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博科普】福州古厝系列(18)黄巷小黄楼

 老朱748ib1xkur 2020-03-21

小黄楼位于三坊七巷的黄巷中段北侧26号,是黄巷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私家园林,其北侧门与二梅书屋的塔巷出口相接,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说的便是小黄楼。整个宅院规模宏大,精美雅致,分为三路院落,两厢房和东西花厅,内有藤花吟馆、小沧浪亭等十二景,极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小黄楼始建于明末,于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黄楼的来历

公元前308年,东晋永嘉之乱,大批士族南下入闽避乱,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其中黄姓及其后裔便聚居于此,黄巷因此而得名。相传唐末进士、崇文阁校书郎黄璞退隐后就曾定居于此,后人称其为黄楼。史有记载:“逢儒则肉,师必覆”,意为欺悔文化人,军队就会覆灭。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攻进福州,队伍连夜从黄巷通过,听说学者黄璞居住在此,至以“璞有儒行,戒勿毁其居,灭炬而过”,黄巷故得以保留。

小黄楼于清初毁于一场大火,现存建筑为林则徐师兄、清代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梁章钜辞官后所建,梁章钜于清道光年间对黄璞旧居进行全面修葺,筑假山、挖水池、建小桥、修凉亭,并建了西花厅小黄楼以及与之配套的旧居东侧园林小筑'东园'。梁章钜入住黄楼后,得知唐代学者黄璞曾居于此,十分崇敬仰慕,便把所建花厅取名为小黄楼,小表示谦卑的意思,以示对先贤大儒黄璞的尊崇。

建筑特色

在小黄楼入口进门处墙头上为灰塑,灰塑是三坊七巷深宅大院的一大建筑特色,在明清两代尤为盛行。灰塑其实是用海洋里的贝壳和石灰粉研磨成的贝壳灰,再加上细沙子、白醋、盐及糯米浆,最后再加上麻毡来塑型,最后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融汇到马鞍墙中去。

在灰塑上有各种各样色彩绚丽的图案,这些图案其实都蕴藏着独特的寓意。比如小黄楼墙头上的灰塑彩绘,主要反映了主人梁章钜家里常有文人墨客拜访以及他们一起吟诗作画的场景,中间是主座还有两花厅,左边墙头上是梅花喜鹊,寓意“喜上眉梢”;右边墙头玉兰花与寿带鸟象征“玉堂富贵”;左侧翘脚处上绘刻的葱和荔枝寓意“聪(葱)明伶俐(荔)”等等。

墙头灰塑彩绘“喜上眉

玉兰花与寿带鸟“玉堂富贵”

左图“聪(葱)明伶俐(荔)”、右图“(瓶)平升三级(戟)”

小黄楼中的“苏州园林”

西花厅

小黄楼西花厅是由一座木构小楼与楼前的假山、水池、拱桥、半边亭等组成的闹中取幽、小中见大的城市山水庭园,为梁氏读书、藏书、著书之所,也是小黄楼最具情调的花厅,至今保护较为完好。该花厅主体建筑为双层楼阁,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做工讲究,雕刻精巧。花园里还堆砌有两边假山洞,左边洞前刻着“引入胜”,意为由此入洞引人入胜,右边洞前刻着“豁然崖”,为出口有豁然开朗之意。

                        入口“引入胜”

              出口“豁然崖”

西花厅楼南面的假山用太湖石砌筑,假山边的鱼池上有一座制作精巧的石拱桥,桥栏上刻有“知鱼乐处”四字,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个典故。此典故不仅反映出庄子物我同化、旷达乐观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寄托着中国文人智者乐水的传统情调,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界所推崇。

桥对岸假山内,岩洞曲折,从山洞沿石阶可上二楼。二楼分东西两路,东侧有一座双层木构半边亭,柱头转角雕刻有精细的垂柱,亭内的斗拱、垂柱上刻有松鼠、燕雀、蜻蜓、谷穗、玉米等动、植物题材,亭周边装饰有十二小悬钟。主人可在凉亭上凭栏坐憩,还可在内游憩觞饮,以诗会友,闲庭漫步,园林佳景尽收眼底。

                                                     西花厅半边亭

从假山入口上到墙边走廊直上小楼二楼,一楼为主人读书、写字之地,二楼为藏书阁,十二扇隔扇和六扇门扇均用精贵的楠木制成。在小楼门前屋檐下有两对垂挂的木制雕件,形似南瓜,在南方叫“悬钟”,亦为楠木制成,福州方言中又叫金瓜,上面雕刻有生命力较为顽强的动、植物,如松鼠、蜻蜓、葫芦、玉米、花卉等,寓意着生生不息,多子多福。悬钟两侧像翅膀一样的是雀替,上面雕刻的是牡丹花,象征着富贵,前方凸出来的部分形似喜鹊,意为双喜临门。解放战争后,这里曾被作为是高干部子弟的幼儿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完好的保存下来。

