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总说“我不行”,和边缘型人格有关,父母要做到合理归因

 咩咩羔 2020-03-21

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宝贝,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独当一面。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有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在面对一些事情时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打退堂鼓,甚至不曾尝试就否定了自己。

案例

丽丽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在进入小学后,丽丽发现女儿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女儿的情绪变得低落了很多。

女儿经常在放学回到家后对丽丽说“妈妈,我的同学都不喜欢我怎么办?”,有时候女儿做作业的时候一看到作业就会委屈地说“妈妈,我不会做”,甚至在丽丽带女儿做一些手工、画画的时候女儿也会说“妈妈,我不行”。

丽丽觉得女儿不论是做什么,总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心,怀疑自己不能做好一切事情。但是根据丽丽和女儿班主任的交流,女儿在学校里的人缘还不错,同学们都挺喜欢她的。只是女儿在学校里也常常是不敢尝试新的事物。

这让丽丽心里起了疑,不由得带女儿去了医院做心理检查。进过检查测试,医生告诉她女儿是护士患上了一种名为“边缘型人格”的心理疾病,这种疾病的特征就是习惯自我否定

“边缘型人格”的患者日常的情绪都是比较焦虑和恐惧的,他们常常自我否定,不愿也不敢去面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将自己封闭在一个没有自我认可的圈子里。

边缘型人格对孩子有这几点负面影响,父母要重视

孩子没有同情心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孩子通常都是比较冷漠的,他们对身边的人缺乏同情心。甚至当朋友亲人表现出痛苦的情绪时,这类孩子也不会有所表现。相反他们多是无视这一切,内心没有任何的波动。

孩子脾气暴躁这类孩子通常会突然就发暴脾气,而且是不计后果。这是因为孩子无法正确的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愤怒,但他们平时都比较平静甚至是乖巧,只有在受到刺激时才会大发脾气,完全的失去理智。

孩子变得敏感多疑如果孩子是边缘型人格的话,他们的内心都非常的敏感,对身边的人和事都非常的在意。一旦他们发现别人有什么举动,他们就会认定别人不喜欢他们。这充分说明了患有这类疾病的孩子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

孩子不肯信任别人因为心里的多疑和敏感,这类孩子通常会在渴望朋友的同时又怀疑别人,缺乏信任。这就使得他们一直处于自我否定和否定他人的怪圈之中。

针对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自我否定的孩子,家长应该及时的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合理归因,帮助孩子走出来

1、归因到自己的努力

孩子习惯性的自我否定,害怕失败,不敢尝试。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凡事不要只看结果,参与才是最重要的。努力了,自己就获得了一定的快乐,拥有了一定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展现自己的过程,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归因到事情的困难

当孩子因为做不好而自我否定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并不是孩子不够优秀,而是他做的事情太过困难。每个人都有着一定的能力,如果事情或者任务超出了人们的能力,那么势必是很难成功的。

此外,家长还要多多的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温暖,重拾自信心。

3、归因到孩子的运气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包含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也就是说运气。当孩子不能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他除了努力之外,还需要一定的运气。也许是运气不够好,所以才无法成功。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孩子缺乏自信有着很多原因,家长需要重视孩子的这种态度。如果孩子习惯性自我否定的话,家长就应该当心孩子是否是患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疾病。

宝妈宝爸们,你们平时都是如何应对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