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卷模式)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一)语文试卷

 阅读美丽星空 2020-03-2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讲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比较多,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

(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诗品与人品》有删改)

材料二: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急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战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材料三: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前正处于价值转型期,诗歌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性价值、道德价值、 文化价值都在变化,如何创造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命题。有一些路径有助于诗人提高境界,创造高格。

比如,人可在“事”上磨,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21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口水化写作,以及“梨花体”“乌青体”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这些诗有“合乎自然”的一面,容易引发热潮,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转眼烟消云散,谈不上“人类喉舌”。“人类喉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事”中有“情”,有“生命意志”,有“欲”。“事情”关乎实践、关乎意境之“意”:王国维“境界说”提出的“合乎自然,邻于理想”的两个维度,要求诗歌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合乎自然”,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邻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会”。只有契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诗人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邻于理想”就要求诗人永远行走在路上,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摘编自宋湘绮《新时代诗歌应提高境界,创造高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一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B.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歌都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往往缺乏对千千万万人的事的关注。

C.材料二中提到的杜甫的“君子”品格和创作的诗歌,所体现出的人品与诗品,可以全面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

D.材料三认为诗人诗歌创作既要“合乎自然”,又要“邻于理想"。这里“理想”的含义与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史上诗品与人品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有很多,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

B.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

C.材料二中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D.材料二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诗词巾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表现为比个人的乡愁更为强烈的家国荣誉。

B.朱熹认为杜甫等“君子”尽管遭遇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磊磊落落”,在诗词中体现出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C.《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诗句,主要表达诗人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孕育了家国情怀。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创造诗歌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高品质诗歌?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七子之歌(节选)

闻一多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风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与“叫我一声澳门”,表达了澳门对自己新名字的不认同。

B.“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这句诗是香港的哭诉与表白,表达了香港面积虽小但是位置重要的自我定位。

C.“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这三句诗写出了香港被侵占,被掠夺,被凌辱的历史事实。

D.“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这三句诗,既表达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也暗寓了当时祖国母亲积贫积弱的现状。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澳门》前四句,节奏逐渐加快,语气变得激越,这种变化带有很浓的感情倾向。

B.组诗运用反问、比拟、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强化了诗歌的意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这组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为时而作,为事而作”,重在叙事,缘事而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D.“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这两句诗既倾诉了澳门被外敌掳走的经历,也与下文中的“三百年来”相照应。

8.如何理解“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4分)

9.整组诗的尾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催、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宝,两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祀,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并录前功封东武亭侯。

初,太祖下令,使平议死刑可宫割者。繇以为“古之肉刑,更历圣人,宜复施行,以代死刑。”议者以为非悦民之道,遂寝。及文帝临飨群臣,诏谓“大理欲复肉刑,此诚圣王之法。公卿当善共议。”议未定,会有军事,复寝。

太和中,繇上疏曰:“大魏受命,继踪虞、夏。孝文革法,不合古道。先帝圣德,固天所纵,坟典之业,一以贯之。是以继世,仍发明诏,思复古刑,为一代法。连有军事,遂未施行。陛下远追二祖遗意惜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出本当右趾而人大辟者,复行此刑。使如孝景之令,其当弃市,欲斩右趾者许之。其黥、劓、左趾、宫刑者,自如孝文,易以髡、笞。能有奸者,率年二十至四五十,虽斩其足,犹任生育。今天下人少于孝文之世,下计所全,岁三千人。张苍除肉刑,所杀岁以万计。臣欲复肉刑,岁三千人。子贡问能济民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又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苦诚行之,斯民永济。”

书奏,诏曰:“太傅学优才高,留心政事,又于刑理深远。此大事,公卿群僚善共平议。”议者百余人,帝以吴、蜀未平,且寝。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吊,谥曰成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远追二祖遗意/惜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

B.陛下远追二祖/遗意惜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

C.陛下远追二祖遗意/惜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

D.陛下远追二祖/遗意惜斩趾可以/禁恶恨入死之无辜/使明习律令/与群臣共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京,古都名,指长安,西汉都长安,东汉迁都洛阳,以长安在西,称西京。

B.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

C.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泛指古代的典籍,这里指古代的典章制度。

D.谥,即谥号,古代王侯将相、官吏百姓死后,朝廷给予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钟繇深明大义。李傕、郭汜在长安城中叛乱,并想扣留太祖派的使者,钟繇晓以大义,劝说李傕、郭汜接待使者,并给太祖以优厚的答复回报。

