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长硬货!读研报的正确姿势

 晴耕雨读天 2020-03-21
今天受朋友邀请和大家聊一聊研报到底是什么,看后台实际上很多朋友还是对这个东西比较感兴趣的,正好今天有时间来讲一下。
首先谁在写报告?

要知道证券分析师群体主要分为“买方”分析师与“卖方”分析师两大类。

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等投资机构通过投资证券获得资金增值回报,该机构的分析师为本机构的投资组合提供分析报告,因而称其为“买方”分析师。

而投资银行通过股票承销(IPO等)业务和经纪业务的佣金获得收入,其分析师往往向投资者免费提供分析报告,通过吸引投资者购买其承销的股票或通过其所属的公司进行证券交易来提高公司的收入,因此该类分析师被称为“卖方”分析师。

简单地讲,“买方”分析师的激励来自于提高买入股票的质量,“卖方”分析师的激励来自于提高股票交易的数量。

相比之下,“买方”分析师更有动力去分析挖掘公司股票的基本价值,向投资组合推荐价格低估的股票,剔除价格高估的股票;而“卖方”分析师受到本公司争取投资银行业务的压力,较易出现偏向公司客户的误导性分析报告。

目前我们读的研报大部分都是以券商为主导的,研究报告范围很广,什么都会研究,只要它和钱会挂钩,所以本质上大家不要对于研报有过于神秘的东西,本质上来说,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比较专业的炒股工具。
接触了很多朋友发现大家往往对研报的认知有偏差,要不然高估了研报,要不然低估了研报。
研报的分类

纵观各大证券研究所推出研究报告的情况来看

“宏观报告”主要是随着经济运行情况来发布的,一般都是对政策公布之后的解读,如各国定期发布的经济数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公司报告”的推出时间不定,主要受到各个研究员何时去调研、上市公司属于的行业特征以及公司出现重大事项等等因素的影响;国泰君安的新股报告在询价前发布

“行业报告”推出时间相对集中,多数在月末、季末和年多发布较多,国外也有根据经济运行周期性来分类推出的(复苏、过热、滞涨、衰退);行业比较报告

品牌效应

国内外的券商也都有级别,像瑞银、摩根斯坦利等海外的投行,以及包括中金、中信、国泰、申万、国金、长江、招商等国内目前口碑较好的大行,报告的综合实力都比较高。

而且这些公司的核心客户资金实力雄厚,所推荐的股票连续几个涨停的故事并不少见。

而且一般知名券商有更加高的自律性,对于研究成果的重视度会更高,暗箱操作的行为会较少。

值得一说的是,目前新崛起的像天风,国金,现在市场内各类资金对他们的研报也越来越重视

此外,还有研究员的个人品牌。投资者根据新财富历年所评选的最佳分析师,能够经常蝉联三甲的分析师,其所出的报告权威性也会较高。

高估的机构,神化的研报
这部分朋友认为机构出来的信息必然是非常正确的,必然是有巨大价值的,跟着无脑买就肯定赚钱
我个人是承认的他确实很有价值,但是还没有重要到无脑跟买的地步,因为个股在整个博弈的过程中是非常复杂的,有各种性质的资金参与其中,他们都有各自的逻辑,所以表现在股价上也是比较复杂的
好比开年的时候都认为今年行情一定不错的,但是到今天为止,很多事情是往往超过预期本身的,同样研报也只是一群研究员写出来的,不是“万能钥匙”。报告是在一个时点上完成的,基于现在的客观环境和政策导向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估计和预测。准确的说券商研究报告是有一定的时效性的,当客观环境或者某一行业发生了突发事件,那么先前的预测就会需要修正,在市场的变化中研究结果需要动态调整,也就是常说的“与时俱进“
综上来说和你看一些大V写的复盘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说在专业度上可能会更好一些。它只是给投资者提供分析的方向,投资者可以把握机构研究的视野和思考的方向,通过二次研究来决定投资时机和投资对象。
其实我们《游资研报社》的文章等于是二次研究,把精华部分分享給大家。
未来的重点,不可低估
低估了的朋友我认为没有能理解未来中国股市的趋势,实际上从很多数据上来看,近年来中国A股已经不单纯是像以前,以散户为主导、游资为主导的市场,而是逐渐转向以机构为主导,甚至是以外资为主导的市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研报是直接可以建立成和他们沟通的桥梁,同样你也可以理解和看到对一些专业人士他们的看法,就拿资治通鉴里面的一句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要带有非常省略性的目光来看待。

对研究报告的运用关键:

(1)他的推论合理不合理,

(2)有没有你没想到的地方 

(3)是不是有明显的破绽

总之,券商基金都是市场的参与者,他们都是有立场的.关键是看看他们的思路和分析的方法,有些时候是有很大启迪的.

