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三酲(2) | 徐昕昱 | 我和我的祖国:写作,电影,生活

 香落尘外 2020-03-22

文 / 徐昕昱&图:堆糖

#写在前面

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灵魂对庸常的反击,当憋屈的灵魂释放出无声的呐喊时,艺术就诞生了。而在这世上上千百种的艺术中,我在这里拿两个最贴近生活的和生活放在一起,简谈一二,就用今年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片《我和我的祖国》作为载体吧。

#写作和电影

写作和电影本身的实质都是对生活的记录和在这记录上的创造,二者对生活的反映其实是类似的。写作艺术往往联系到说话的艺术,因为写作本身是无声的,它和说话本身差了点响。作者和读者之间唯一的联系就在于白纸上的黑字。文字的魅力无穷之大,而写作的艺术就在于释放文字所蕴含的魅力,以此释放写下文字的人对天地间万物,对庸常或不凡的生活的感悟,以及这万物生活本身的魅力。好的作者能调动这三者,调和他们之间的纽带,让读者从这文字里看到世界,看到笔者,再看到自己。写作是一个释放的过程,而阅读则是一个共鸣的过程。作者和读者所能从文字中触摸到的共同部分,就是他们灵魂共鸣的部分。

而电影呢?电影和写作作为艺术的本身并没有谁比谁高级一说。然而写作是一个灵魂孤独的产物,电影却得是一群人,一大帮子人磨出来的产物:从剧本开始,电影的产生始于文字,脱胎于文字,让文字先流进演员的身体里,再经由摄像机拍出来,这期间有很多很多的步骤所需要的技巧、手法、能力都让电影人远比拿笔人要能干得多。电影是有了画面的文字,而文字则是无声的电影。二者映射的地点不同导致了他们表现形式的不同:好的文字其实是在人的脑子里放电影,至于这电影什么样,一半是由读者的生命决定的,另一半是由作者放在文字里的生命所决定的。电影倒是直接的画面放在人们眼前了,然而让人触动后细究原因之时所流淌在纸上文字的不同,却主要是由观者的生命与笔力所决定的了。

#《我和我的祖国》简析

电影分为七个短片:管虎的《前夜》,张一白的《相遇》,徐峥的《夺冠》,宁浩的《北京你好》,薛晓璐的《回归》,陈凯歌的《白昼流星》,文牧野的《护航》。以个人受触动的程度排个名,《相遇》第一,《前夜》《夺冠》《北京你好》并列第二,《回归》《护航》并列第三,《白昼流星》很当之无愧地排倒数第一。

#1.《相遇》:最遗憾,最第一

你能说这里头没有牺牲吗?不能。但《祖国》系列贯穿的主题精神就是牺牲,牺牲个人的精神,那《相遇》里最突出的一点就不为此了。《相遇》里最动人的一点应该在于遗憾,尤其是家国圆满背景下的个人的遗憾,和高远方敏二人为代表的千千万万个人的遗憾。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放在艺术里更是如此。第一个对比点出现在片头,紧急撤离时高远独自跑回由辐射的基地操作仪器,被送去急救后,张嘉译看着他的背影问下属:“他叫什么名字”,下属说不知道,张嘉译无限感慨的叹息:“我们连他的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对比是很明目张胆的了,是放在台面上讲出来的渺小与伟大的对比。

讲出来,有的时候比闷着更打动人心。文字也是一样,把情绪积淀酝酿好了,找一个突破口,讲出来,那就是情绪的爆发,也是剧情的高潮。在平日里憋闷久了,偶尔有一个真真实实的点,更能让我们这些虚伪的现代人泪流满面。

关于“相遇”的铺垫,从片头就一直在有了张嘉译同医生的谈话“三年没跟家里人通信”;悄悄告诉高远“这两天街上有响动,你注意听一下”;高远多次询问护士无果后独自出院……这“相遇”更贴近“重逢”,也算得上是“告别”。关于高远和方敏二人的感情故事,观众唯一的来源就是方敏在公交车上的独白,一句一句勾勒出了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知识分子和文艺女青年由相识到相爱的过程。那个年代的人们不轻言爱,但是方敏一句“认定他了”,便算得上两厢情愿,海誓山盟。人潮汹涌里,方敏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远远地望着高远,高远隐藏在口罩下的脸不着痕迹地点了点,然后摘下口罩,冲镜头那一个长长的笑里,蕴藏着太多的无奈、喜悦、心酸、歉意,那一张脸显得虚弱、病态,却仍然让人忍不住为之落泪。