B.钟繇力救天子,李傕在长安城中扶持天子,钟繇与韩斌暗地策划营救天子离开长安,出了很大的力,并因为先前的功劳被封为东武亭候。

C.钟繇提出施行肉刑。钟繇认为古代的肉刑,经历了圣人的设置,应该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太祖听从他的建议,下令将死刑可以改为宫刑。

D.钟繇改革刑法制度。钟繇在奏折中引用孔子的话说明将死刑改为肉刑不只是仁改,还是圣德,如果能够实行,百姓会永远得到好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汜,益虚心。

(2)及文帝临飨群臣,诏谓:“大理欲复肉刑,此诚圣王之法。公卿当善共议。”

14.魏曾有三帝主张让群臣讨论关于死刑可以改为肉刑的设想,但都没有结果,请分别简要说明未实行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完成15~16题

张谷田舍

储光羲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注)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稔(rěn):庄稼成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引出了下文对清新而自然的农村田园风光的描绘。

B.颔联的“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春天图景。

C.尾联的“自说”是作者说,写今年的收成将会不错,描写了农民十分富足的生活。

D.本诗描写了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由衷的赞美之情。

16.本诗颈联是如何凸显农人劳动场景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向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琵琶女沦落天涯后,梦中回忆往昔,涕泪纵横。

(2)孔子在《论语·为政》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则侧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1分)

红色是喜庆之色。人有喜事喝了酒,脸色发红,会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现在的院子正是这种气氛。远处看,柿子树和枫树的叶子着了红妆,柿子树的叶片本就厚实,这时红得像浸过红颜料的布头,裹着黄柿子,露出一脸的憨厚;枫树,正庆幸他们一年中最露脸的时刻,不管是元宝枫还是鸡爪枫,都尽力伸展开他们的尖叶,鲜红欲滴。走近看, ①     ,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它的蔓却喷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

我们常说秋天是金色的季节,其实, ②       :松柏、翠竹、没来得及落叶的杨柳和地上绿油油的草坪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许多中间的过渡,马褂木因为硕大的叶片特别像古人穿的马褂而得名,这时呈现出深褐色;而白蜡树则刚刚染上一点淡黄;更有那玉兰,白绒绒的花苞,已经准备好了来年春天的绽放;地上的落叶,因时间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湿和颜色的浓淡。一串红叶单挂在一色青灰的墙上,就像暗夜里的灯笼;一片鲜红的新叶正被风吹到枯叶堆上,像正要去点燃它的火苗。阳光从未落的绿叶上反射着粼粼的光,秋风还是突然地来去,搅动一团落叶,扬起又落下。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拟  夸张  互文

B.比喻  借代  夸张

C.比拟  比喻  夸张

D.比喻  互文  借代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偶有一串红叶,单挂在一色青灰的墙上;枯叶堆上一片鲜红的新叶刚被风吹落下,鲜明的颜色对比中,更显秋色的美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张爷爷:

听说阁下病了,母亲让我登门造访,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愿玉体早日康复!

小华

2018年11月21日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5分)

寒冷、干早是中国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2018年甘肃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21.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1.7%。兰州市区和机场间,荒山变绿了;敦煌石窟周围的戈壁,竟然长了草。中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可能是西北气候暖湿化的根本原因。来自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气流作用下集中到西北,导致西北降水增多。气候的改变,显然将給西北带来积极影响。简单地说,荒山将更容易变绿,甚至都不需要人为去种树种草;庄稼收成将明显增加,极大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到那时,西北还是原来的西北吗?还会有“孔雀东南飞”?想一想,未来的大西北,如果都是绿水青山,如果生态得到彻底改善和保护,那将是怎样的场景!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于中小学是否需要引入教育惩戒制度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3.1%的受访学生家长表示不支持教育惩戒。

面对教育惩戒,有人说,惩戒只是一种手段,学生教育应以赏识和鼓励为主;有人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要把戒尺还给老师,让学生明对错、知敬畏;也有人说,教育者一定要明确教育惩戒与体罚的区别,适当的教育惩戒绝不等同于体罚;还有人说,社会要用制度为老师撑腰,但教育惩戒的限度和尺度还需合理把握。也有个别家长因孩子受到老师批评,不问是非曲直,到校无理取闹的现象…

