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玉香:远风送来桃花约

 zzm1008图书馆 2020-03-20

     文:田玉香

     时值三月,春光正好,许多花都在逐渐开放,往年应是踏春之际,但因今年正处防疫期,不能去郊外赏花踏春,我在晨走之时,沿路赏渭河两岸春景,依旧是这边风景独好!

   路上行人,仍然稀少。但小树林里,跳舞的音乐随着春风,悠扬地传进我的耳畔。近两个月的宅居,让我看见外边的世界,一片阳光灿烂、绿树丛丛、杨柳依依、嫩草青青、一树鲜花......

   啊!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已经触手可及了。

   小树林十多棵玉兰花,已经花开正浓,一群蜜蜂围在白如雪的花蕊上吸吮着,就像婴儿吸吮着妈妈香甜的乳汁,不肯离开;散步的行人,远远看见玉兰花,青白片片,银光耀眼,一树花开着绚丽与灿烂。逐一放慢脚步,双眼离不开这美景。

   我不由自主地走进这片玉兰花面前,抬头仰望,蓝天白云下,阳光熠熠生辉,“皎皎白霓裳,款款玉生香,真是绰约临风发,冠绝万里疆。”此时花香蜜蜂忙,旁边盛开的两棵红叶李,顿时少颜无色了。

   趁着微风正好,阳光不燥,我信步穿越小树林,来到咸阳湖河堤路上,放眼望去,渭河 岸边翠绿妖娆的垂柳,在春风中摇曳着纤纤细腰,随风轻轻摆动的柳条,如少女的发丝那么柔顺,偶尔与行人相撞,犹如美人嫩手摸面,滑柔如丝爽怀;湖中波光粼粼的水面,水鸟翩翩起舞;宏伟壮观的廊桥亭台楼阁,一幅湖光美色画卷尽收眼底。

   哦!安静了许久的咸阳湖终于开始动了起来,风儿薰薰,草儿青青,鸟儿飞飞,湖面波光粼粼,岸上柳条绽绿吐蕊,婀娜舞动。

   若再过几日,红梅、美人梅、樱花等各种花儿竞相开放,红得像火,白得似雪,黄得如金,粉得似霞……五彩缤纷,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象,一定是人们踏春赏花的最好去处了。

   当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看惯了咸阳湖的景色,毕竟是城中定格的风景,虽然繁花似锦,赏心悦目,却是昙花一现,拴不住那蠢蠢欲动的一颗春心,心里难免还想那些田园春色,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自家那“一亩三分田”的花儿、草儿,那是血浓于水的传承,更是对养育自己大地母亲的怀念。

   桃花是北方大部分地区,春天耀眼的明星,且属开花结果的那一种花,是我最喜欢的那种 花了。

   早些年间,我的家乡属于旱塬,井深地薄,果树之类栽种少的得可怜。

   在我的成长期,我曾和妹妹亲手栽下两棵桃树,陪它们生长,直到开花结果,所以先入为主,也是我特别喜欢桃花的原由。

   那年是一九六八年收麦之时,我八岁左右,带着妹妹去拾麦穗,在地垄旁边发现相距一尺的两棵树苗,各长两匝高,惊喜之余,用旁边的树棍、瓦块连根带土挖了回去。

   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树,父亲告诉我是桃树苗,还说到:“幸亏你们连根带土挖回来,否则盛夏之时栽种难活,一定要勤浇水。”

   在父亲的指导下,两棵桃树苗栽在我家后院,众多树林的空隙之中,在桐树、椿树的阴影里,小桃树竟然活了过来。

   不过,最初两三年生长特慢,日久天长我也无耐性去侍弄它们,看的时间少了,浇水更少,随它们而去。

   我想:人世间的期待有千万种,最美好的那种叫做“来日可期”。

   你桃树若命大,就要坚强的成长,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一切严寒酷暑的,我也相信你们,春来花会开的,秋来会硕果累累的。

