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小陈茶事 2020-03-20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事物,都有那个区域独有的传说。

在茶的世界中,各式各样的传说,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多得数不清。

单单拎出个茶器,就有无数或真或假的“听说”。

听说,有些用久了的紫砂壶,注水便能出鲜香绝妙的茶汤。

更听说,有些传奇的陶壶,不论煮怎样的茶,都能煮得香清甘活,奇妙异常。

当然,大部分的传说只是传说。

但,一旦传说披上伪装的纱衣,便有茶友看不清它们真正的面貌了。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这不,“听说有十年的老白茶甩卖,点击购买只需两位数!”

再看,“听说有秋银针,滋味跟春季的白毫银针差不了多少,还便宜呐!”

很可惜,无论它们的伪装如何绝妙,故事说得如何动听——

假物,终究为假。

传说,大多数只是虚无缥缈的骗局。

故而今日,便来说说这白茶中的玄局——

那些平价得惊人的“老白茶”,出生时间不对的银针!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2》

两位数的老白茶,产区成迷!

且不说两位数的老白茶为何这么便宜,单单做个简单的数学题:

一份成本不出错的茶青,加上不差的工艺,在加上十年如一日的储存成本。

仅仅这三项的价格,便绝不可能限制在两位数以内!

商人逐利,并不是传说中的“慈善家”,乐意亏本赚吆喝。

故而,他们手中那些两位数的老白茶,从此疑窦丛生——

是怎样的茶青、工艺、储存,才能诞生这平价至极的所谓“老白茶”?

答案其实很简单,只是被许多茶友下意识忽略了。

这些所谓的平价老白茶,大部分根本不算真正的白茶。

两位数所能拥有的,只是强新包装,疯狂伪装的做旧茶罢了!

为了压缩成本,这些做旧茶的产区首先成迷——

真正的福鼎白茶,尤其是品质优秀的高山白茶,茶青绝不可能如此廉价。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当茶商需要降低成本,他们只能将眼光放在海边茶、外地茶,甚至夏白茶身上。

生长在海边,接受猛烈日晒的海边茶,低廉的价格出自它的品质低劣——

它们长在水土条件残酷的海边,有益物质早已因为强烈的阳光而蒸发。

此时,茶叶原本娇嫩的叶片,也被海风刮得粗糙。

生长在海边的白茶,原本并不受正经茶商欢迎。

而做旧茶商,正是瞄准了它被人嫌弃后的廉价价格。

他们高高兴兴地将其买回,成为做旧茶的廉价原料。

茶园的夏茶,也颇受做旧茶商的欢迎。

夏茶的廉价,和强烈日晒下的茶青品质有关。

茶叶是一种娇嫩的植物——

日晒过猛,叶绿素挥发;日晒过强,内物质消散,茶香难寻。

也只有实在缺钱的茶农,才会在影响秋茶品质的情况下,采摘夏茶。

他们将夏白茶以廉价销售给做旧茶商,换取一点点微薄的报酬。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至于夏白茶的品质滋味?

一个词,低劣!

而以上这两种茶青,好歹还是身处福鼎市内的廉价产物。

可就是这样的廉价,往往还有做旧茶商嫌贵。

左右做旧后的白茶,也看不出茶青原本是什么模样。

于是乎,这些茶商,将精明的眼光放到了外地白茶身上。

当选用了外地白茶作为原料,白茶已然不能称之为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是一种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必须是在福鼎市政区划内种植、加工,按照福鼎白茶工艺加工的白茶,才是“福鼎白茶”。

外地白茶,脱离了当地合适的温光水气土条件,内质早已天翻地覆。

观看其茶青,白毫稀疏,茶香寡淡。

也只有追求利益而非口感滋味的做旧茶商,才会买下它们,制作成茶。

各种劣质生涩的茶青,各种各样花杂斑驳的身躯,香气幽微而内质单薄的茶青——

它们在做旧茶商的花言巧语下装点身躯,成为了廉价好卖的“老白茶”。

两位数的“老白茶”,买到手的你,敢去深究它的产区么?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3》

两位数的老白茶,工艺打造的“神话”!

说罢两位数“老白茶”的茶青——

此时,不得不将镜头怼到它们的工艺上。

没错,做旧茶的工艺,比茶青更加令人心悸!

从工艺深究,做旧茶本身,也难以算是真正的白茶。

白茶,是经萎凋、干燥、挑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产品。

故而,真正的白茶,在原料的选择和工艺的把控上,有着严格的要求。

而做旧茶的工艺,随意得令人发指。

白茶正常的萎凋和烘干,少不得付出人力物力。

然而成本需要压缩的做旧茶,根本付不起如此成本。

因此,各式各样的牛鬼蛇神开始出现在做旧茶的工艺上。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左右,做旧茶也不稀罕白茶正常的香气和滋味——

于是,做旧茶商一拍大腿,放开手大胆做,只求一个“老白茶”的外貌。

有些在萎凋的时候,选择一晒到底。

茶商只求猛烈的阳光,把原本稚嫩的茶青晒得通体沧桑。

内物质溃散和香气的消失又如何?