教育部11月22日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指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对学生违反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社会公序良俗等行为,教师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惩戒。

读了以上材料,你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惩戒”的态度和看法如何。请你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B项。,“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歌都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往往缺乏对千千万万人的事的关注”错误。原文内容是这样的——“21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这些诗有“合乎自然”的一面,……,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可见选项中“都少了”表述绝对,原文意思是“大都”“这些诗”。B项不正确。C项。,“材料二中提到的杜甫的‘君子’品格和创作的诗歌,所体现出的人品与诗品,可以全面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错误。材料一的观点有两个——“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比较多”“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而杜甫的诗歌只能证明其一— “文如其人”,可见选项中“全面论证”的表述是绝对的。C项不正确。D项。,“材料三认为诗人诗歌创作既要‘合乎自然’,又要‘邻于理想’。这里‘理想’的含义与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错误。材料一倡导的君子品格是家国情怀,而材料三中“邻于理想”应该是更广义的内容,包含家国情怀在内的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所有内容。可见选项“相同的”概括不准,应该是包含关系。D项不正确。A项。,参考材料一第一段可以看出是正确的。所以选A项。

2.B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比较的能力。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找”和“比”两种做法。一般说来分两步走:第一步,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地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画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二步,比较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文中信息。必须掌握设置干扰项的方式,找准原文的关键词句,细心与题干对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比对:①是否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混淆;②是否偶然、必然混淆;③是否指代混淆,是否主客颠倒,是否偷换概念;④是否现实和设想混淆;⑤是否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混淆,是否无中生有;⑥是否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颠倒。B项。,“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错误。从材料一第一段可以看出我们一直在倡导,但背离现象也一直在,“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只能说“只有契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可见选项中“只要……就”表述绝对”B项不正确。所以选B项。

3.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观点的提取筛选整合能力。题干要求 “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要做好此题首先是回归材料找观点,即让“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然后看选项信息是否与这个中心思想中的主要话题“家国情怀”对应,能对应就可以作为论据起支撑作用。C项。,“《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诗句,主要表达诗人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错误。原文表述是:“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可见选项“主要表达了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表述太绝对,狭隘了诗歌主题,以致于不能论证材料二的关键话题“家国情怀”。C项不正确。所以选C项。

4.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名家作品为论据,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②采用递进式(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类比论证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本题问“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答题模式为,从论证结构和方法两方面加以总结,并举出例子简要说明。

(1)引证法:大量引用名家及其作品,丰富文本内容,增强说服力可信度,富有文化底蕴。比如;“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

(2)因果论证法:从现象看本质,由结果探究原因——“这既是先贤圣道,亦急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让论证深刻,说理透彻。

(3)举例(类比)论证:列举了杜甫、苏辛弃疾、韩愈等人的事例,论据新颖典型,论证充分有力。

(4)对比论证:材料二中的例子与材料一中潘安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观点,要言为心声,要有家国情怀,要有理想,要有文化自信。

5.(1)要有高境界多视角大胸怀(2)要有真情实感、付诸实践,有理想和追求(3)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的文章。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题干为“创造诗歌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高品质诗歌?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解答本题主要看材料三的内容,找出高品质诗歌的创作方法。

(1)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比如,人可在“事”上磨,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有“邻于理想”的情怀,关注千千万万人的事。

(2)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事”中有“情”,有“生命意志”,有“欲”。

(3)“事情”关乎实践、关乎意境之“意”:王国维“境界说”提出的“合乎自然,邻于理想”的两个维度,要求诗歌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合乎自然”,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邻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会”。只有契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诗人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邻于理想”就要求诗人永远行走在路上,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6.A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A项。,“表达了澳门对自己新名字的不认同”以偏概全。“叫我一声澳门”表达的是澳门对祖国母亲的深沉而真挚的爱以及对回归的亲切之情。所以选A项。

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重在叙事,缘事而情”分析错误。两首诗重在抒情,情中蕴事。“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等对母亲的深深呼唤,饱含思念祖国,渴望回归的深挚情感。而在抒情之中,蕴含着被侵占欺凌的事实。所以选C项。

