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涂装异常案例分析(九)、环氧漆上覆涂聚氨酯面漆表面起皱!

 昵称835753 2020-03-21

本文素材来源于防腐蚀论坛:http://www./

会员“lihaibosln“在论坛发贴:


这个是9月份的时候遇到的问题,4度油漆,3度环氧一度聚氨酯,间隔1-2天,喷聚氨酯前底漆指甲用力可掐出凹坑,然后砂纸拉毛表面,喷涂聚氨酯。完工后聚氨酯表面起皱,天气条件没问题,请遇到过类似问题的朋友帮忙指点下。

首先谢谢大家给出的答案,但还是没有能够比较让人信服的猜测。大部分人都认为环氧底漆未干透,如果是这么简单的原因,我就没必要发在这么专业的论坛上让人笑话了。这个项目从4月份(这里的四月还是比较冷的)一直到现在,都是这么做下来的,从没出问题,而且出问题的那几次油漆和以前是同样的油漆(同批号),环境温度在25-30度,湿度正常,大晴天,通风正常,表面温度比环境高两度左右吧。

另外,环氧上复涂聚氨酯就应该底漆还没完全干透前施工,否则结合力不好,这个大部分公司的油漆都会推荐这么做。

而且我前两天特地做了试板,第一天下午2点半做了一度无溶剂环氧底漆(200以上膜厚),晚上温度12度左右吧,第二天一早9点施工聚氨酯,大家可以想象喷涂聚氨酯前底漆的干燥情况(手指轻轻一按就能留下指纹,这可以算是复涂的极限了吧),第三天两度油漆都有些软,干燥情况正常,聚氨酯表面无任何问题。

这个问题到现在我还是没搞明白到底怎么回事,继续等待高人。我一直怀疑复涂前底漆表面有问题没注意到,但想不出。

项目比较小,油漆种类也少,所以只配有一种稀料。

十月底自己做的小试板拉力结果出来了,油漆固化正常,聚氨酯表面无起皱,做完了落了点垃圾,所以脏了点。20.33MPa,未拉掉。

坛子里也有一些网友进行了回贴分析,现选取有代表性的列出如下:

1、虚心学习

底漆固化时间不够就上面漆,导致固化应力所致。

2tommychensh

如果排除了环氧底漆固化的问题,就考虑下聚氨酯面漆的厚度。看照片像是在平面位置,如果面漆过厚也可能会产生类似问题。

3lihaibosln

应该和底漆固化或干燥状态关系不大,由于底漆没干透造成的起皱大多类似下面的情况:


4mashifu

楼主说是3道底漆,很可能是施工第一道环氧底漆固化剂量不足或干脆就未加固化剂,表干后就涂刷第二道正常固化的环氧底漆,当涂刷面漆后由于表面应力的不同作用使刚性环氧底漆出现裂纹,而面漆韧性好未开裂,但底漆的裂纹则可以透过面漆看到,从而形成如上的皱纹。(估计至少有一道底漆未固化)

根据图片分析不一定准确,,见笑。等高手!!

5fred0809



6wwinat

以上一般视为(咬底)或(漆膜皱皮)

通常发生在油性涂料、醇酸漆、酚醛漆此类油漆中。这些涂料中通常要加入催干剂来加快干燥速度。一些是用于加快表面固化,另一些是用来从底面的均匀干燥。如果涂料含有过量的表面催干剂,在涂料(较厚的地方)可能会发生起皱现象。

按照此类油漆的设计来说温度对起皱的作用比较大。常温下不起皱的涂料,在随着温度的变化,如温度稍高表面固化远快于其本体的固化,就会有很大的可能发生严重的起皱。在温度稍微较底的情况下施工厚膜型涂料。或在热天太阳照射下,涂料的表层快速干燥,而底漆的潮湿等,都会引起皱皮。

一些强溶剂涂料例如(含有甲苯、二甲苯)覆涂于传统型涂料(含松香水)表面也很容易引起所为的咬底皱皮。

如果涂层中应力超过了涂层本身的强度,会造成开裂是极其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穿透涂层。有时固化环氧树脂涂得厚,涂料的应力随着固化的继续也就越大,由于应力不均匀或者温度变化而造成热胀冷缩,涂层就会容易产生开裂。涂层的膨胀或收缩,湿润或干燥等作用当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

龟裂的话那就是最严重的涂层开裂想象了,有时会直接穿透涂层有可能会到达底材。

十头鸟补充:

原因可能非常简单,可能就是因为底漆使用时未加固化剂造成的。

您的分析呢?可以在文后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再次感谢防腐蚀论坛和网友们提供此类经典案例供分析。防腐蚀论坛(http://www./)的确是一个高水平的涂装技术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