上面这部分主要和大家聊的是研报,它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我觉得大家最重要的能力是以相对平和的状态来看待研报,把它定位成比较好用的工具即可。
如何服用,疗效最佳
另外比较受到关注的是怎么去阅读研报,实际上每天市场上都会更新大概几百篇的研报,这个不夸张,各方面的都有,任何人自然是没有任何能力去全部覆盖掉的,包括我们团队也是好多分析员一起给大家来进行挖掘。
聊这个话题之前,想和大家纠正下炒股本质,本质是反应你对于世界的理解以及你对世界理解的准确度,这句其实很简单,但是很难做到精准。
如果单纯从市场的角度看,我愿意把这个东西比作一棵大树,主干就是你对于世界底色的认知,枝干就是你对于行业的理解,公司就是这些树干里面叶茂的部分。
如果相对初学者想建立起一套认知的结构,我建议首先去读很多经济这类很底层的东西,也就是宏观的理解,这部分不是重点。
从市场端来看,先建议大家去读行业研报,就像我们现在说的车联网,实际上很多朋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的车联网,甚者我有听说carplay就是车联网的核心,这部分的理解是极端失真的。
没法清楚的认知到这个行业对于市场的影响,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怎么说服自己买入呢?
当对行业有了认知和看法以后,需要做的就是去读公司的研报,实际上很多朋友看公司研报只是粗略的看一看,真正的公司研报都是30页打底的,大家读完这部分以后可以明白这家公司到底做的是什么
就比如说我们现在提起宁德时代,大家只知道做动力电池,实际上它技术的储备又是什么?当前这个市场的格局又是什么?这部分是很有价值的。
很多朋友觉得做短线并不需要,那我举个例子,前段特斯拉宣布不使用无钴电池以后钴板块大跌,如果当时表述是“后续可能是要使用的是820电池。”实际上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没有系统的了解和学习,是很难防范风险的。

所以我们应该改如何汲取券商研究报告的精华?

第一,取数据。

券商报告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 最值得汲取的一块就是数据的归类、整理、对比,个人投资者因为信息来源的欠缺,数据整理时间的缺失, 都不能像券商研究员们专门花上几天的时间来整理一些行业数据。这种不是针对某个上市公司而是对于整个行业的数据, 券商没有任何造假的动力和可能,都是比较翔实,来源于公开信息或者是购买的数据库资料,投资者可以放心撷取。比如钢材、 有色金属、航运、地产各大券商都有行业的周报, 这对长期观察和跟踪这些行业的投资者都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来源。而把券商的策略报告中引用的货币数据、贷款规模、投资增速等作为自己未来投资的判断基数就是好的选择。

第二,看逻辑。

之所以强调要看券商策略报告或者行业报告的逻辑,是因为即使数据完全正确,但使用数据的逻辑如果出问题,那么多精准的数据也徒劳。券商研究员的逻辑如果是持续的,那么可以长期跟踪,比如某个经济学家对宏观把握的特别准确,那么投资者可以对他的判断和逻辑深入地分析,如果的确自成体系,那么倒是可以好好学学。

如何结合股价阶段看研报

股价运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相对底部区域、拉升阶段、相对顶部区域、下跌阶段

当股价处于相对底部区域时

在研读研究报告时,首先从研报里分析主营业务的稳定性(不管是否亏损),以防止股价再度下跌。不必过于关心目前的PE状况,而应该侧重于找出公司的业绩成长点,关心研报对未来3年的EPS预测。比如公司所处行业是否受到政策扶持、公司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等 

当股价处于拉升阶段时

在读研究报告时,股价被拉起来说明市场已经明确了公司的盈利点,这时应该把重点放在盈利的可持续性研究上,多分析目前这种盈利点能够持续多久并且要充分了解影响盈利的各种风险。最好是把把这些风险点列出来并配以一定的权重。

如何找到风险点?

当股价处于相对顶部阶段时:在阅读研究报告时,要关注公司的估值和行业的估值情况,分析是否存在高估的情况。分析股价高位滞涨的原因和公司经营风险,是否有新的增长点,以防止股价再上一个台阶。

当股价处于下跌阶段时:在读研究报告时,首先应该找出导致股价下的公司经营层面或者行业领域的因素。还可从研报里分析罗列出股价下的各个风险点,并判断风险释放是否充分。

社长寄语
最后社长说句比较鸡汤的话“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10年前,其次就是今天”,未来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时代,建议大家多学习一些研报的思路,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投资者。
其实这也是我们研报社的初心,就是为了让大家伙可以更相对省事的学习机构的思路以及挖掘出结合当下热点的价值投机的机会,同时也祝大家投资顺利,共同成长
注:部分信息来自券商和公开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