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部国产剧,配得上年度最佳吗?

 小酌千年180 2020-03-21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昨天有一部备受关注的国产电视剧大结局了,它就是《安家》。
 

《安家》开播时,就因为主演孙俪的人气,加上房产中介职场剧的话题,成为了热门。
 
它的收视率破了3,算是目前2020年国产剧的“剧王”。
 
 
我也追了这部剧,拿它偶尔下饭。
 
一开始,我看的算是津津有味。
 
毕竟一开场,戏剧冲突就很强。
 
第一集,孙俪饰演的房似锦空降上海中介小门店。
 
她受公司领导委托,要把这家门店的店长徐文昌挤走。
 

房似锦的做事风格,比较狼性,她的人生就是卖房赚钱。
 
她讨厌散漫,讨厌不按规矩来,也讨厌办事拖拉。
 
早饭,她一杯豆浆几口吸完,包子直接往嘴里塞着吃。
 

她要干掉的“对手”徐文昌,和她截然相反。
 
人家做事慢慢悠悠,门店里有来了就没开过单的“打卡员工”,他愿意发着底薪养着。
 
别的中介早上都排队跳“抓钱舞”鼓舞士气,徐店长却带着大家唱《成都》。
 

这种佛系和狼性的对撞,算是在剧情上开了个好头。
 
后续的故事不用我说,你也大概能猜到,狼性和佛系随着故事,慢慢互相融合。
 
这期间夹杂着门店里每一位员工的分支故事线。
 
比如认房似锦为师父的小楼,父母欠了一屁股债,为了帮他们还债,他一个人出来打拼。
 
他喜欢目标明确手段狠辣的房似锦,他自己也想成为强者,哪怕每天一罐榨菜就米饭。
 
 
还有住在弄堂小房子里的朱闪闪,因为住的地方狭窄,被称为“壁橱公主”。
 
她一心想找个能改变她命运的男友,每天上班就是划水摸鱼。
 
房似锦的到来,让她苦不堪言,因为业务能力差,她要从发传单做起。
 
还要在大夏天的,穿着臭烘烘的跳跳虎卡通装满街跑。
 

985大学毕业,明明回老家可以找份公差,却不甘心的鱼化龙也令人印象深刻。
 
他为了不让自己的未来一眼就看到头,决心留在上海找更多机会。
 
哪怕等客户等到半夜,结果挨一顿骂,他也自我鼓励“天将降大任……”
 

这些角色的人设都不错,每一个人单独拉出来,都有戏。
 
剧中那些买房的人,设定也算贴近现实。
 
有虽然是高知,却在有了孩子后需要更多独处空间的中产。
 

也有辛苦做了一辈子小买卖,想给儿子买套婚房的老两口。
 

这些尝试“接地气”的努力,在《安家》里都很鲜明。
 
可惜的是,设定之外,这些人的故事多少有些狗血。
 
房似锦这个狼女,背后有个总在吸血要钱的妈。
 

她把女儿当提款机,家里最重要的是儿子过得好不好。
 
很多观众都觉得这个妈,就是女版苏大强。
 
而房似锦摊上的这个事儿,也让人想起了《欢乐颂》里的樊胜美。
 

这种相似性,还有剧中频繁出现的“小三”。
 
买房的客户,由郭涛客串的大老板有小三,他要给小三买别墅。
 
徐文昌的妈妈因为小三自杀,他自己也遭遇了男小三,还捉奸在床。
 

拿孩子说事,也是《安家》剧情的一个雷同点。
 
徐文昌那出轨的前妻,以孩子为筹码,给他找麻烦。
 
因为好心,房似锦帮客户看孩子,却被人摆了一道。
 
店里的老员工谢亭丰,帮死去的朋友照顾妻儿,不仅有小三的隐患,也因为孩子遭遇危机。
 

房产买卖的剧情里,孩子也是个万金油。
 
不是隔壁孩子是个学渣,其母总是大声训斥,造成房子卖不出去;
 
就是因为生不出孩子,夫妻之间换房与有娃之家产生羡慕嫉妒恨。
 
有了二胎后房子不够用、孩子大了需要学区房,离婚后谁来养孩子的剧情,来回出现。
 

剧里都有家人身亡的,除了徐文昌,还有个开日料店的小姑娘。
 
剧里最后谈了一把办公室恋情的,除了两位店长,还有俩员工。
 
整部《安家》,就在这种重复性中翻滚。
 

既然打着职场剧的招牌,《安家》在还原房产中介状态上,不是不努力。
 
只是它的还原,停留在给客户频繁打电话、爬高楼、给客户送西瓜上。
 
整部剧开局的第一笔大交易,是房似锦要把一套卖不出去的过道房卖出去。
 

她给这套房最让人诟病的过道,布置成了目标买家儿子的小画廊。
 

还给狭窄的阁楼弄了个在城市里看星空的天窗。
 

这样的精心准备,在电视剧里看起来很美。
 
实际上,这些前置的装修费用,如果目标客户犹豫,装修费就白瞎了。
 
现实里,不排除会有人被画廊和天窗感动。
 
但一平米5万多的价格,真金白银,谁会这么容易拍板呢?
 
就因为缥缈的诗和远方吗?
 

看《安家》时,我常常想起2009年的《蜗居》。
 
《蜗居》和《安家》里,海清和郝平都演了买房的夫妻。
 
那时一套房几十万,海清夫妻全靠节俭省出这笔钱。
 
他俩会为了几块钱的鸡毛蒜皮吵个没完,家长里短,柴米油盐。
 

海清有句台词说的特别写实: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

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手机电话费二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二百……”
 
这是老百姓的日常。
 

这俩人都是工薪阶层,妻子想买房,压抑自己,怪老公不上进。
 
老公呢,本来是个随遇而安的小男人,但为了买房,开始晚上兼职。
 
海清还一般房不买,要买就买大的、好的。
 
他们在剧里的挣扎和困境,一方面是大环境,一方面是俩人生活理念其实有差异。
 

《蜗居》里,也有小三。
 
李念饰演的海藻,背着文章饰演的男友,和市长秘书搞在一起。
 
她献身的第一夜,还来着大姨妈。
 
她知道自己出轨是错的,但她服从了另一种规则。
 

这些细节和过于真实的剧情,让《蜗居》成为了经典。
 
同样是买房的故事,《蜗居》残酷,让人看完不禁一声叹息。
 
豆瓣8分的成绩单下,是网友对其的评价:
 
“血淋淋的浮世绘。”
 

有位网友总结这部剧对自己的影响,说的特别好,直击人心。
 
我放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好的现实题材剧集,应该最终给人引发这样的思考。
 
当然,这不是说《安家》一无是处,它在2020年当前播放的国产剧里,确实算及格。
 
只是它或许还可以更好。
 
比如抛弃同质化的故事线,着力在一两个角色上发力。
 
它现在的热度高却分低的现状,我猜主要就是故事挺多,但没一个真的深入人心。
 

最后,我想以《蜗居》里的一句台词结束今天和大家的聊天。
 
“……大都市,就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焦点,都会聚集在镁光灯照射的地方,观众能看到的,只是华美壮丽的一面。

可这光鲜照不到的地方,即便是有灰尘,甚至死耗子,谁又会注意呢?”
 
与大家共勉。
 
拜了个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