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田一线|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昵称37581541 2020-03-21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目前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常发病害之一。70年代后期以来,其发生范围和面积不断扩大,已由南方和沿海地区迅速扩展到华北、西北和东北春麦区。1990年和1991年小麦白粉病全国大流行,发生面积均超过1.8亿亩,年损失小麦32亿千克。近年来以来,白粉病的发生面积每年稳定在7500~13500万亩。小麦被白粉病菌侵染后,养分被掠夺,呼吸作用增高,蒸腾强度增加,光合效能降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运输相应减少,在发病早而且重的情况下,严重阻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小麦叶片早枯,分蘖数、成穗率和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小麦白粉病一般可引起产量损失5~45%,重病田可高达50%以上,甚至绝产。

一、病害症状

小麦从幼苗到成株,均可被小麦白粉病菌侵染,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茎秆和穗。病部表面覆有一层白粉状霉层。病部最初出现分散的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呈长椭圆形的较大霉斑,严重时可覆盖整个叶片,霉层增厚可达2 mm左右,并逐渐呈粉状。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灰色乃至褐色,并散生黑色颗粒。在初期被害叶片霉层下的组织无显著的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褪绿,变黄乃至卷曲枯死,重病株常矮而弱,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

小麦白粉病的苗期和成株期田间症状(周益林摄)

二、发生规律

小麦白粉病是典型气传病害,病菌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感病小麦植株后,遇到适宜的条件即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并产生较细的侵入丝,依靠病菌产生色酶的消解作用和机械力量,直接穿透麦叶的胶质层,侵入表皮细胞,形成初生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初生吸器形成后,即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菌丝扩展到一定程度后,在菌丝中心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由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病菌在其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丝上形成闭囊壳。小麦白粉病的越夏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分生孢子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继续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另一种是以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越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白粉菌有性时期产生的闭囊壳可通过侵染自生麦苗在病害循环中起作用。凡夏季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在24℃以下的地区,白粉菌可在自生麦苗上以无性分生孢子顺利越夏,在病菌以分生孢子越夏的地区,秋苗发病较早、较重,离越夏区远的地区则发病较晚、较轻或不发病,秋苗发病后一般均能越冬。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越冬后的病菌在春季先在植株的底部叶片呈水平方向扩展,以后依次向中部和上部叶片发展,严重时可引起穗部发病。小麦白粉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菌源、品种抗病性、温度、雨量、日照和栽培条件。

三、防治关键技术

采取以推广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一)   选种抗病和慢病品种

根据各麦区的生态特点,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和慢病小麦品种。例如华北麦区:石麦14、石麦15、良星99、保丰104等;黄淮海麦区:偃展4110、百农160、豫农049-2、济麦22等;西南地区:川麦44、川育19、内麦11、绵麦41等;长江中下游麦区:扬麦13号、扬麦18、襄麦39、南农9918等;西北麦区:兰天17号、中梁23、陕垦6号、小偃564等;东北麦区:沈免2135、辽春11、垦九10号、克丰11号等。由于小麦白粉菌群体快速变异和寄主的定向选择,大面积单一种植抗病品种很容易导致抗病性“丧失”。因此,在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时要注意品种合理布局和多样化。在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等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的地区,选择种植兼抗多种病虫害的品种。

(二)   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在小麦白粉病越夏区及其邻近地区,采用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可有效控制苗期病害,减少越冬菌量,并能兼治小麦锈病、散黑穗病等其他病害。选用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按种重0.03%(有效成分)的剂量拌种,或用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14稀释后按1:50进行种子包衣,防病效果均较好。

(三)   合理施肥

      在施用基肥时,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适当增加磷钾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在追施拔节肥和穗肥时,要适当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黄淮海地区基肥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中氮高磷低钾复合肥25~30千克,拔节肥和穗肥每亩分别追施尿素15~20千克和4~5千克;长江中下游地区基肥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中氮高磷低钾复合肥15~25千克,拔节肥每亩追施尿素8~12千克。在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可酌情不施或少施拔节肥和穗肥,以免贪青晚熟,加重白粉病危害。

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白粉病(来自于www.chinafarm.com.cn徐维民摄)

(四)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品种特性、气候特点和肥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播期和播量,避免早播、晚播以及播种密度过大。黄淮海地区适宜播期在10月上旬至中旬,亩播种量为8~10千克;长江中下游麦区北部适宜播期为10月底至11月上旬,南部适宜播期为11月上旬至中旬,亩播种量为9~10千克。

(五)消灭自生麦苗

自生麦苗越夏地区,秋播前尽量清除田间、地头和场院等处的自生麦苗,以减少秋苗期的菌源。田间的自生麦苗可结合秋播耕地清除。

田间的自生麦苗(周益林摄)

(六)喷药防治

春季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应结合病害预测预报,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在小麦孕穗-扬花期当病茎率达15~20%或病叶率5~10%时,每亩用20%烯肟菌酯乳油、15%氯啶菌酯乳油、10%苯醚菌酯悬浮剂、20%烯肟菌胺悬浮剂、20%醚菌酯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每亩用药5~10克(有效成分),对水30-50升喷雾,根据田间病情和天气情况喷药1~2次。也可选用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40~50毫升(有效成分8~10毫升)、或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30~35毫升(有效成分5~8毫升)、或12.5%烯唑醇(特谱唑)可湿性粉剂40~60克(有效成分5~8克)、或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0~15克(有效成分4~6克)等,对水30-50升喷雾,重病年份或地块15天后可再用1次药。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50克(有效成分28~33克)、或20%硫·酮可湿性粉剂60~75克(有效成分13~15克)对水30-50升、或44%己唑醇·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喷雾,间隔期7~10天,连续使用2~3次,防治效果也较好。在小麦穗期白粉病、锈病、麦蚜和粘虫等混合发生地区,每亩用三唑酮8克、抗蚜威6克和灭幼脲2克(均为有效成分)混合使用,可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由于小麦白粉菌已对三唑类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在小麦白粉病防治中,应将三唑类杀菌剂应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轮换使用,以避免病菌抗药性的迅速发展。在病害需要防治2次的地区或地块,三唑类杀菌剂和其他类型的杀菌剂各使用1次,效果更好。

以上内容转载麦病防控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