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太过强势并不一定是好事儿,偶尔示弱,可能更有助于宝宝成长

 张女子育儿 2020-03-20

爱孩子,就要全方位呵护孩子,做完美父母?并不一定利于孩子成长

作为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希望孩子好的,因此,从小可能都会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方方面面的,都会考虑周到,久而久之,还可能进一步主导孩子生活,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但是这样真的好么?

我们既不是完美父母,也做不到方方面面都那么优秀,并且我们觉得好的,在孩子心中,是否就一定觉得好呢?孩子不是我们,孩子都是有自己想法的,可能在孩子心中,别不是认为最贵的就是最好的,而是认为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即使那个东西一文不值,但是在孩子心中,依旧是最好最喜欢的。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不需要全面呵护宝宝,也不能太过强势,这样并不是什么好事儿,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还不如偶尔示弱,这样反而更助于宝宝健康成长。你知道么?

别老拿别人家孩子说事儿

小时候,我们不听话,不懂事的时候,可能都听父母说过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如何听话等等。可能父母很多时候,都喜欢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一定很好。父母的激将法,并不是每次都能够收到效果的,有可能是孩子成长的巨大压力,最终成为孩子自暴自弃的开始。

别人家的孩子虽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毕竟别人家的孩子,始终是有别人家的。而我们也不是别人家的父母,给不了别人家孩子父母那样的教育,也就不要老是拿别人家孩子说事了。

拿宝宝喜欢或者崇拜的人或物来教育宝宝

在孩子心中,别人家的孩子,不一定是宝宝崇拜的对象,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不如,选择宝宝喜欢的人或物去和宝宝比较。

比如,宝宝喜欢《汪汪队》,那么不妨说,汪汪队会怎样做,汪汪队会不会乱丢东西等,更能够让孩子听进去。毕竟这是孩子喜欢的,孩子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因此,我们想要拿宝宝喜欢或者崇拜的人或物来教育宝宝,那么首先就需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喜好,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宝宝也是有好胜心和自尊心的,我们拿宝宝崇拜的人,才能更好地激起宝宝的好胜心,让宝宝与自己崇拜的人比较,朝着崇拜的人努力。而别人家的孩子,在怎么优秀,但是在孩子心中,并不崇拜他,这样无关紧要的人,还是少提为妙。不然宝宝来一句,“别人家父母……”,父母可能就要尴尬了!

父母严以律己,宽以待娃

父母其实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造成影响,父母优秀,孩子也会更大概率变得优秀的。父母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往往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好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孩子犯了错,首先父母应该想一下,自己平日里是否做了错误的示范。

在宝宝犯错后,父母也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要对宝宝宽容一些,在指出孩子错误的同时,也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孩子,平日里对孩子都一些欣赏和宽容,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积极的性格。

虽然对孩子要宽容一些,但是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要给孩子一定自由的同时,给孩子树立一些规矩,并坚守底线。

适度示弱,大胆放手

在父母眼中,始终都有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心理,因此,总想着帮孩子安排好一切,做好一些。这样其实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从小没有得到良好地锻炼,父母就不要奢望孩子一下子能够长大了。

正所谓人无完人,父母即使再优秀,也不能真的就去做完美父母,这样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或者父母已经给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即使自己不努力,以后依旧能够过得很好。

如果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么孩子又怎么会更加努力成长和进步呢?要知道父母是不能一辈子照顾宝宝的,总有一天,我们会老去,需要孩子自己去蓝天翱翔。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小锻炼孩子,给宝宝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好地成长。

因此,我们平日里,可以适当示弱,从一些微小的事情开始,锻炼孩子,让孩子自己尝试着做,宝宝做好了,会更加有成就感。宝宝心里可能会想,父母都做不好的事情,我居然做好了,自己是很聪明的。

即使没有做好,也没有关系,至少孩子敢于去尝试,这已经是很好地开始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孩子多鼓励,给孩子一些提示,试着和孩子一起完成,这样依旧可以促进孩子进步的。

这样的事情和鼓励,父母需要多给孩子一点这样的机会,宝宝才会一步步健康正常,才能更好地独立,你说呢?

(所有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 作者简介:张女子育儿,从事育儿工作10余年,家里有2个调皮鬼。多平台账号同名,优质育儿领域原创作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与宝宝一起健康快乐成长。如果你在育儿路上有什么困惑,可以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