                                                   西花厅藏书阁

                                              藏书阁屋檐下的“悬钟”

藏书阁楼下为花厅,楼两侧通道是用红糖糯米和生石灰制成的雪洞,怪石嶙峋,曲径通幽,直达前面的鱼池和假山洞。福州夏天炎热,主人为了解暑建此雪洞,耗费了不少财力,雪洞中气流可通过凹凸的石壁产生回旋,十分凉爽,相当于那时候的空调。这个雪洞在当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通常出现在三坊七巷比较大的宅院的通道里,即可增加景致,又可作为乘凉避暑之地。

                                    西花厅怪石嶙峋的“雪洞”

小黄楼中最大的私家花园

东落花厅

东落花厅为梁章钜于1832年主修的“东园”十二景所在地,亦是鳌峰书院山长陈寿祺故居相邻的附属建筑。这座小沧浪亭是58岁的梁章钜因病回到故居后,依旧思念苏州的沧浪亭而仿建的,梁章钜曾任八年江苏巡抚,对苏州园林的“滄浪亭”情有独钟,于是便按滄浪亭的风格模样在花园中倚墙建半个滄浪亭取名“小滄浪亭”,因为空间有限,所以亭子都是半边设计的半边亭。这里小桥流水,清悠雅静,曾是主人梁章钜和挚友林则徐闲庭漫步、吟诗作对之佳地。

                                              东落花厅“小沧浪亭”

整座花园四周围墙,自成院落,花园一角还带有美人靠的亭子供游客休憩。园内假山旁有株珍贵的百年芒果王,传为黄璞亲手植下,每两年结一次果,果肉细腻,风味独特,可称三坊七巷传说中资格最老的树,也是福州目前己知最大的两株芒果树之一,现已被列入一级古树名木。旁边是马鞍墙,为福建的标志性建筑,有着防火、防风、防盗的作用,因它中间高出一段,可以防止火势蔓延,不会一烧连成片,有隔断的作用,配上半边亭上的翘角,看似喜鹊尾巴,有着龙凤呈祥的含义。

                                            东落花厅“百年芒果王”

                                          东落花厅亭子内“美人靠”

正对着小沧浪亭的藤花吟馆目前在销售一些文创产品、软木画等。门前这个对联,是屋主梁章钜所题,上联是“诗敲梅下月”,下联是“醉卧柳边风”。

                                      东花厅内附属建筑 “藤花吟馆”

除了前面的百年芒果树之外,花厅内与陈寿祺故居藏书阁照相辉映的这颗苹婆树至今也有200多年历史。苹婆树在福建比较少见,主要盛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热带地区,在每年的4、5月份还会开花。

                                      东花厅内的“百年老树——苹婆树”

身后这八边形的小楼就是林则徐与梁章钜当年的老师、鳌峰书院的山长陈寿祺故居的藏书阁,小黄楼里最后建的一座建筑,是清末明初中西结合的小楼。陈寿祺在福州当时最高学府鳌峰书院教授,由于家庭贫困,所以梁章钜就让其搬到自己家。藏书阁为双层小楼,上面是西式百叶窗,下面是中式的,中西合璧,门窗的精美图案皆用珍贵的楠木精雕而成,精致而讲究,这里也曾经作为福建省文化厅的宿舍。

                                      陈寿祺故居藏书阁“八边形小楼”

小黄楼的整体建筑分布紧凑,园内亭台楼阁建筑,既具有鲜明的福州地方建筑风格,又能体现出江南园林的特色,为福州市目前保存最秀美、且小巧玲珑的古式花厅园林。

知识窗

楹联大师—梁章钜

 梁章钜(1775—1849),祖籍福建长乐,出生于著名的书香世家,14岁进入福州鳌峰书院,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属两江总督,清初迁居福州,其一生著述宏富,不仅是清代政绩突出,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之一,亦是林则徐的师兄、同窗挚友,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

楹联展

梁章钜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贡献颇丰,被尊为楹联学开山之祖,清代的楹联大师,我国最高的楹联奖项就被称为“梁章钜奖”。

小黄楼现也作为中国涉台楹联匾额博物馆,院内原存放有十块清代皇帝所颁的圣旨匾以及慈禧太后题词的牌匾,还有林则徐、沈葆桢等福州名人题词的涉台牌匾三十多块,民国总统徐世昌、北洋军阀首领冯国璋等人的楹联、牌匾百余块,全部挂满了小黄楼的厅堂、厢房,这些都缘自台胞洪明章的收藏。但由于牌匾会定期更换,目前在厢房内只展出了部分楹联匾额以及木雕作品展供游客观赏。

  资料来源:《福州古厝》、《闽都文化》简报、遇见福州官微、三坊七巷官微、讲解员实地解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