁宣公的母亲。“日中而克葬”的“而”是什么意思?是很困难的意思。下文定公十五年九月“日下吴,乃克葬”的“乃”是什么意思?也是很困难的的意思。为什么有的地方用“而”,有的地方用“乃”呢?用“乃”字时,表示更困难。

鲁国在平阳这个地方筑城。

楚国军队征伐陈国。

【说明】本篇《宣公八年》,主要描述的是鲁宣公八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七件事,一是白狄与晋国媾和,然后共同征伐秦国。二是鲁宣公在太庙举行谛祭,正逢襄仲去世,但鲁宣公没有停止祭祀。三是楚庄王灭亡了舒姓氏族,与吴国、越国结盟。四是晋国胥克因患病而被郤缺解除职务。五是没有完成对敬嬴的葬礼。六是在平阳筑城。七是陈国与晋国媾和,楚国又征伐陈国。

————————————————————

【注释】1.绎:(yì艺)《诗·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诗·大雅·常武》:“徐方绎骚,震惊徐方。”《诗·鲁颂·駉》:“有駵有雒,以车绎绎。”《论语·八佾》:“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这里用为继续,连续不断之意。

2.万:商周时代的一种舞蹈,分文舞与武舞两部分。《诗·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诗·商颂·那》:“庸鼓有斁,万舞有奕。”《诗·鲁颂·閟宫》:“万舞洋洋,孝孙有庆。”

3.籥:(yue跃)《诗·邶风·简兮》:“左手执籥。”《诗·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鼓。”《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籥不僭。”《孟子·梁惠王下》:“管籥之音。”《荀子·乐论》:“筦籥发猛,埙箎翁博。”《礼记·明堂位》:“苇籥,伊耆氏之乐也。”这里用为古管乐器之意。

4.干:(gàn赣)《书·费誓》:“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周礼·春官·序官》:“司干。”《韩非子·八说》:“搢笏干戚,不适有方铁铦。”《韩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礼记·儒行》:“礼义以为干橹。”《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祭统》:“朱干玉戚以舞大武。”《方言·九》:“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这里用为盾牌之意。

5.已(yǐ椅)《易·损·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玄笺:“已,止。”《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管子·枢言》:“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韩非子·扬榷》:“行之不已,是谓履理也。”《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6.薨:(hong轰)《管子·大匡》:“使公子彭生乘鲁侯胁之,公薨于车。”《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论语·宪问》:“君薨,百官总己以听於冢宰三年。”《尔雅》:“薨,死也。”《孟子·滕文公上》:“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韩非子·和氏》:“及厉王薨,武王即位。”《礼记·曲礼下》:“天子死称为‘崩’,诸侯死称为‘薨’,大夫死称为‘卒’。”《史记·魏公子列传》:“昭王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7.舒:(shū输)周代诸侯国名。春秋时为楚所灭。后置县,故城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吴人为楚舟师之役故,召舒鸠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遂围舒鸠,舒鸠溃。八月,楚灭舒鸠。”

8.城:(chéng成)这里用作动词,修筑城邑。《左传·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春秋公羊传宣公









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1







献花(0)
+1
(本文系解决人生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