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仰观俯察与时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关系

 QDLF888 2020-03-21

     文/ 

1、

      周易系辞: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 

     周易系辞的这段话,包含大量的信息,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庖就是厨师,本意是把生的食材变熟,这就说明庖牺氏的时代,已经掌握了火的利用。应该在燧人氏之后,牺是牛羊等祭祀品,可以理解为原始祭拜活动,牛羊也有可能在伏羲时代已经开始人工饲养了。

   庖牺氏也叫伏羲氏,通过自己的仰观俯察,做了八卦,八卦的用途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的产生第一次让人们对自然有了德与情的认知。(后续社会一直围绕德字展开,建立了高度复杂的文明体系;情字却没有很好的发展或铺垫,大体还处在原始状态,宗教的产生是灭情不是类情。) 结网捉鸟捕鱼也在伏羲氏时代运用了。也可以说从伏羲氏开始人类文明产生了分支,一个是畜牧业,一个是捕鱼捕鸟业。

              若我们再深入的思考:伏羲的仰观俯察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都是对现象的观察,看到的都是事物的表象。   但据此做的作八卦,却有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功用。

   前面是表象,后面是本质,从现象过度到本质,这才是我们无法搞明白的。文中没有点出。正因为没有点出,伏羲氏是如何从现象来把握万事万物的本质。才让我们对八卦的起源充满更多的现象,和更多的解释空间。

       我们虽然无法考证现象到本质的跨度,但能从文字的视角看看古人对时间的认识。借此梳理一下这仰观俯察的内涵。

2、

   在《周易》中,“屯”为卦名,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其象为云为雨为水。震雷动能鼓动发育万物,坎水可滋养润化万物,春雷萌动万物始生,万物初生,屯然而难。内欲动而险在外,此卦意在突出事物初生时的艰难之象,然而顺应时运突破艰难的万物必欣欣向荣。这里的屯,亦寄寓了在压力中奋力突破的内涵。在“春”字里,展现出万物苏生的蓬勃气象——柔弱的小草积蓄力量,在温暖的春光中破土而出,焕发出强旺的生命力。

    周易的研究者一般把“屯”字看做古老的“春”字,它在甲文中作,在小篆中作图一

 。金文图2           图一      图二    图三   

  

     《说文解字》说:“春,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艸为植物,日为阳光——春日迟迟,阳光普照,青草丛生,覆盖大地。至于“屯”字,也是小草破土而生之形。小篆作图三,《说文》,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尾曲。一,地也。指事。象征在大地冰封之下,草芽努力生长,虽然被坚硬的冻土压得蜷缩起来,但终究崭露头角、露出新芽。

  图4

      再看“秋”字,在甲骨文中图4-1,秋写作图2-2、,像只活灵活现的蟋蟀,有人说它借为“秋”字,有人说秋虫是秋天的象征。到了战国文字之后,“秋”多从“禾”,睡虎地秦简写作,《说文》小篆作,遂有了今天的“秋”字。《说文解字》说:“秋,禾谷孰也。”段玉裁解释道:“其时万物皆老,而莫贵于禾谷,故从禾。言禾复言谷者,晐百谷也。”秋天是收获的时节,百谷成熟,禾穗低垂,以此作为秋季的象征;谷物一年一熟,“秋”也用作“年”的代称——所谓“千秋万岁”,正是“千年”之义。

  从造字中,我们没有发现春与秋代表的时间含义。用春秋做年度时间,应该是后来才演变的结果吧。

      这样看,时间观念的形成,应该是伴随着人类精神的自觉。时间,是文明与历史的内在框架,奠定了一个民族精神方式的基本特质。

     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念来自何处?它有着怎样的文化特点?时间,与天地人物的规律与秩序具有怎样的内在关联?