8.①“掳去”“肉体”指澳门被列强强占,“保管”“灵魂”是指澳门仍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这句诗以澳门为视角,唱出了被掳走的酸楚,又弘扬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点语句含义的能力。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准确含义,其中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义,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句不离篇”是理解句意的原则,也是准确理解句意的切入点。在理解具体的句子时应结合句子所处的具体环境灵活运用,要看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此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抓住相邻句,挖掘隐含信息,这样去体味、推敲句子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

本题,先分析表层含义,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不难发现“掳去”“肉体”“保管”“灵魂”是句中的关键词。那么掳去”“肉体”指澳门被列强强占,“保管”“灵魂”是指澳门仍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再看深层含义,“掳去”“肉体”与“保管”“灵魂”之间是转折关系。强调后者,因此,可以理解为虽然有着被掳走的酸楚,但依然保持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9.①凸显本诗的主题。突出了澳门、香港等对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②单看一首诗,“母亲”出现两次,而综合看两首诗,都以这句话结尾,这就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深切眷恋着祖国母亲的澳门、香港的形象。③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具有强调和一唱三叹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作用的能力,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个内容能表现所阐述对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则分析表现人什么形象特点,表现作者对他什么情感态度。如是景物,则分析表现景物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分析结构,则考虑其和上下文这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

本题,从内容上来看,“母亲”是指祖国,“回来”是指回归。由此,突出了澳门、香港等对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从结构上看,此句多次出现,运用了反复的修辞,强调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突出了上述的情感,在效果上达到了一唱三叹的作用。

10.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归语段,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意思,粗通大意,然后再寻找断句的标志,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惜”前面省略的主语是陛下,该词前面要断开,因此排除BD项。“使明习律令”前面省略的主语也是陛下,因此“使”前面也要断开,排除C项。所以选A项。

11.D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D项。,“官吏百姓”陈述有错,应为“高级官吏”。所以选D项。

12.C

【解析】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太祖听从他的建议”曲解文意,文中是说钟繇提出施行肉刑,文帝主持朝政时,下诏说:“大理想恢复肉刑,这确实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御应当好好地共同讨论这个建议。”商讨未定。恰逢有军事行动,又停止了讨论。只是建议讨论,而讨论又中止了,并不能表明太祖并未听从他的建议。所以选C项。

13.(1)太祖已经多次听说荀彧称赞钟繇了,又听说他劝说过李傕、郭汜,就对他更虚心了。

(2)等到魏文帝宴请群臣的时候,下诏说:“大理打算实行肉刑。这实在是圣王的法度。公卿们应该在一起好好地讨论讨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数,多次;称,称赞;说,劝说;益,更加。第二句中,及,等到;临飨,宴请群臣;复,实行;诚,实在;法,法度;善,好好地。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14.①太祖时,议论的人认为肉刑不是使民众愉悦的方法,于是作罢。②文帝时,商讨未定,恰逢有军事行动,又停止了讨论。③明帝时,因为吴,蜀尚未平定,暂且停止了这次讨论。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和归纳概括能力。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概括的内容方向,然后通读原文,整体感知,确定答题区间,理解后加以归纳,分点概括。概括的时侯注意用词要准确。本题要求说明三帝提出死刑可以改为肉刑未实行的原因。第二节中,太祖下令,让众臣公平地议论关于死刑可以改行宫刑割势的设想。钟繇认为“古代的肉刑,经历了圣人的设置,应该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议论的人认为肉刑不是使民众愉悦的方法,于是作罢。可知,太祖时,议论的人认为肉刑不是使民众愉悦的方法,于是作罢。第二节中说,到了文帝主持朝政时,下诏说:“大理想恢复肉刑,这确实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御应当好好地共同讨论这个建议。”商讨未定。恰逢有军事行动,又停止了讨论。因此可知,文帝时,商讨未定,恰逢有军事行动,又停止了讨论。最后一节说,明帝诏书说:“太傅学问优秀,才华高超,留心政事,又深通刑法理论。这件大事,众公卿大臣要好好地共同进行公正的计论。”参加这次讨论的有一百多人,明帝因为吴、蜀尚未平定,暂且停止了这次讨论。可知,明帝时,因为吴,蜀尚未平定,暂且停止了这次讨论。

