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高考660分从北大退学上技校, 父母的选择, 改变了他的命运

 zhaoqingchaorj 2020-03-20

文/文墨

清华北大是我国的最高学府,办学实力雄厚,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也是广大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殿堂。如果孩子能考上,父母骄傲,家族荣耀。所以很多家长秉持这样一种想法,只要孩子高考分能上清华北大,绝不考虑其他高校。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这种想法和选择,真的正确吗?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先给大家分享一位北大学子的故事。这位学子的名字叫周浩,是一名青海省考生。他2008年参加高考时,取得了660分好成绩,在当年青海省理科考生中排名前5。这个成绩,报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

就在志愿填报时,家里却有了分歧。按照周浩本人意愿,他想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浩说:“我从小就喜欢拆分机械,家里的电器都被我重装过,在航空航天大学,有很多实用性的课程,这比较对我的胃口。”

对于周浩的想法,父母并没有给予支持。他父母认为,考了这么好的分数,不报考清华北大简直就是浪费。从周浩和父母的分歧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浩是从个人兴趣爱好做出选择,而父母是从大学的办学层次进行考虑。此时,可能有很多家长都会支持周浩父母的想法。事实上,就连周浩的班主任也建议他报考更好的学校。

周浩面对父母的坚持和班主任的建议,他妥协了。后来他回忆说:“当时还小,再有主见也还是听家长的。”就这样,他放弃了报考北航,选择了北大。

2008年8月,周浩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走进了北大的校园,开启了新的征程。周浩原本以为,会习惯和适应北大的学习生活。但事实证明,他想错了。

由于他去的是北大生命科学系,而生命科学是比较微观的一门学科,侧重理论和分析,操作性不强。可是周浩动手能力强,喜欢操作,捣鼓一些东西。所以这种理论性的学习,对周浩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和煎熬。就像一个好动的孩子,你让他安静地坐在那里,还让他学不喜欢的东西,可想而知,内心是多么痛苦。

就这样,周浩在北大第一年的学习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是痛不欲生。因为他实在不喜欢学术研究,而且非常抵触,甚至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他不再跟室友去上自习,作业也不认真完成,且对未来越来越迷茫。

这时,有同学建议他去旁听北大工科院和清华工科院的课。但结果也不理想,他发现工科院的课基本上也是纯理论,而工科院实践操作课只有本院学生才能去。于是,周浩便产生转院的想法。等他了解北大转院的条件后,却发现在北大转院并不容易,况且自己的专业公共课和工科院专业课基本没有交集,这让他的希望再次破灭。

此时的周浩,开始变得焦虑、绝望,心情也跌到了谷底。他觉得自己应该认真规划一下未来,调整一下心态。因此,他最后决定休学一年,这一年他也没闲着,而是独自一人到深圳闯荡。因为他还是一名学生,没有一技之长,缺乏社会经验,深深感受到了生活不容易。为了生存,他当过电话接线员、做过流水线工人。

这一年下来,周浩感慨,大家不会因为你是大学生就尊重你,就多给你一次机会。有了这种挫败感,周浩原来以为重回北大,可以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反而更加觉得这个专业不适合他,他无法再继续学习下去。

就这样,周浩又打起转校的主意。大家可能会想,转院都不容易,转校就容易了吗?当然,这要看转到什么学校。因为周浩在网上曾对我国一些技师学院有过了解,还看过德国数控技术方面的网站。他觉得我国比较缺乏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而我国技术工人学历基本上不高,他却在学历上有优势,所以他想转到技校学习。

周浩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查阅了我国一些技校的情况,觉得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挺适合自己,尤其是数控技术,在全国技校中都是领先的。所以他拿定主意,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校学习。

但他想转学,还要过父母这道难关。当时,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无法接受,更不同意。亲朋好友知道后,更觉得他是不是疯了。大家做梦都想去的北大,他放弃不说,还去读技校,这种想法,怎么说大家也不理解。

好在母亲了解实际情况后,理解了周浩的想法,并帮助劝说他的父亲。最后,父亲总算同意了。于是,他从北大退学,去了北京技师工业学院。北京技师工业学院对周浩的这一选择非常重视,再加上周浩学历高,动手能力强,学习认真。他通过在技校学习终于找到了归属感,很快成为数控技术方面质量最好的学生。

2014年,周浩参加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还获得了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赛项项目的冠军,并且成为了一名技师。后来,有记者采访他,问及从北大退学上技校,有没有后悔时,周浩表示不后悔。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周浩的命运还是被改写了,改写他命运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母。假如当年志愿填报时,父母能够尊重周浩的想法和选择,可能周浩的人生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大家是否还记得2019年,上海前50名考生严一粟,在填报志愿时,拒绝了北大和清华的邀请,遵从了自己兴趣爱好和内心想法,毅然决然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他说:“择校完全是跟我的理想挂钩,我有一个从事航天的理想,所以我会放弃北大清华”。他的想法也得到父母理解和支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所以兴趣爱好,其实才是一个人成长和前进的最大动力。

由此来看,孩子在做出人生选择时,父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很重要。父母应该充当孩子的参谋,而不应该成为决策者。只要孩子选择的路,是一条阳光大道,家长就应该给予支持。因为不同的选择,也意味着不同的人生。如果家长强行代替孩子选择,孩子不仅不快乐,还可能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困难重重。也可能使孩子的优势得以埋没,命运被改写。所以不管孩子志愿填报也好,还是做出其他重要选择时,家长都应该本着把好关,尊重孩子的想法为原则。这样孩子的人生之路才会更加顺畅,也会收获更多快乐和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