    时间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可以看做是事物的本质基础。汉字有象,可以看做是现象。 

图五,图六

     《说文解字》说:“时,四时也。从日寺声。旹,古文时从之、日。”在甲金文中,“时”写作图5、,从日从之,这是《说文》古文的形体来源。“时”造字取象于“日”,但若探其词源,与植物的耕种亦密不可分。先秦汉语中,“時”与蒔、植、殖等同源,皆与植物的生长种植有关。许慎把“蒔”解释为“更别种”,也就是重新播种、移栽秧苗的意思。段玉裁解释说:“《方言》曰:‘蒔,立也。蒔,更也。’《尧典》:‘播时百谷。’郑读时为蒔,今江苏人移秧插田中曰蒔秧。”在文献中,“蒔”和“时”音近义通,往往假借;它既训为“立”,也训为“更”——栽下新的萌芽,寄托新的期望,正是年岁更迭、时光开启的象征。《考工记》中说:“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说苑·建本》说:“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在草木的生长循环中,蕴含着中国人的时间秩序。

   “时”为四时,最初指春夏秋冬的整体运作,而不是泛化的时间单位。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凡言时,若《尧典》之四时,《左氏传》之三时,皆谓春夏秋冬也。”段玉裁说:“(时)本春秋冬夏之称,引伸之,为凡岁、月、日、刻之用。”准确说解了“时”的范围。

  3、

        根据对甲骨文字中和计时相关的文字的研究,有学者发现殷商时期的人们在白天已经有了很多表示时间的文字,这些文字都是利用观察太阳的位置来表示一天中的时间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卜辞中寻找到的十二个表示白天时间的甲骨文字,见下图: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这十二个文字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分别是:昕,昔,東,晵,旦,昱,杲,昃,杳,昏,冥,晦。下面分别就这十二个字表示的意思一一作解释,以形成殷商时期关于白天的时间系统。

一,               昕(图一):本义是拂晓。太阳即将升起。昕字从日从斤,意思是地平线上出现鱼肚白,似利斧劈开黑暗,露出一线光芒。《说文》“昕,……日将出也。”《仪礼·士昏礼》中说“凡行事,必用昏昕。”这里的昏是日落以后,昕是日出以前。

二,               昔(图二):本义是日出地平线。这个字在甲古文中还有一种“日在水上”的表现方式(后下5.3)。

三,               東(图三):本义是太阳升至树的中段,東字是日在树中的会意。从日从木。对这个字的传统解释是:独体象物字,字像两端无底口袋,以绳束口之形。这个解释值得商榷。曾经有官溥提出过“从日在木中”的说法,我认同官溥的说法。当太阳升起到树的中段时,它的位置正好是在东方。所以“东方”是東字的引申义而不是本义。

四,               晵(图四):本义是以手开门,开门见日。卜辞“其晵其雨”(粹638),意思是“早晨一开门就在下雨”。

五,               旦(图五):本义是太阳照亮整个聚落(族居之邑)。从日从邑。注意图五中的正方形是族居之邑的象形。后来简化为一横。

六,               昱(图六):本义是太阳照亮田畴。意即大地一片阳光。时间应该是已经接近中午,太阳从地平线到树中,到照亮门户,到照亮城邑,再到照亮整个田野,说明已经接近中午了。

七,               杲(图七):本义是日在树顶,太阳直射大地。时间是正午。卜辞:“…杲卜,”(乙1161)意思是正午占卜。后世延续了这种说法。《说文》“杲,明也,从日在木上。”至此白天时间已经过去正好一半。所以杲在一天的白天居中。

八,               昃(图八):本义是太阳开始偏斜。故从日,字象日照人影偏斜状(见图七)有文献表明这个时间大约是下午两点。《说文》“昃,日在西方时,侧也。从日仄声。”卜辞“…着…大晵,昃亦雨”(乙32)意思是“午后也下雨”。“中[日],昃不雨,昃至郭不雨”(掇1.394)意思是“午后不雨,一直到下午四点左右都没有下雨”。

注意这里的“郭”也是用太阳照亮郭为时间标志,和上午的“旦”相对,旦的意思是太阳刚刚照亮整个城邑;而郭的意思是太阳离开城邑的时间。因为郭所指的时间为下午四点,我们可以推理,旦的时间大约是上午八点。