【参考译文】

钟繇字元常,颖川郡长社县人。钟繇被举荐为孝廉,任命为尚书郎,阳陵县令,因病离职。又被三府征召,任廷尉正、黄门侍郎。这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城中作乱,与关东地区断绝关系。太祖兼任兖州牧,才派遣使者上书。李傕、郭汜等人认为“关东想自行奉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来使者,却不是他们的真实意图”,商议扣留太祖使者,断绝他的意图。钟繇劝说李傕、郭汜等人说:“现今英雄并起,各人都假传命令独断专行,只有曹兖州才心系王室,如果违逆他的忠心,那么也就断了别的想来忠心王室之人的来路了。”李傕、郭汜等人采用了钟繇的建议,对太祖给以优厚的答复回报,因此太祖奉命出行的使者才得以与朝廷沟通。太祖已经几次听到荀彧对钟繇的称赞,又知道他对李傕、郭汜的劝说,心里更加有了他的位置。后来李傕胁迫天子,钟繇和尚书郎韩斌一同策划计谋对付。天子得以离开长安,钟繇是出了力的。随后拜官御史中丞,升迁为侍中尚书仆射,并录先前的功劳为东武亭侯。

当初,太祖下令,让众臣公平地议论关于死刑可以改行宫刑割势的设想。钟繇认为“古代的肉刑,经历了圣人的设置,应该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议论的人认为肉刑不是使民众愉悦的方法,于是作罢。到了文帝主持朝政时,下诏说:“大理想恢复肉刑,这确实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御应当好好地共同讨论这个建议。”商讨未定。恰逢有军事行动,又停止了讨论。

太和年间,钟繇上疏说:“大魏承受天命,继承虞、夏的踪迹。孝文帝改革刑法,不合于古道。先帝圣德,本来就是天之娇子,三坟五典的事业,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文帝继承前世,接着频发明智的诏令,想恢复古刑,作为一代的法典。因为接连有军事行动,终于没有施行。陛下追随两位父祖的遗志,痛惜于斩趾的刑罚可以禁除罪恶,遗憾于被判死刑的人的无辜,让臣下好好地学习律例法令,与众大臣共同商议。建议本当斩去右趾而改划人大辟的,恢复执行斩趾的刑罚。就让他们按照汉景帝的法令规定的那样,对那些应当执行弃市死刑的犯人,自己想要改行斩右趾的肉刑,就允许他们,对那些应当执行黥、劓、斩左趾,宫等肉刑的人,仍然依照汉文帝的办法,改为髡,笞等刑罚,能有男女奸情的人,大多数年纪在二十到四、五十岁之间,即使斩了他们的脚,还是能够生育。现今全国人口少于汉文帝的时代,臣下计算所能全活的人,每年约有三千人,张苍废去肉刑,而杀的人每年数以万计。臣下想要恢复肉刑,每年可以使三千人活下来。当年子贡问能给百姓以好处可以称为仁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只有圣人才做得到,就是尧、舜做起来也有所不足呢!’又说:‘仁难道离我们远吗?我想要它,它就来了。’如果真心地实行这些,百姓将能永久地得到好处。”

奏上以后,明帝诏书说:“太傅学问优秀,才华高超,留心政事,又深通刑法理论。这件大事,众公卿大臣要好好地共同进行公正的计论。”参加这次讨论的有一百多人,明帝因为吴、蜀尚未平定,暂且停止了这次讨论。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明帝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谥号为成侯。

1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A项。,首联“深谷有人家”,点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B项。,颔联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春色图:一条小路蜿蜒进入青翠的竹林,空气清新宜人;一座小桥穿过茂盛的野花,花香扑鼻。“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C项。,结尾两句,是田舍主人对诗人的谈话。他告诉来访的客人:近年来这里的收成不错,在前面的村子里,买酒还可以赊欠呢。这两句是农民自己的语言,“自说”应为农人说;“前村酒可赊”,赊酒说明生活也并非十分富足。D项。,本诗通过对美好自然的田园风光和淳朴闲适的农家生活情境的描写,寄予了诗人对田舍的美丽风光以及淳朴闲适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情。所以选C项。

