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牛电动披露2019年财报,已连续四季度实现盈利 来源:钛媒体APP ![]() 当前的美股正经历大起大落,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加剧,近期又恰逢财报季,投资者们可谓喜忧参半。 3月16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小牛电动(NASDAQ:NIU)发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小牛电动实现全年营收20.76亿元,包含第四季度营收5.36亿元,全年营收同比2018年增长40.5%,连续四季度实现盈利,这也是小牛电动自2018年上市两年多以来,首次实现净利润全年的正增长。 小牛电动所处的移动出行领域,一直是众多投资者都看好的产业方向,作为一家目前以电动车销售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公司,小牛电动以其多元化产品战略和全球化市场布局,迎来了市场投资者的继续看好。 小牛电动CEO李彦曾表示过,“不仅仅是制造和销售电动车,小牛电动的愿景是要重新定义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出行方式。” 可见,小牛电动给自己的定位和愿景,是要做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全球”,一个是“城市出行”,小牛电动的产品在中国很多城市已经产生了很高的认知度,而全球化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整个2019财年当中,第四季度的表现最为亮眼,在这个季度小牛电动实现营收5.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4%,净利润超过6000万,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全年营收的20.76亿元当中,实现了净利润1.90亿,逆转了此前一直亏损的局面。对小牛电动来说,从上个财年3.49亿净亏损到全年实现净利润1.90亿,这是一个艰难的跨越过程,那么小牛电动的业绩是通过哪些举措来实现扭亏为盈的呢? 一、政策红利逐渐释放 以现阶段的小牛电动来讲,盈利结构当中硬件销售占比非常高,其第四季度、乃至于整个2019年度经营业绩取得的可观增长,与销量的持续提升密不可分。 财报显示,第四季度小牛电动共计销售106,253辆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13.5%,整个2019年,小牛电动累计销售约42.14万辆电动车,占总盈利的83.7%。 销量增长的背后,主要是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旺盛,以及政策红利的逐渐释放, 早在2018年,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的整车重量不得大于55kg,各家厂商纷纷寄希望于锂电池来升级产品。 中国锂电两轮电动车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市场规模将加速增长,主要源于锂电池成本持续下降以及中国政府对于两轮电动车更加严格政策的实施。 目前中国的两轮电动车市场,正在从仍一个以低端为主的蓝海市场向锂电的方向的进化。而锂电池则是小牛电动一直以来坚持的方向,侧面推动了销量的增长。 2019年当中,小牛电动发布了U+和US两款U系列新品,并发布NIU AERO运动自行车系列产品,并且推出了NQiGTS、MQiGT等多款新品,已足够的产品组合来应对市场可能存在的需求。 花旗此前在研报中预计,到2022年,锂电两轮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有望将达到44%,约为1500万台,而2017年该数据仅仅3%,这其中留给小牛电动这类坚持“电动车锂电化”的企业巨大的增长空间。 申万宏源(4.540, 0.15, 3.42%)研报也指出,电动车新国标政策红利预计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持续释放,两轮市场中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是确定性趋势。 分析师认为,锂电池电动车的销量占比会从2020年开始快速提升,并持续高增长到2025年,届时或将达到80%。 二、积极出海扩展全球市场 出海是很多中国企业永恒的话题,当发现自家产品在海外市场也有所需求,纷纷都将海外版图的扩张提上了日程,小牛则算是比较早走上这一步的。 作为城市出行第一家lifestyle品牌,小牛电动专注研发创新,持续丰富产品、文化、服务,从两轮电动车到电动助力自行车再到自动驾驶车,不断拓宽产品结构及出行场景,将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9年11月,小牛电动携全系产品亮相意大利米兰国际两轮车展(EICMA),并发布了4款新品。NQiGTs、MQiGT、UQiGT 是现有车型专门面向海外市场的新升级车型,NIU Aero EUB-01则为小牛电动首款电动助力车,兼具电动车与自行车的优势,用来投入欧美市场。 2020年1月,小牛电动首登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发布了首款达到L2级别的自动驾驶三轮电动摩托车TQi,以及首款小牛电动跨骑摩托车RQi,均支持5G通讯。 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是其开拓海外市场的基础,针对地区市场的不同版本车型频繁在海外亮相,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小牛电动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但相比之下,经销商网络渠道的建设似乎更为迫切。 小牛电动在中国的经销商已经非常普遍,其品牌体验店及专卖店达到1050家,覆盖181个城市。截至第四季度末,小牛电动的国际销售网络扩大到了29个分销商,覆盖38个国家,销售网络的扩大对于带动全球销量增长也是有帮助的。 据小牛电动CEO李彦介绍,目前海外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15%,未来公司将继续加码海外业务,中短期内将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0%到25%,长期规划是要打开东南亚和印度市场,在科技和两轮车领域创造与海外品牌更多的合作契机。 疫情将大幅影响下一季度业绩 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对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小牛电动所处的两轮电动车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面临着停工停产以及零售门店无法正常营业等问题,这种状态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目前,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小牛电动积极组织复工复产,凭借线上线下全渠道优势,整体运营正在逐步恢复,但是需求仍然是个不确定的因素。 小牛电动预期,疫情对公司营收和运营构成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将在1.95亿元至2.65亿元,预计同比下滑25%至45%。 截至2019年末,小牛电动持有的现金、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为7.648亿元,账上还有足够的资金环节疫情带来的经营困扰。 针对后疫情时代,申万宏源分析师表示或带来出行方式的改变。相比拥挤且空间封闭的公共交通,两轮电动车将因其较高的安全度成为更受大众青睐的出行方式,进一步刺激两轮消费市场的扩大。 面对消费者未来需求的放量,小牛电动目前已经做出产能储备,经过一年时间的施工建设,小牛电动智慧出行全球研发与制造基地一期已于2019年12月10日上午正式投产运营。 “该基地集研发、生产、仓储及物流于一体,标志着小牛电动年生产能力跨入百万规模”,小牛电动CEO李彦介绍。 伴随常州新工厂的正式投产运营,它为小牛电动全球化战略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产能支撑,新工厂得到了利润的支持,量产的规模效应也将开始显现,而当务之则是熬过疫情,提振需求,让一切恢复正轨。(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 | 李玉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