   时光任冉,岁月如梭。岁月拂去斑驳的砾土,呈现出新生的柔软,迎风生长的柔软孕育着朝气、蓬勃、希望。

   柔软生的茧,长着坚强的翅膀。我在成长,由一个天真无邪的稚童,长成心事繁多的少女,而那两棵桃树更在疯长。

   它们不再是娇小瘦弱的身躯,一棵大一点的桃树,长了三株拳头粗的枝干,另一棵小一点的桃树,长了两株拳头粗的枝干,它们枝繁叶茂,高大挺拔,气宇轩昂。

   从那以后,我发现每一年的春天,都不曾迟到过,每一年的桃花如约,都会开在春天里。

   桃花开时,色彩特别鲜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家是白居易描摹的春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红紫芳菲、招蜂引蝶、莺歌燕舞。

   父亲满脸笑容,那沟沟壑壑填满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模样。

   我曾悄悄地,拽过一枝桃花嗅嗅,便满是春天的味道,唉!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半亩花田,种着满园春色,期待着与美好隔花相见。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我那少女之心,犹如美丽的三月盛开的桃花,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似的。

   初中语文老师讲的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诗的背景故事,至今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

   博陵人崔护,资质甚美,性情孤洁寡合,应举进士及第。清明节这天,他一个人去都城南门外郊游,遇到一户庄园,房舍占地一亩左右,园内花木丛生,静若无人。

   崔护走上前去扣门,过了一会儿,有位女子从门缝里瞧了瞧他,问道:“谁呀?”崔护告诉了自己的姓名,说:“我一人出城春游,酒后干渴,特来求点水喝。”

   女子进去端了一杯水来,打开门,让他进去坐下。她一个人靠着小桃树静静地立在那里,对客人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意。她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极有风韵。

   崔护抬头偷看那女子,两人目光相遇,相互注视了许久,都默不作声,崔护起身告辞。女子便送崔护到门口后,她似有不舍之情地默默回到屋里,崔护也不住地顾盼,然后怅然而归。

   到了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忽然思念起那女子来,思念之情无法控制,于是直奔城南去找她。到那里一看,门庭庄园一如既往,但是大门已上了锁。崔护便在左边一扇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他突然来到城南,又去寻找那位女子。听到门内有哭的声音,扣门询问时,有位老父走出来说:“你不是崔护吗?”答道:“正是。”老父又哭着说:“是您杀了我的女儿。”崔护又惊又怕,不知该怎样回答。

   老父说:“我女儿已经成年,能知书达理,尚未嫁人。自从你去年来后,经常神情恍惚若有所失。

   那天,我陪她出去散心,回家时,见在左边门扇上有题字,读完之后,进门她便病了,于是绝食数日便死了。我老了,只有这么个女儿,迟迟不嫁的原因,就是想找个可靠的君子,借以寄托我的终身。如今她竟不幸去世。这不是您害死她的吗?”说完又扶着崔护大哭。

   崔护也十分悲痛,请求进去一哭亡灵。死者仍安然躺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让其枕着自己的腿,哭着祷告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不一会儿,女子睁开了眼睛。过了半天,便复活了。老父大为惊喜,便将儿女许给了崔护。

   当时老师讲的认真仔细,我听的专心致志,一字不落刻进脑海中,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此我的心中住着一个温文雅尔的谦谦君子 一一“崔护”的男子形象......

   回想起我少女的日子,短暂得不像话,虽粗糙却是温暖的。  

   如今,一头花发,岁月的痕迹印满面颊,昔日的人面桃花消逝匿迹,从十三四岁的少女走到今天,四十几年的岁月,犹如那风中飘飞的桃花,在烟火细碎的日子里,像点点滴滴的调味品,融进每一口美食里,渗透每位家人的肌肤里、心坎上。

   我伫立在渭河岸边,望着滔滔东去的河水,思绪万千,人生就是余秋雨眼里的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我这一辈子,注定历经了波折、高低浮沉,都很正常的,但我的生活不会止步于眼前的衰老,还有美好的未来值得我去憧憬呢。

   我看过春花秋月,赏过夏风冬雪。也曾一个人穿过漆黑的夜,走过泥泞的街,渡过湍急的河流,行走于茫茫人海中,难免遭遇到挫折,历经千帆后终于懂得:只要心里有桃花开,人生定然春常在!

   一阵春风拂面而过,我知道,那定是远风送来了桃花约了。

【作者简介】

田玉香,乾县人,退休职员,文学爱好者。

编辑:张希艳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