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学于西点军校,为何在国内不曾被重用

 冬不拉拉 2020-03-20

作为美国的西点军校,这所世界著名的军事学院。曾培养多位世界名将,这些名将中不乏这位留学生的同届同学。例如二战欧洲盟军副总司令戴维斯上将,以及因数学不及格而留级的盟军第三军团司令巴顿将军。

这位留学生就是温应星,作为首批留学生。他是近代史上10人中8个毕业的其中之一。

留学于西点军校,为何在国内不曾被重用

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

温应星,1887年出生于广东台山县罗洞乡一个官宦家庭,其父亲是清朝进士,曾任七品知事。作为从小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温应星,也跟大多数人一样,以考功名利禄为榜样,希望自己早日高中。可惜的是,此时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充满着文化冲突,随时可能改革。

注定温应星不像父辈那样通过科举入仕。1901年。温应星入了南洋公学。后又考上了唐山北洋工学院,曾任粤汉铁路实习工程师。一次偶然,他与同学来到了北京,看到了清政府在城墙上张贴的告示,上面写着公费留学的公告即庚款留美。

其中一条就是'凡留洋归来,可优先考举'。这几个大字深深地吸引了温应星,他知道他获取功名的机会来了。

1904年秋天,他与另外两人(一位是他堂叔温济忠,另一位是陈延麒)一同前往维吉尼亚军校。这是该校划时代的创举,该校前位校长古柏在该校校史《维吉尼亚军校一百年》中撰文'二一十世纪之曙光'中特别提到这项革新。

之后转往西点军校。西点军校创校于1802年,此时每年只收23个学生。第五年后。才逐渐增加,迄今为止不过百人尔。

温应星在西点军校学期期间,由于语言问题,受影响比较大。毕业时全班103个学生中才82名,但是闻名中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巴顿将军则是第四十五名。所以温的成绩不算差,不过他却在'军事工程'中突出,名列第二。这一期毕业的同学中,共有28位将军,可谓是人才济济。在中国留学史上,温应星作为第一个从西点军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

留学于西点军校,为何在国内不曾被重用

学成归来,清庭名存实亡,何去何从

留学归来,本应大展拳脚,然而造化弄人。送温出国留学的清政府已经摇摇欲坠,革命运动在全国风云而起。原以为回来可以凭借留学成为举人,结果随着清政府的覆灭随风浊流。

作为一个踌躇满志的男子汉大丈夫,空有一番能力,却无出抱负,只能任职于广东军校担任数学老师。

辛亥革命爆发后,温应星便追随孙中山先生。孙中山看他能说流利的英语,就把他留在大元帅府做自己的英文秘书,后调任第三科科长。据说,温应星还曾当过宋美龄的英文家庭教师。总之,温应星虽然积极投身革命,但似乎并未发挥出他应有的才华。1914年后,温应星甚至转行干起了老本行,先后担任了川汉铁路工程师、大冶铁矿工程师和浦口商务局工程师,直到1920 年升任旅长。

留学于西点军校,为何在国内不曾被重用

加入奉系,成为清华校长

在日俄夹缝中生存的张作霖,注重'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希望利用英美等势力遏制日俄。

为了学习遏制日俄方法,张作霖打算聘请美国军事顾问团,恰巧美方负责对接此事的人,是温在西点军校的同学费霖。费霖跟张作霖说道:'你们中国有这方面的人才',向其推荐温应星。温受到了张作霖的邀请,高兴极了,英雄终于有用武之地,欣然答应。

温来到奉系后,一直担任警卫处的工作。

不久,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获胜。张作霖很快控制了北洋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了北洋政府第三十二届也是最后一位国家元首。北京成为了奉系控制的地盘,政府各要职马上也都换成了奉系的班底,这其中也包括知名学府北大、清华的校长职位。

作为从清华毕业的,又是留洋归来,温应星最适合担任清华校长职位。他也是清华历史上唯一一位军人校长。

后因奉系撤退,不再担任。

留学于西点军校,为何在国内不曾被重用

未能参加抗日战,最终客死他乡

后因陷于国民党派系斗争,不被蒋介石信任,在激烈的抗日战争中,屡屡得不到实权的温应星,几乎成了局外人。

1944年,欧战结束,美国把作战的重心栘到远东,美国为了尽速结束对日作战,拟定登陆中国沿海,切断日本海陆联军,完成包抄夹击的计划,中国政府乃任命温应星为'全国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个机构因而解散,温应星遂出任行宪前立法委员。

1951年,他以中将官阶退伍。之后在华盛顿开了一家洗衣店,死前曾告诉家人,魂归故里或葬入西点军校。

温夫人于1968年5月19日去世,9天之后,即5月28日,温应星也随夫人驾鹤西返。温应星的儿子鉴于大陆形势,无法归葬广东故乡,写信给西点军校校长柯斯特少将,获准葬在西点军校墓园内。

留学于西点军校,为何在国内不曾被重用

结语:

温应星空有才华,未能展现抱负。拥有西点军校的知识,多次错失了沙场拼杀的机会。第一次,学成之后清政府倒台;第二次,奉系任职,却未尽其能;第三次,深陷猜忌,未能报效祖国。可以说温空有才华,未尽其能。用他之人未能像曹操那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的一生平凡却不动荡,始终被命运提着向前走。

留学于西点军校,为何在国内不曾被重用

参考资料:《葬在西点军校的中国将军:曾任清华校长》,《温应星校长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