九,               杳(图九):本义是日落木下,太阳已经落入树丛。这个字相当于卜辞中另一个字暮,两字表示的时间相当。暮的意思是日落草丛中。

十,               昏(图十):本义是太阳已经看不见了。“昏”在殷商时期与“昕”相对。见《仪礼·士昏礼》中说“凡行事,必用昏昕。”

和早晨太阳出山情况不一样,由于太阳落山以后天还亮着,人们还在活动,所以计时也还在继续进行。所以在卜辞中太阳落山以后还有两个字记录相应的时间。这两个字就是“冥”和“晦”。

十一,        冥(图十一):本义是天黑关门。见图:一双手正在关门。细心的人一定会怀疑:两只手正在关门,当然可以是关门也可以是开门。商代人造字的原则再一次显现出来了。图上所示的是,左手正在关右边的门,而右手在关左边的门。这样字义显示的就只有关门一种意义了。正因为持左边门的是右手,持右边门的是左手。这就否定并排除了郭沫若先生关于冥是分娩的本义。冥是家家天黑关门的时间。这个时间在各个聚落,各个城邑是统一规定的。

十二,        晦(图十二):本义是家庭的女主人散发就寝时间。如图,一个成熟的女人正在解散自己的长发,她的头发正在披散下来。这个意义引申至后来的“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4、

        古人为时间造字,往往取象于时间的标志物。日月运行,循环不息,这是最为常见的时间标志。“日、时、昼、旦、晨、早、朝、晚、晌、暮、昏”,一天中的光阴变化,体现在太阳的起落升降中;“夕、宵、夜、閒、朔、望”,清幽的夜色,月份中的光阴流转,寄寓在明月的阴晴圆缺里。一日一月标志的时间相对短暂,至于更为长久的时间节奏,则与汉字中的植物意象密不可分。在历史悠久的农耕社会中,植物的岁岁枯荣、农作物的生长成熟、播种的辛苦、丰收的喜悦,都积淀为古人重要的时间坐标。

  

5、

  图7

    《說文‧止部》:「歷,過也。從止、厤聲。」甲骨文作「」,從止、秝聲。秝、厤、歷為一字之異體。甲骨文中另有「秝」字,像禾黍分行成列之象,是行秝之本字,也是「歷歷在目」、「歷歷可數」之寓意所在。止為足,秝、厤同音,正是一字異體。金文〈毛公鼎〉不從足,只作「厤」。歷字從止、歷聲。從止,表示行止之義;從厤,表示音讀,兼表清晰、分明之義,本義為經過。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历」。

“《说文》:“厤,治也。”《段注》说:“厤者,调也。按调和即治之义也。”阐明了“治”与“调和”的统一关系。无论是禾苗的春耕秋收,还是稀疏得当的插秧布局,都体现出内在的秩序特点——在从“禾”的汉字中,程、称、秩、稀、稠,也都与秩序密不可分。时间的规律亦是如此,在“秝”“厤”的基础上,古人造出了“歷”“曆”,添加“止”,表示岁月不断前行;添加“日”,彰显时间与天象的关联,至于历史内在的时间秩序,则始终凝聚在那摇曳低垂的禾麦之中。在中国古人看来,历史不是单一的时间流淌,而是在“逝者如斯”的滚滚东流中,蕴含着内在的规律与循环——无论是“三世”“三统”“文质损益”的历史哲学,抑或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感受,在时光永不停息的进程中,总有冥冥之中的轮转之感。

    6、

  仰观俯察,离不开生活时间,汉字到底在八卦产生之前还是之后,无从考察,单草木禾谷的萌生与成熟,却让古圣人能体会到岁月更迭的生生不息,也能感受出春夏秋冬的自然节律,这意味着时间背后的憧憬与希望——在磅礴浩瀚的大化流行中不断生成,同时遵循清晰的循环规律,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秩序与历史感受。由草木荣枯的生生不息到时空架构的时间秩序,由时间秩序到人文历史——时间,贯通了天人古今的一切。但我们还是无法还原伏羲氏的仰观俯察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成为了中国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