16.①通过“喧”“倚”等动词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方面展现了农人们舂米与采桑的场景,对仗工整,形象生动。②一幅动人喜悦、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尽在眼前,这是对未来丰收的期许。③暗含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与清正勤俭的县官创造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题干要求赏析“本诗颈联是如何凸显农人劳动场景的”,对于颈联农人劳动场景的赏析,作答时可以从艺术手法、情感表达等角度考虑。要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春水涨满了山涧,哗哗地流淌着;设在溪岸上的水碓,不停地转动、起落,发出渲闹的声音。一“喧”字,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唱着一首五谷丰登的歌。“倚”,斜靠的意思,是说诗人步入桑树林,看到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树旁边,农民们正忙碌着采摘桑叶。采桑要用梯子,足以说明桑树的丰茂,叶子的肥硕,也预示蚕茧的丰收。这两句从听觉与视觉两个角度描写农人们愉快地舂米与采桑的劳动场面。再结合首句“县官清且俭”,暗含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与县官的清廉节俭分不开。

17.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妆”“阑干”“罔”“怠”“须臾”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18.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本题要求分析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它的蔓却喷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这句中,“怯怯地”“呼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所以C正确。所以选C项。

19.①原文是整句,结构整齐。

②原句中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

③与上下文的语言风格一致,具有含蓄的诗意美。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生动以及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本题要注意把握语段的中心、结构层次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关联词语,注意词语间的照应等。本题需要从句式、修辞、风格几方面进行分析。原句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红叶”比喻成“灯笼”,把“鲜红的新叶”比喻成“火苗”,形象生动,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相比较修改后的句子,没有修辞,句式散乱,所以还是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①那爬山虎的蔓也着了红妆    ②秋天是多彩的季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简明、连贯、准确能力。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阅读全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填写合适的句子,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根据上文的“远处看,柿子树和枫树的叶子着了红妆”,第一空应填写“那爬山虎的蔓也着了红妆”;根据上下文的“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松柏、翠竹、没来得及落叶的杨柳和地上绿油油的草坪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许多中间的过渡,马褂木因为硕大的叶片特别像古人穿的马褂而得名,这时呈现出深褐色;而白蜡树则刚刚染上一点淡黄;更有那玉兰,白绒绒的花苞,已经准备好了来年春天的绽放;地上的落叶,因时间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湿和颜色的浓淡”,第二空应填写“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意思对即可。

21.①“阁下”修改为“您”;

②“造访”修改为“拜访”;

③“馈赠”修改为“送上”;

④“玉体”修改为“身体”。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本题,“阁下”一词为敬辞,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故此处不可用,改为“您”;“造访”:前往访问,拜访,属敬词,用于向别人表示道谢的,改为“拜访”;“馈赠”是敬语,多用于别人送给自己东西,不能用于自己,改为“送上”;“玉体”用于女子,不能用在爷爷身上,改为“身体”。

22.中国西北出现变暖变湿趋势,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这一改变将给西北带来积极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选材大多是新闻报道,要求是概括主要内容,也可能拟新闻标题,或者写新闻导语,审题时要搞清楚答题任务。

本题要求要求保留关键信息,本题宜采用分层归纳法。

第一层由材料“寒冷、干早是中国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2018年甘肃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21.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1.7%。兰州市区和机场间,荒山变绿了;敦煌石窟周围的戈壁,竟然长了草”可知,中国西北出现变暖变湿趋势。

第二层由材料“中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可能是西北气候暖湿化的根本原因”可知,变暖变湿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

第三层由材料“来自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如果生态得到彻底改善和保护,那将是怎样的场景”可知,这一改变将给西北带来积极影响。

最后把这三层意思组织到一起得出答案。

23.【例文】

对“教育惩戒”的看法

尊敬的老师和家长们:

大家好!我是高三年级的某某某,我今天发言的主要内容是对“‘教育惩戒’的看法”。

最近几年来,赏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成了主旋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为典型言论。这种教育理念维护了学生的自尊,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它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无限地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这种平等的、朋友式的教育理念,在育人成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赏识教育的理解中,产生了如此观点:学生只能夸奖,不能批评,否则就是对学生权利的侵犯。这种观点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有市场,老师们谈“惩”色变。甚至它还颇得部分家长的认同和首肯。经常地,有部分家长把某某老师对其孩子的几句批评,马上通过种种渠道传递到校方领导那里去,告上一状。其理由就是:这大大违背现代育人思想。在赏识教育中,是不是只能表扬,应不应该对学生有惩戒呢?我觉得赏识教育完全不排斥惩戒教育,只是选择教育时机和惩戒方式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如是说:“奖励和惩戒都是教师的专业权力。如果非要强制教师放弃这种权力,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和社会。”教育惩戒是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未成年人人格健康和谐发展。没有经历过教育惩戒的人,其生命成长是有缺憾的,经历过适当的教育惩戒的人,其人格能健康和谐发展。试想在一个孩子的成长阶段,假如不管其行为的正确与否,遇到的全是表扬,那么这个孩子在将来再遭遇到挫折时,有可能就是手忙脚乱,应接不暇,被动无措。

