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胞生痰核~睑板腺囊肿

 zgrzwd 2020-03-20

中医疗法治百病——胞生痰核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2020-03-02

胞生痰核(霰粒肿)

胞生痰核是因痰湿凝集胞睑皮下生核状硬结,不红不痛,皮色如常,推之能移的眼病。又称之“疣病”、“眼胞痰核”。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霰粒肿(睑板腺囊肿)。

诊断依据

1、胞睑皮下可触及圆形大小不等的核状硬结,按之不痛,皮肤推之能移,核大者皮肤面稍隆起,睑内呈紫红色。

2、若自行破溃,在睑内排出胶样物,并可在睑内形成肉芽。

3、核小者无不适,核大者有重坠感,若复感外邪,可出现红、肿、痛;若自睑内穿破者,可引起摩擦痛。

鉴别要点针眼其发病部位在近睑弦或睑内,压痛明显,有局限性红肿痛的自觉症状,检查局部充血,早期疖肿硬,推之不移,脓成溃破而愈,病程急,若发病近眦部者可致白睛水肿。

辨证论治

1、分证论治

(1)痰湿结聚

【证候】胞睑内生硬结,隆起,不红不痛,皮肤推之能移,病程缓慢,逐渐增大。苔薄腻,脉滑。

【治法】化痰散结。

【方药】化坚二陈丸加减。陈皮12g,法半夏12g,茯苓20g,白僵蚕12g,黄连6g,荷叶9g(后下),浙贝母15g,牡蛎30g.

(2)痰热搏结

【证候】痰核处皮色微红肿,初硬渐软,按压疼痛,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色。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散结。

【方药】清胃汤加减。生石膏30g,黄芩12g,连翘18g,栀子15g,荆芥12g,大黄10g,陈皮12g,苏子10g,白芥子10g,黄连6g,白芷10g.

2、外治法

(1)初起硬结较小者,可用芒硝30g作湿热敷。

(2)用生南星、生半夏各等份磨醋,加冰片少许,涂患处皮肤。

(3)对痰核较大服药难消者,可手术治疗。

3、针灸疗法

(1)体针:取公孙、丰隆、脾俞、胃俞、鱼腰、合谷、三阴交、四白、攒竹,每次选2到4穴,针刺用泻法。

(2)耳针:选脾、胃、肺、内分泌、眼,行泻法,或用黄荆子作耳穴压丸,胶布固定,保留1周。其他疗法宜少食辛辣肥厚之品,戒烟酒,饮食宜富含营养而清淡。

预防与护理

1、对反复发病的儿童,应检查其是否患痨瘵。

2、注意眼部卫生,勿用手挤压患部。

3、对老年人,若其肿核呈结节状,质硬如石,与皮肤粘连,或术后复发,肿核增大迅速,甚至溃口如菜花状者,应考虑恶变,可作病理切片确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