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绝无效读书,让自己成为博而专、广而深的专家!

 倾心吟唱 2020-03-20

拒绝无效读书,让自己成为博而专、广而深的专家!

2006年,我当时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营销策划经理,我的副手是一位很精明能干的小伙子。大家的关系非常好,不但工作上相处的非常融洽,私交也甚厚。他的女朋友是个很有书香气质的小姑娘,大家业余时间也会聚聚餐吹吹牛。有一次,她突然聊起《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不知道她是正在看还是听说。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愉快的话题,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在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该书是其代表作,我刚刚看过不久。一通神聊下来,小姑娘佩服地说“老大,你看书真多。”

是啊,这么多年来,真的看了不少书。可为什么我总是感觉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人生的道路似乎也总是坎坎坷坷。近来,细细地反省自己,觉得自己很多时候是在做无效学习(读书)。曾经有两年,疯狂地痴迷《聊斋志异》,不敢说每天都看,但一周至少有五天会看,对该书内容极其熟悉。有朋友不服,拿着书,问我一些人物或情节,基本都能回答正确。然并卵,时至今日,大多内容已然淡忘。如果当时我能考虑明白,哪怕是每读一篇写一篇读后感,我当时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都应该会有一定的回报。

拒绝无效读书,让自己成为博而专、广而深的专家!

前两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教育的一些论述,颇有茅塞顿开之感。可惜的是《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这篇作者发表于1956年的经典文章我找不到原文。该文将学习水平分为六级:(1)知识(识记):认识并记忆。。(2)领会:对事物初步的或肤浅的领会。(3)运用: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能够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4)分析: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构成部分,区分和领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5)综合:能将各部分组成一个新的整体,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6)评价: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能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理性地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文章论述的是教育目标,但我觉得把教育两个字换成读书是一样的。

事实上,我个人更认可布鲁姆2001教学目标修订版里所论述的六个层级,因为更契合互联网的思维方式。1.记忆。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查找和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2.理解。指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包括:解释、列举、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3.应用。指给定的情境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包括执行和实施。4.分析。只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目的之间的关系。包括:区别、组织、归因。5.评价。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包括检查和评论。6.创造。指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的付出。)

读书首先是信息的获取,如果仅仅是获取了信息其实用处不大,更重要的是转化,把读书获取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才是真正善于学习。因此,我们在读书时做到从输入到输出,输入是获取信息与知识,输出是把输入的知识与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与信息。书中的内容要深入地结合自身的经验,在进行有效的实践,这才是能力能够得到提升的关键。这种转化其实质是个性化转化,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禀赋,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马云的成功举世瞩目,可是我在想,如果要求他参加奥运会拿金牌,也许他会是一个极其失败的人。所以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大意是:学习我的可能会成功,模仿我的一定会失败。强调的其实就是个性化。没有个性的艺术家,其实不是艺术家。很多模仿明星的人火了一段时间后基本上都会销声匿迹,真实原因就在于没有个性。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田体书法,其实质也在于此。

拒绝无效读书,让自己成为博而专、广而深的专家!

把输入的知识转化成能够输出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

吉德林法则说,认识到问题并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这话对认识问题的重要性可能过于拔高和夸大,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如果认识不到问题,那么解决问题就根本无从谈起。所以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

从今天开始,不仅要认真读书,更要把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通过实践、经验积累,把书里输出的价值变成自己输出的价值,修炼出属于自己的绝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素质,让自己成为独特的个性的自己。共勉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