二人的故事戛然而止了。方敏找了高远三年,然而那一笑之后,二人再也没了后话,我们所看见的场景是已嫁作人妇的方敏时隔多年在电视上看见了高远的黑白遗照后的无声痛哭。窗外是游行的庆祝女排大满贯的喜悦人群,窗内是无声痛哭的方敏。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骄傲?痛心?遗憾?哦,遗憾是不是方敏,痛心又骄傲的才是她,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是八点档里的狗血言情,但是平凡、朴素的庸常才更贴近生活。这样的遗憾在动荡的年代太过于常见,这样的痛苦只属于当事人一个,无处诉说,独自消化。一个去了,还留下另一个在世上生活,生活的间隙里时不时心痛。这是人世间最常见的痛楚。失去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或还未经历但一定会经历的避无可避。缺失了一角的心仍然要在漫长的人世里走下去,缺失的地方却并不会因生命之路的延伸而被弥补。故人无法被超越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无法被抹黑了,生活已将他们最好的时刻留下,并不断地洗刷,越来越美好,美好到我们难以忍受失去这美好的痛苦而不得不将这痛苦短暂遗忘,至死方拾的地步。

残缺美在艺术上是一种痛苦的美。因为有了痛苦,所以残缺的美要比其他的美都高上一个档次。遗憾在这人世间诸多苦楚中又何尝不是呢?我给这一平凡而伟大的遗憾第一,一点不亏。

朋友刘某评价《相遇》一段有提到“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卿”。这倒是一个很好的关联点,但和仓央比起,平凡生活中对的遗憾更有一种无奈和说不清楚的悲壮,比之仓央式的凄美灵性,也是两个不同路子的走向。

#2.《前夜》《夺冠》《北京你好》:小人物,小世界;小生活,大感动

这三个放在一起统讲的一点,就是关于叙事切入点的相通之处:小事情,小人物。

当然也不是真的说是“小事”,这是有对比的小。开国大典那样繁复的一个盛礼,管虎拍了一个点,就是电动升旗;挑了一个人,就是林治远。主人公当然是林治远,但是一事件串联的老杜等人都是小人物,小到名字都不说全乎,更甚全北平的街坊,是以“大爷大妈”做代号的群体。写文里头有个说法叫以小见大,这个生活里用得太普遍了,但一点不烂俗。生活的本质就庸常,就是各种“小”堆积在一起传承的珠链,“小”里头的“大”才是真的大。佛教里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是这么个道理。大家就是你、我、他、她、它,都不外乎是人,是七十来亿地球人里一个,十四亿中国人里头,站着两脚地,躺下一长坑的大小,谁也别说自个有多大,没劲;小人物,小老百姓能感受到的悸动大抵都是鸡毛蒜皮的二两事,也不能说什么世界大战啦,英雄伟大啦,咱就不悸动,这悸动太大了,冲着头脑去的,是本能的效应。只有庸常生活里的小温暖是扎心窝子里头的:妈妈的饭菜(当然也有可能是爹啊,爷爷,奶奶公婆做的,一样的都是家的味道);冬夜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切切实实摸得到的闻得到看得到听得到的暖呀凉呀的就是咱的生活本身,扯太远了,太宏大了,太高尚了,咱只有仰慕的份儿,没有感同身受的份儿。做电影的,做商业片,纪录片的,路子不同,但都奔着一个小里见大去整。当然也有小里见小的,但那样的小何尝不是一种大呢?这是就不关于纪录片之种种说开了。

回到电影本身看,还有个点是一波三折。以前相关行当的:说书,评书,相声之类的和写故事做故事的一样,最忌流水账一样的古井无波。生活是平淡的,生活也是戏剧化成分包含在内的:戏剧来源于生活,总有那么一两个点里戏剧性就从生活里突显出来,耐人寻味,食之有趣。

生活真的是复杂,如果从一个平凡的角度去看每一个生活片段的话。世界上有七十亿人口,一百多个大小国家,数不清的河流、山脉、高远、盆地。复杂世界里寻一个微小的点,那也是缩小了的复杂,仿佛三体人飞船外壳上的一个点藏着一整部大英百科全书一样的复杂,我们就在这复杂里的汪洋里挣扎,浮沉,从东太平洋流到白令海峡,从夏威夷流到北海道,流过数不清的民族仇怨和深海坟场,流过和平年代的金色沙滩。一个人如何从复杂里脱颖而出?那他要么极其复杂,复杂到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渊;要么极其简单,简单到成为飞船壳子上的一个点。否极泰来,这二者并无甚太大区别,所以庸庸众生,没有什么生灵可以在唯物的世界上永垂不朽。生活也是一样,已发生过的生活在过去的记忆里褪色,未发生的生活在未知的黑暗里等待天日,无论哪一种都在持续运动。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是一成不变的,哪怕是植物人,偶尔也会有一次心跳不在既定的轨道上,或是一个梦境摆脱了单曲循环。最微小的差别也有可能造成庞大的错乱,这才是戏剧性最初的来源。一个点,成就了一整部《大英百科全书》。