只要外表够“老”,就算大功告成。

有些在萎凋时,还选择厚厚渥堆。

反正渥堆茶青,茶青的颜色还能变得更“老”——

这,不就是做旧茶商所需的要求?

此时,渥堆升高了茶叶内部的温度,叶绿素受热二开始脱镁。

茶叶开始呈现棕褐色,使得原本鲜亮的茶青生出红斑,叶底色泽花杂。

而渥堆茶青内部的多酚类物质氧化过早,还会使得芽叶早期红变,造成色泽变暗。

这样一看,伤痕累累的茶青果然够“老”!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萎凋完毕,看看烘干工艺。

对于这一道环节,有些做旧茶商是不稀罕花钱的。

反正一晒到底,这茶青看起来也足够老和“干”了——

随意压饼,如此一来,又能省下一大笔工艺钱。

而追求更“老”的做旧茶商,开始大火烤干茶叶。

这样的做法,绝不是追求口感香气,而是让茶更老,更符合“老白茶”的模样。

白茶的烘干,需要文火慢烘。

一旦选择高温烤干,白茶内质会随着高温渐渐消散,再难寻回。

纵观高温烘烤的做旧茶——

乌漆墨黑的身躯,空空的内质,寡淡无味的茶香。

高温烤干的手段粗暴,耗费的时间成本更是几乎没有。

做旧白茶萎凋和烘干随意的工艺,是跌破下线的廉价。

唯有如此,才能有两位数的“老白茶”横行茶市,而茶商依旧赚的盆满钵满。

两位数的老白茶,廉价茶青为底,更是工艺打造的“神话”!

买到这样的“神话”,只能自认倒霉。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4》

C位出道的秋银针,镜花水月!

当然,在白茶的世界中声名远扬的有老白茶,更有茶中骄子——

白毫银针。

它稀缺的产量,鲜爽清淳的滋味,白胖可爱的外形,着实诱人。

对于白毫银针的市场而言,它是妥妥的卖方市场。

一年的新茶中就这么点,买光了,就没了。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银针”开始悄悄混入白毫银针当中。

看看这位新成员的自白——

产在秋季的白毫银针。

玄乎不?当然玄!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白毫银针,从来只在春季采摘,从不青睐于秋茶季。

白毫银针看似只产在春茶季,却不要忘记了——

春茶季的白毫银针,可是拥有整整一冬的营养物质积累!

可以说,没有冬季茶树休养生息的物质积累,便没有春茶季饱满可爱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为品种的芽头为原料,只取芽头。

然而,能碰上“白毫银针”门槛的茶树芽头,却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春茶季采白毫银针,尚且有“十不采”原则。

只有那些饱满肥壮、丰腴鲜嫩的芽头,才能成为白毫银针的茶青。

而加工后的白毫银针,白毫密密、银光熠熠、芽头饱满、一旗一枪。

也只有这光彩夺人的样子,才对得上“白毫银针”的名字。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然而,秋季采摘的芽头,能成为白毫银针么?

答案当然是不能!

夏季,茶树依旧没有停止生长。

此时的白茶树,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

芽头越来越瘦、叶片越来越舒张。

越来越多的营养物质,往茶树上的叶片上输送,而非新芽。

故而,秋茶季的白茶树芽头,往往细细瘦瘦,单薄可怜。

更别提秋季的艳阳,让此时的芽头白毫稀疏,稀稀拉拉。

产在秋季的所谓“白毫银针”,既没有“白毫”,更不像“银针”。

它更像一个可怜兮兮的豆芽菜,又细小,又瘦长。

可想而知,这秋白毫银针的内质是如何单薄,滋味又是如何寡淡如水。

买这样的“银针”,还不如买秋季正当时的秋寿眉。

强行在秋季采摘银针,不过是逆天而行,强“茶”所难。

秋银针,既没有滋味,也没有营养价值,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罢了!

两位数的老白茶,C位出道的秋白毫银针,这些茶中迷局你着道了吗

《5》

茶青的品质、产量,和工艺的精湛完善,是决定一款白茶的价格的真相。

老白茶的珍贵,在于时间流逝,而茶叶蜕变成更为美好的模样。

白毫银针的珍贵,在于短暂的生产时间、无可替代的美妙滋味。

当茶商在伪装白茶的时间、产量,宣扬新的“传说”时——

真正的白茶,不偏不倚,不怕虚假的冲击。

它们只是随着时间渐渐渐渐,陈化生香。

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好茶也不怕“传说”的张扬。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