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蓟县黄崖关长城之寡妇楼,背后有一段悲泣故事,因游客忌讳欲更名

 懒人老崔 2020-03-21
蓟县黄崖关长城之寡妇楼,背后有一段悲泣故事,因游客忌讳欲更名黄崖关长城
蓟县黄崖关长城之寡妇楼,背后有一段悲泣故事,因游客忌讳欲更名蓟县黄崖关长城

寡妇楼

蓟县黄崖关长城景区太平寨长城最西端,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方形石楼,名寡妇楼。为明代隆庆年间建造,是蓟县长城52座敌楼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寡妇楼为砖石结构,高13米,内分两层。

蓟县黄崖关长城之寡妇楼,背后有一段悲泣故事,因游客忌讳欲更名寡妇楼

下层楼的外墙与城墙相连,有四个大砖柱,将楼隔成四个拱顶大厅。四面开有箭窗,供临窗防守射击。西北角筑有砖梯,顺砖梯可登临上层。上层四周筑雉堞垛口,中部建长方形小屋,屋门朝北开,左右各有一窗。室内可容纳十余人,供士卒瞭望休息。

蓟县黄崖关长城之寡妇楼,背后有一段悲泣故事,因游客忌讳欲更名寡妇楼

寡妇楼的名称的由来

源于蓟县当地百姓中流传的一个悲壮的传说:戚继光指挥修筑长城的时候,曾征调有一支河南籍的士兵。其中有十二名士兵的妻子,见丈夫数年不归,杳无音信,便结伴到边关寻夫。她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蓟州长城跟前,却获知她们的丈夫全都为修筑长城献出了生命。她们悲痛万分,在墓前痛哭。

蓟县黄崖关长城之寡妇楼,背后有一段悲泣故事,因游客忌讳欲更名黄崖关——戚继光石像

蓟镇总兵戚继光巡视长城路过这里,见此情景,问明了情况,立刻下马来到她们跟前好言劝慰,并发给每人一笔抚恤金,让她们回去好好抚育儿女,赡养老人。这天夜里,她们抑制着悲痛,商量决定继承夫志,为国分忧,献出抚恤金,作为修筑长城的费用,并留下来参加修筑长城。

蓟县黄崖关长城之寡妇楼,背后有一段悲泣故事,因游客忌讳欲更名寡妇楼

最后,她们修起了这座御敌的敌楼。为了纪念这12名深名大义的巾帼英雄,人们便把这座敌楼称作“寡妇楼”。在长城修复工程中,由于寡妇楼在当地人们心中的特殊位置,而被列为重点修复对象。在施工清基时,还发现了妇女使用的顶针、簪子等遗物。

蓟县黄崖关长城之寡妇楼,背后有一段悲泣故事,因游客忌讳欲更名黄崖关长城

延申:因女游客提出异议,黄崖关曾计划对“寡妇楼”进行公开征名

  “寡妇楼”是黄崖关长城景区的重要一景,但近年来,有众多女游客纷纷对“寡妇楼”的名称提出异议。她们认为“寡妇楼”的名称虽然响亮,但对于向往“牵手终生,白头到老”的女性来说不够吉利,纷纷要求更换名字。为此,黄崖关长城管理局决定停用“寡妇楼”的名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新名。

结言:“存在即合理”

“寡妇楼”名称由来已久,四百多年延续,久经战火洗礼,此名除能侧面彰显我劳动人民对于抵御外敌之决心,也实为当地的一种民俗文化,然今因忌讳之谈而舍弃原名,实不可取。

对于“寡妇楼”更名之事,各位有何看法?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