既然在教育中,惩戒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那么是否随时随地一旦发现就马上实施,不计方法方式、不及后果地运用呢?显然也不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惩戒应以爱为前提,惩戒是为了完善孩子,使他们变得更好,而不是把学生当成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中央教科所刘京铎教授认为:要用欣赏地眼光看待学生的言行,面对其缺点错误的时候,不是考虑教育工作的便利和制止其当时行为的快捷,而是是否促进学生的进步,引导学生改变或者放弃他的不恰当言行。

“爱为前提,惩戒是手段”,这是实施惩戒的根本原则。但是不是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随意挥舞手中的惩戒大棒呢?那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到底应如何使用惩戒这一手段呢?许多的教育大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资镜鉴的宝贵财富。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学生犯错后,经常采用的是“善意的补偿式的惩罚”犯了小错给全班同学唱支歌,较严重的做一件好事补过,严重的就罚他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说明书。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俄罗斯奥伦堡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伦达克教授说:“苏霍姆林斯基看到某同学做错事情,需要批评惩戒时,总是把这个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绝对是只有他一个人,绝没有第三者在场,绝对不会当众批评、惩戒某一个学生。他对学生非常尊重。”

这些教育大家给我们指引了教育惩戒的方向,我们只要把握教育时机利用合理的惩戒方式面对学生,就会事半功倍。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的基本能力。这也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一是以受教育的主体写一篇发言稿;二是对“教育惩戒”这一社会热点的理解、分析和探究能力。既有对理性思维的考查,也有对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追问。阅读材料时,综合材料大意。确定立意时,要联系当下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构思文章时,要理清“教育惩戒”与“个体发展”“国家”“社会”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分析探究,抓住思考的兴趣点,写出独到的、言之有物的、有深度的作文。第一段材料谈论的是对于中小学是否需要引入教育惩戒制度进行了专项调查;第二段材料谈论的是对教育惩戒的不同看法,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赞成的还要有合理的惩戒,不能把惩戒与惩罚搞混淆了;第三段材料谈论的是育部发文指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惩戒。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赞成教育惩戒,但一定是合理合适的。本题要求写一篇发言稿,首先格式上要符合发言稿的格式,即开头要有称呼,因为是考试作文,整个发言稿也要有一个标题。

参考立意:

1.合理的惩戒也是良药;

2.明确教育惩戒权是社会的进步;

3.无金箍,不成佛;    

4.合理惩戒是素质教育的钙质;

5.惩戒乃师之担当; 

6.教育惩戒是教师的权利;

7.谈教育惩戒的必要性。

行文结构:文章开篇先从赏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成了主旋律谈起;接着引出观点赏识教育完全不排斥批评,只是选择教育时机和批评方式的问题;接着谈论了教育惩戒的意义和教育惩戒要以爱作为前提,惩戒一定要抓住时机,一定要有合理的惩戒手段;最后再次强调我们要把握教育时机利用合理的惩戒方式面对学生,就会事半功倍。

素材:

1.惩戒手段应有灵活性和创造性。采用何种手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让学生在接受中认识到错误,进行洗礼,在非冲突中悄然发生转化。虽然两个学生犯同样的错,但未必用同一的惩戒手段对待之。老师不能千篇一律。如背诵校规校纪等。同样是背诵,可以是诗词,可以是人生哲理等。这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可能更好。

2.惩戒应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不要象孙云晓所说患上了“关怀强迫症”。即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别人不需要的或者是偏激的关怀。一厢情愿式的,自认为是为了教育、引导学生而草率随意,冲动冒失的处理问题,有可能更深地伤害了学生,那样教育效果就无从谈起了。

3.把握教育时机。教育时机到来时,所使用的惩戒措施效果明显,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而教育时机的选择应以有效、有益的标准来衡量。这个选择,应以是否有效触动学生的情感,能有效转变其思想和行为方式为基准。据此,当事件刚刚发生时,有的或许就是最佳教育时机,但有的也未必是最佳时机可能缓一缓效果更好。

4.约翰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儿童的过错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就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到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