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杭州

 zzm1008图书馆 2020-03-2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上海近在迟尺,往来的高铁和动车🚄数不胜数,不可计数,堪称是上海的后花园。今年第二次跟女儿一家来杭州了,很好记的日子,“大雪”节气前一天,起风了,只有在户外能感觉得到凉,南方的天气不是太冷,秋和冬就隔着一层雨,“一场秋雨一场寒”,今天下雨了。

我们是周五晚上抵达杭州的,入住西湖边的一家宾馆,晚饭后湖边小散步,夜幕,环湖灯光星星闪烁,杭州欢迎您,觉得很温馨。

安静的西湖,一觉睡天亮。早饭后出门,过马路,顺时针,往苏堤方向。绿茵茵的草地、树林,初冬暖阳,钱王祠,门可罗雀。

雷锋塔,游船🚤和水杉,杭州西湖秋意浓浓。撇开旅游旺季,匆匆忙忙,人山人海。

上海后滩公园见到的屁提鸟(音),这里居然有好几只,在明镜似的水里畅游,小朋友认真地数着。鸊鷉鸟,同角鸊鷉的体形大小差不多,黑色的嘴和翅膀也比较短。夏季头部、颈部和背部都是黑色,两胁红褐色,下体为白色。在中国繁殖在东北和新疆天山,迁徙时见于南方各省,数量不多。杭州,是鸟儿的天堂啊!

观鸟人都知道,这白花花的树梢,挂满的都是鸟的粪便。

苏堤上,看到憨态可掬的小松鼠,机灵的小眼睛,毛茸茸的身躯 ,蓬松的长尾巴,活泼可爱,它们在树上趴着、吊着、跳着,旁若无人地和游客相处,生态真好,如果被你发现了,会不会也停下来,抓拍几张?

来过杭州n次,才发现,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季,还是第一次,火红的枫叶,让我激动不已,流连忘返,杭州秋天真的美啊!“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西岸湖边,环湖马路边上,那一片连绵的枫树,枫叶丹红,枫林尽染。秋天是许多人喜欢的,但是,秋天又令人悲催,尤其那片片飘落的红叶,触景生情。

出自唐代鱼玄机的《江陵愁望寄子安 / 江陵愁望有寄》的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借成千上万的枫树枝上缀满了红叶,在苍苍的暮色中,江桥掩映着姗姗来迟的晚归的风帆。

倾诉她内心,像那西江流水,日日夜夜向东流去,不曾停歇。

唐代张继用倒叙的写法,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借枫叶描述自己的孤单心情。

出自李煜的《长相思 一重山》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巧妙表现了与心上人相困难重重,“烟水寒”,不仅写了烟零深锁的水寒,更可写出主人公的心寒,体现出景中蕴情(情景交融)的特点,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来到清河坊步行街,已经是午后两点多了,自由行,没有时间观念。

自古以来,它是杭州繁华地段。河坊街新宫桥以东,南宋时期宋高宗寝宫—德寿宫遗址。南宋时被封为清河郡王的张俊住宅就在当时称之为御街的太平巷,故这一带被命名为清河坊。

古时,清河坊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地。现在,可以欣赏古色古香的民族手工艺,还可以去高银街,尝尝杭帮菜的美味。

杭州市伍公山东起鼓楼西侧,西至伍公山顶。山顶原有伍子胥庙,俗称伍公庙,祭祀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山由此得名。山上至今住有很多人家,竹竿上屋檐下挂着腊肉和板鸭,一桌桌搓麻将的人群,为杭州最聚人气的一座山。

这次,我们还去了良渚街道,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辖镇,是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

良渚村庄

良渚教堂⛪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部分史料文字,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