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四时期新诗对称形式变革研究(青年文学家)(刘思佳)

 阅读美丽星空 2020-03-20
2020-03-17 09:25:51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期

摘  要:五四时期的新诗对称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该时期新诗对称形式的变化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加深相关人员对那个特殊时期文化发展的认识。

关键词:五四时期;新诗;对称形式

作者简介:刘思佳(1996.8-),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诗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3-0-01

前言:

五四时期在我国近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此时西方文化对我国社会的渗透加快,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诗的发展。现代研究普遍认为,在五四时期那个特殊的环境下,新诗结构的变化以及诗意的重铸进一步打破了传统诗歌的限制,推动现代转型,对现代诗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五四时期新诗对称形式变革的环境支持

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认为是日常生活的方式与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19、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思想文化的大传播,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我国传统社会造成巨大冲击,这种冲击体现在社会生活、文化精神等多个领域,为诗歌对称形式的变革奠定了必要基础[1]。而在回顾五四时期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可以发现,以白话文为代表的“新文学”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了以白话文为核心的诗歌创作方法,在诸多学者的推动下,白话文学战胜传统文学,由此开启了白话创作文学作品的新时代。

白话构建了新诗的语言基础,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主要区别,是现代白话取代文言文成为“正统”,虽然早在清朝末年就已经出现了白话文诗歌,但是此时由于白话文的受众少,因此并未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而到了五四时期,现代白话逐渐代替文言文,成为语言的核心。

二、五四时期新诗对称形式变革的探索

在五四时期,新诗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最终在经历了以传统诗歌为依托的短暂过渡之后,打破了传统诗歌中“统一”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放弃使用整齐划一的对仗形式,开始努力构建多样化、多形式化的诗歌结构,尝试将自由的思维模式带入到诗歌创作中,并取得了成功。

有研究认为,五四时期下文化得到了充分传播,期间新诗因为自身独特的构造以及直观的表达方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使新诗创作者拥有更多资源来研究现状、品味人生,这也是加快新诗发展的重要因素[2]。同时,新诗的优势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赞赏,这是传统诗歌的对称形式存在弊端:五言七言诗歌过于整齐,会造成语言不自然,无法截长补短;而新诗显然具有更鲜明的灵活性,其结构不受限制,创作者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体脉络,更能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

三、新诗对称形式变革实现

虽然五四时期新诗对称形式的变革具有必然性,但是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这个变化过程是多方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一)白话文的大面积推广加快诗歌思维的转变

在传统文言文语言环境下,诗歌在创作上更加强调对“字”的局部经营,这就是古代诗歌“字斟句酌”的主要原因。而白话文的发展显然打破了这一思维局限,人们在阅读诗歌上更强调从诗歌整体上来构建诗意,也正是因为这种转变,加速了新诗对称形式的变革。例如在传统诗歌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创美场景,在这种场景的描述下,诗人在创作中关注对“字”的提炼,实现了“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直?圆”的对称,这种创作方法实现了结构上的工整。而白话文则接受科学话语影响,在语言表述上逐渐摆脱了传统文言文的表述方法,突出对事件的陈述,关注字、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传统的对称式写作方式必然会被打破。

(二)西方文化直接影响了新诗的创作

在五四时期,我国学者特别习惯于吸收欧美国家的先进文化,很多学者在诗歌创作期间开始从外域诗歌体中来构建新的诗歌形式,此时存在两个发展趋势,一种是整齐对称的模式,另一种就是参差不齐的模式,其中整齐对称的模式是指在诗行上采用了连续对称的结构,但是在创作时注意避免视觉上出现“整齐划一”的问题,通常会对诗行做连续调整,通过将不同的对称形式相结合,可以为读者带来“参差错落”的感觉,避免因为整齐划一而影响读者体验,如闻一多的《也许》、《夜歌》等就体现了这种创作方式。

而相比与对称形式,更多的学者在诗歌创作中更青睐外域诗歌中的“参差对称”模式,常见形式包括每节三个诗行建构起来的三行体诗歌,就比较多地采用了連续的诗节参差对称,如郭沫若的《三个泛神论者》等。

(三)学者主动探索新诗的创作新方法

在五四时期的特殊环境下,新文学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进步,此时很多学者在诗歌创作中希望寻找到一种可以满足未来的诗歌创作新方法,例如通过诗节首尾两行的间隔对称,这种写作方法主要指根据传统文化歌谣中的“重叠”等方法实现的,核心内容就是诗节的首尾两行完全相同,如徐志摩的《为要寻一颗明星》等。此时在诗歌创作上,通过首尾词行的重叠,能够在视觉上构建对称效果,形成类似于英语的“抱蕴形式”,读者能够获得听觉与视觉上的对称,最终感受到独特的美感,满足人体生理特征。

结束语:

五四时期新诗对称形式的变革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新的风气、新的文化以及新的思想出现,带动了人们思维意识的改变,使越来越多的人员愿意探索新的诗歌对称形式,因此在新诗结构分析中,需要从当时历史背景入手,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诗结构变化的脉络。

参考文献:

[1]刘书景.论五四社会改造思潮背景下沈玄庐的新诗写作[J].现代中文学刊,2019(02):46-54.

[2]赵思运.百年新诗史中旧诗回潮现象审察[J].齐鲁学刊,2018(06):141-1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