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前,父母自己先要成龙成凤

 樗下 2020-03-20

                       

           请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键盘虾GO关注我们哦!

    

01

妻子的同事做了妈妈之后,做了一个重大的改变:
在家时,决不拿着手机刷,也不打开电视看。任何时候,都会准备好一本书,在家吃完晚饭了看,等公交的时候看,只要是能看书的机会,都打开书看。每个月,这位妈妈买书花的钱,都有好几百。

这样做的结果是,女儿从不嚷着玩手机,也不主动开电视,往往晚饭后,妈妈打开书看的时候,女儿也很自觉地拿出自己的书来看。令这位妈妈骄傲的是,女儿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能写出清丽的小诗。

与此相反,我看过这样一种父母:

视频里,妻子正坐在床上怀抱着小女儿哄睡觉,丈夫站在床头破口大骂,脏话连篇,还向床头另一端蹲着的儿子说:我骂你妈呢!又嘀咕着:“你只要把学习考到第一名。啥事都好说……人家穿布鞋的人还很多,咱还是穿网球鞋的!”看儿子不言语,又大吼一声:“站起来!”儿子腾地一下站起。

丈夫见了,便又骂起妻子来,骂的差不多了,看见一旁站着的儿子,大吼:“坐下!”儿子不理,骂的多了,儿子吼了起来:“你要干啥!” 

02

无论是第一个母亲给女儿做出好榜样,还是第二个父亲大骂儿子,想要儿子考个第一名,其实做父母的,没有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为了子女,很多父母宁愿自己含辛茹苦,也要给孩子最好的一切——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补习班,最好的兴趣班,甚至连理想,也给孩子设定最好的。

只是,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句话,还有另一句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娃娃会打洞”。

意思是说,一个孩子要成龙成凤,是要有“先天”基因的。往往,父母有怎样的“基因”,决定了孩子就有怎样的未来;父母的“基因”水平,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就水平。

当然,这里的“基因”,并不真的只是遗传因素,更多的是指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和所作所为。

人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好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说话礼貌、爱干净讲卫生,润物无声中孩子也会是一个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而相反,如父母脾气暴戾、满嘴脏话,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一定会是一个坏脾气、说脏话的坏孩子。

曾看到一个笑话:

老师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总是张口一个“他妈的”,闭口一句“他妈的”,多次教育,未果。找来家长,想叫家长配合着一道教育好孩子,结果孩子的父亲到学校之后,不曾细细听老师讲完,对着儿子便开口大骂:“你他妈的,在家里就他妈的捣蛋,在学校也他妈的不听老师的话,不他妈的好好学习 ,你他妈的是不是找揍!”老师目瞪口呆。

有些时候,父母的言行举止,恰恰最容易被孩子“继承”和“世袭”。很多父母,以为把孩子教给了学校,就什么都教得会,却忘了检视自己的行为品行,是否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结果,自己的懒散、粗鲁、急躁、狭隘等等不好的品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了孩子,却还在抱怨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连基本的做人都没学会。

03

家庭教育中,经常讲到言传身教:既要给孩子讲道理,还要用行动来示范。只是,很多时候,很多父母往往只停留在“言传”的层次,而没有做到“身教”。

自己在看电视,孩子要看时,来一句:写你的作业去。而不是把电视关掉。
自己在打麻将,孩子围观时,来一句:小孩子不能看。而不是停止打麻将。
自己斜躺着翻书,孩子依葫芦画瓢斜躺下,来一句:坐好了,小心眼睛近视。
自己打游戏玩手机,孩子样样也都学得来,却抱怨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知道打游戏玩手机。
自己坐沙发时,一脚搭在茶几边上,孩子有样学样,却批评孩子没规矩不懂事。

…………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只要自己品行端正,即使不要求,别人也会照做;而如果自己毛病满身,即使要求别人,别人也不会听从。这说的差不多就是“身教”的重要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孩子的品行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显示着父母的教育到不到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绩好坏,最终要看父母教的好不好。

这也意味着,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自己就先得成为什么样的人。而父母自己是怎样的人,也预示着孩子将会成为怎样的人!

做父母的,在给孩子讲道理时,应该做到自己遵从了道理;在要求孩子守规矩时,应该先做到自己遵从了规矩。同样地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时,父母应该先把自己变成龙变成凤。如果父母自己都只是畏畏缩缩的老鼠,只会打洞钻洞,养育出的,也一定是只会打洞的鼠宝宝,一定养育不出翱翔天宇的龙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