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据可视化就这么简单

 老张的菜地 2020-03-20

对于现代人来说,手机和空气、水一样重要。那么您选手机的时候最看重什么?性价比、品牌、功能、系统易用性、使用习惯等等等等。

其实,您更重视它的外观,这源于人对于美的追求。

也许您会反对这种看法,那就试想一下,假如今年的新款Iphone采用10几年前的1代外观,还剩下多少人愿意买单呢?

数据可视化也是同样道理,先要吸引住人才会有机会给读者分析。

这种感触来自于最近和深耕数据分析15年的老司机的一次聊天。

与某BAT数据分析专家聊到数据分析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身价,如何升职加薪的话题时,他说“一定要学表格、图表等展示类的技能,这不是炫技,是在抓住领导和读者,学会锦上再添花这种加分技能,才有升值加薪的资本。”

说到这里,他叹了叹气,数据可视化有3大痛点一直困扰着很多数据分析人员,大部分人还在图表技巧上摸索着前行,目前暂无行之有效的方法。

 

痛点1

不会选图表

你中招了吗?

一般而言,选图表有以下几个误区:

1)全凭感觉。选图表就像皇帝选妃侍寝,全凭心情翻牌子,甚至像买彩票一样直接打一张随机号。

2)只看颜值。这一类更加任性,不分场合、不论数据,看见喜欢的图表就套用,俗称“生搬硬套”。

(3)固定选择。整篇报告之中全都是柱形图和折线图,少有的痴情人儿,管你世界千变万化千娇百媚,我独宠那一个。

(4)选择太多。图表不断的推陈出新,让人眼花缭乱,对于选择困难症患者,无从下手。

(5)服从安排。领导喜欢柱图,领导喜欢紫色,领导说别人家的图表就是神马神马样子的,无力反驳,只好照着做。

既然图表不能这么选,如何走出误区?想彻底走出去的话,还得从数据类型说起。

常用的数据关系分为4类:

1)对比。常用的对比关系可以分为3类。

静态比较,又称为横向比较,即同一时间(时期或时点)条件下的数量比较。

动态比较,也称为纵向比较,是同一统计指标不同时间上统计数值的比较,它反映随历史发展而发生的数量上的变化。

综合比较,也可理解为静态比较+动态比较,是不同统计指标不同时间上统计数值的比较。

2)构成。常用的构成关系也可以分为3类。

静态结构,即同一时间(时期或时点)条件下,构成事物要素的数量比例和排列次序。

动态结构,即构成事物要素的数量比例和排列次序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变化。

综合比较(结构+对比),即构成事物要素的数量和数量比例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变化。

3)分布。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形成总体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单个变量的分布可称之为“次数”,两个变量的分布可称之为“位置关系”,三个变量的分布可称之为“次数+位置关系”。

4)联系。是分布关系的升级,反映两个事物的分布是否具有相关性,比如两类项目中,一类项目是否随着另一类项目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觉得复杂的话,也可以参照刘万祥老师翻译的《图表建议——思维指南》。

这个问题貌似已经解决了,等等,怎么感觉处处都透着很难做到的感觉?

 

痛点2  

不会用图表

我太难了

用不对图表也有几种情况:

(1)图表场合没用对

图表根据其适用的场景,可以分为商务报告类、信息图表类和通用基础类,还有一类表格通用于各种场合。

将个性、张扬的红旗图、温度计图等用在官方正式报告中,小心被领导封杀。

将中规中矩的折线图、柱形图用在新媒体,读者可能没有打开的欲望。

(2)图表关系没用对

这一点和不会选图中介绍的观点一致,图表必须与数据般配,也就是说图表要与数据类型、数据关系匹配才是好的选择。

比如饼图、圆环图一般用来表达结构占比,如果用作表现时间序列显然不合适。雷达图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的横向对比,不适合同类别数据之间的纵向对比等等。

(3)图表基本用途没用对

很多图表是针对特定用途设计而成,用错地方容易引起歧义闹出笑话。

比如漏斗图表示每个阶段客户的流失率和转化率情况,通过了解每个阶段的流失情况。甘特图表示项目制定与执行的顺序及时间。金字塔图主要用于表现项目指标的分布特性,比如市场调查研究中,男性和女性、赞同和反对、满意和不满意的两方面的消费者。

(4)图表特殊用途没用对

针对数据量特别大,数据间差异特别大等疑难杂症,图表专家们设计出了折断图、平板图、条形折叠图、最大值拆分柱形图等特殊图表,这些图表都是专图专用。

这个痛点如何解决呢,难道真的要一点一点,一张一张图表去研究它的原理和用法?

