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艾灸言论是错的!很多人还不懂~

 大美美 2020-03-21


导语

言论1、艾灸时,热停留的地方,都是病所。

这句话对吗?

算是对的。身体里的病所,是需要能量的,艾热在哪里流连不去,就说明哪里有邪气,需要能量。利用艾灸,可以发现老病根,这就是艾灸找病的功效。
有人说,热量停留的地方,我也没觉得有病,这是什么原因?
也许目前来说,并不是困扰你的病灶,但确是一个潜在的病所,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已。
所以,如果您体质比较敏感,能感受到热量的感传,就要认真体会下热量是在哪里聚集的,帮助您更好的防病治病。
言论2、艾灸会自己找病,辩证取穴不重要。
这句话,当然不对。
中医治疗的前提,永远都是辩证论治。针灸呢,也要辩证取穴。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灸感,也并不是每个人的经络都是通畅的。
在现实中,大多数人是体会不到灸感的,但是也能通过辩证取穴,一灸就有效。

比如,小编的邻居,一位老阿姨,高血压、胃寒、膝关节疼、失眠......问题比较多,但是对于取穴和艾灸也不熟悉,小编就根据她的体质和实际情况推荐了一个穴位,单单艾灸足底的涌泉穴就行了,而且是睡前灸。

在灸的时候,老阿姨没体会到灸感,就是脚底温温的。但是第二天就见了效,说是一夜好眠,几年来第一次一觉睡到天亮,而且血压也下来了,头不晕了。
这就是快速的辩证取穴治疗的好处,不要把什么都交给所谓的“元神啊”“热感传”啊,那是理想状态,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很多人找不到有灸感的穴位,而且有些经络是瘀堵的,热量无法直达病所。

言论3、灸的时间长,才能更快的治疗疾病。

这句话并不全对。
  • 一方面,对于有灸感的穴位,要灸到灸感消失才停灸,这个时间也许是二十分钟,也许是一个小时,也许更长。也就是,穴位要灸透了,才能更快更好的治病。

  • 但是,另一方面,灸过了易上火、易伤阴,要考虑到“虚不受补”。

一知道是阳虚,便艾火猛灸,这是很多人的认知。但他们并不知道阴阳互根,所谓阳虚者,若非急病导致,必兼阴虚。如果图痛快,见阳虚症状就大剂量施灸,不仅不能起到补益作用,反而会造成他证丛生。

“虚不受补”“补阳不伤阴”“助阴不伤阳”“补虚宜缓不宜急”等说法,都不是虚妄之谈。不要以为艾灸是绿色疗法,就觉得多加艾火无所谓,这跟过服人参而致中毒之理一样。

某肾虚腰痛患者,自觉艾灸后好转明显,便开始加倍施灸,结果导致烦躁失眠、小便黄、眼屎多,这就是热盛伤阴了。

疗法本身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使用者善加运用。用艾灸来培元固本,原非一日之功,不能一任热补,不知节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