咀嚼戏剧性既是咀嚼生活的部分,也咀嚼得出超越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生活的戏剧是脱俗,那便不是给俗人看人的东西;全是生活的戏剧不叫戏剧,叫纪录片。当然纪录片有它更重要的意义,生活也不仅仅只有这么简单分化。一波三折,最初听到这个成语时我才五六岁,学毛笔字,捺画。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一个笔画都做得到跌宕有致,更何况是生活,哪怕只有生活中的一个点。

说来说去,说的天花乱坠,本质也不过是一些朴实无华的陈芝麻,生活是一切以艺术及艺术性的根本,然而有些做艺术的,却抛却了这一定性。

#3.《白昼流星》:忘却本心的串儿

 “串儿”不是什么好活,一般指杂种牲畜,偶尔带有感情色彩的嘲讽一下混血友人。《白昼流星》的本质不是艺术,是串儿。什么串儿?瞎扯淡下的串儿。

《白昼流星》的取材很朴实:内蒙古旗上因贫困而误入歧途的少年被老大爷用爱感化的故事。不伦不类的地方在哪儿呢?除了老大爷,还加了宇航员,短片不长,槽点无数,剧情抄袭名段,脱离生活实际,宇航员回家这么一大阵仗,机密性这么高的动作,连个隔离带也不拉的么?轻易让两个身份不明的少年混进人群还强行和宇航员搭话的吗?.....诸多槽点不一一吐,浪费墨水,看官可自行品味。

忘却本心这四个字用得略重,因无人知陈大导演初心为何,然而艺术本心却不是抄袭和扯淡:你可以说将抄袭归为“致敬”,却不能为扯淡找任何借口。扯淡就是扯淡,扯淡扯出来的快乐也是特殊的,那是疲惫灵魂的消遣,外力无法夺走的快乐;扯淡也可以瞎扯,瞎扯淡亦是疲惫灵魂对彼此消遣的嘲讽。扯淡不需要掩饰,扯淡最大的快乐就是扯淡本身。正如我在这里扯淡,没有人会因为这一个一个字负担法律责任。独立、自由、随心所欲,扯过淡的人都会明白扯淡的快乐,抱着对扯淡的尊重,让扯淡独自快乐去,别去打扰他。

一样的,独自在扯淡中快乐,别来打扰我。

尾巴

在扯淡中戛然而止不是非常优雅的行为,所以我写一个尾巴,来把我扯歪了的淡补一补。商业化的时代里,如何在商业化里找到好文字,好电影,好艺术,是一件本领。多读经典,再以经典培养出来的眼光审视当代作品,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当然挑出的都是属于我们价值观下的好东西,不具普遍适用性,眼光好的,适用性强些罢。电影吧,得看过了才能评价好赖,日常看在线放映的电影当消遣,闲下多看纪录片,电影经典。艺术的共通点在灵魂受到的触动,能被挤压被摇晃,那这个艺术一定不得了,可以好好地感受一下挤压和摇晃。艺术也会长到身上一部分,潜移默化地。我已很久没下笔写一篇不命名的,想说什么说什么的文章,这次贸然下笔,写出来的东西已经不一样了,面目全非了。说脱胎换骨,高了,这些文字只是潜移默化地变样了,变得似曾相识,似是而非。只要我还在读书,读不够一万本之前我的文字都在变,需要习惯这种变化,就像爹妈要习惯窜得飞快的小孩。时间把一切都改变,我长大的时候,文字在长大,我老去的时候,文字在老去,我死掉时候,文字不会死掉,只要有一个人尚记得我们,我们就永远活着。可惜我觉得很大可能是我和我的文字一起被推进焚压炉里,成为哀乐声中冷眼旁观的一对老鬼。

所幸我已走过了几年的坎,我已走过一段隧洞,一段黑暗,一段动荡不安。生活是我们无法看破、说透、摆脱的一个什么东西,我们只能和他携手而行,像旧社会的包办结婚对象一样。我们可以忽略它,但它一直在,用它的存在提醒你生活的不宁静,生命有所止息。

   在有所止息的生活里尽最大的力量让自己快乐,悲伤,愤怒,活在生活里,活在生活外,活得活生生一点,有所止息,有所为,也无所不为。

   我此刻正在享受扯淡的快乐,望这快乐存在得久一点,别在吃午饭前消散。

                                                                2019.10.16

                                                              金陵

♫. ♪~♬..♩

 

作者简介

徐昕昱,女,2002.08.01出生,籍贯江西鄱阳,出生成长于南京,现为南京市十三中高中学生。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