讲真的,用好图表确实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除非有人把这些图表能全都整理好,可以随查随用。

 

痛点3  

1个小时做了1张图还不满意

快被逼疯了

职场人最大的痛莫过于时间花了工作没完成,数据可视化这件事尤其如此。

图表这个呈现成果,展示成绩的“面子工程”应该花重金打造才行。然而现实是两眼直勾勾盯着屏幕,1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1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Excel中能点的地方都点到了,一顿操作猛如虎,做出来的图表依然是个丑。

作图不掌握要领,投入的时间都是徒劳,像是无头苍蝇,只是在横冲直撞。

其实,想做出好图表,以下几项功夫是必不可少的:

(1)审美。数据适合什么图表样式?如何让配色更专业?什么样的图表更让领导青睐?等等。

(2)基本功。熟悉图表结构,掌握图表基本操作。

(3)钻研精神。研究“高级图表”的制作方法,理清制作思路、数据计算、组织作图数据位置、辅助列设置、图表元素隐藏、添加图表特殊效果等。

(4)禅功。投入时间图表效果,做好1张图,可能会需要5分钟、1小时、1天甚至更多。

崩溃,难道就没好办法能解数据可视化之痛?

我似乎察觉到了他脸上一丝稍纵即逝的笑,老头子真坏,也不怕憋出内伤。

见我一脸疑问,他说没错,这些年爱数圈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经过1年的打磨,重磅打造了一门图表模板课程《好图表套出来》,直指数据可视化的这3大痛点。

直击痛点1

用挑图表模板解决不会选图、不会用图。

挑图表模板就能解决这些痛点?没错,就像去商场买衣服,逛之前并不知道想要什么款式,那就先逛着呗,看多了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1)用图表适用场景卡片解决“图表应该用在哪”?

图表根据其适用的场景,可以分为商务报告类、信息图表类和通用基础类,还有一类表格通用于各种场合,确定好使用场合后,直接去对应的卡片中挑选模板即可。

(2)用图表类型卡片解决“不知道用什么图表”。

当您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图表时,建议从图表类型卡片入手,先确定图表类型,再确定具体样式。

(3)用图表适用数据类型卡片解决“用不对图表”。

确定好数据关系,然后去对应的数据类型卡片中挑选,当数据关系和图表表达关系一致时,您的图表就用对了。

(4)用特殊用途卡片解决“数据量大以及数据差异大用图”。

 


直击痛点2

学完课程作图省时80%

作图省时的秘诀就是它们:

(1)高标准、精制作。课程中提供的每个模板,平均制作时间都超5个小时,我们爱数圈只希望用更精良的图表模板,为您多节省1分钟的时间。

(2)结构合理、易于套用。爱数圈首创了成体系、易用性强、专门用于套用的图表模板。

所有模板结构分明,保持原始数据和作图数据的独立,防止套用时破坏源数据。图表模板分为3个部分:原始数据、作图数据和指标设置。

(3)主题配色、自由切换。每一个图表模板的配色都取自于Excel中的主题色,图表可跟随主题色更换自动切换颜色。

图表自动切换主题色的效果,图表气质瞬间变化,用更多变的图表模板,为您提供多1种美的选择。

(4)1个模板、1节课程。

根据增减数据量以及修改数据大小难度,小明将套用图表模板的难度分成了三个等级。

一星最为简单,可以直接套用。

二星难度次之,需要组织数据,调整相应指标值后才能套用。

三星难度最高,需要完成一些复杂操作后才能套用,比如增减数据对应的行数,更改引用位置等。

每类难度的模板套用方法不同、每个模板的设置细节也不尽相同,为了让您能高效套用,小明针对每个模板都会详细讲解具体套用方法。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先挑模板,再看对应课程,针对性更强。

(5)步骤卡片、直击要点。

每一个模板都精心制作了套用步骤卡片,浓缩视频课程精华,熟悉图表套用的基本方法后,可直接查询步骤卡片,了解模板套用关键点和细节设置,就能完美套用。

另外,套用步骤小卡片采用A4格式设计,建议打印后食用哦。

 

扫一扫

解开高效数据可视化的秘密

模版均为原创,一节课一个模版,蕴含基础图表、商务图表、商务表格、信息图等多个领域,共计170多个图表

特点:适合懒人,课程配备操作和专业模板,学习要点,0基础可学,让你没有学不会的理由,随时学习,永久有效

配资料包:1、专业配色小工具,一键换色;2、专业图表模版,立刻能用,有模版操作视频讲解和答疑群;3、图表选择使用规则引导小卡片,解决不会用,如何用

扫码,盘它

爱数圈出品,品质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