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和子女为什么总有许多的矛盾?

 昵称535749 2020-03-22
发布时间:2020-03-20 

文章封面

这个话题还有从我的一个来访者说起。

有一天一个孩子母亲找到我,她说自己和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儿关系出现了问题,孩子最近特别抵触她,无论她说什么,孩子总是试图反驳她,也不和她说心里话了,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也不告诉她,几乎不怎么主动和她交流。

这让这位母亲觉得很伤心、很失望,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对我说:我感觉我女儿一定是接触了一些“坏孩子”她被他们带坏了!她现在总是一个人锁着房门在屋子里面玩手机,我觉得她一定是被网络上的不良少年带坏了!

她原来不是这样的,她是一个很善良,很孝顺的孩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师请你帮帮我!

在我咨询师的生涯中,收到过很多类似的来自家长的“控诉”,这些“控诉”有一些共同点:

1、家长口中的“事实”和孩子口中的“事实”大相径庭。

2、家长和子女除了基本的“养育关系”外,很少有亲密互动。

3、家长的教育方式以“挫折教育”“打压教育”为主。

4、双方对于这段关系都表示“无辜”和“失望”

很多家长会表示,自己辛苦工作,“累死累活”的都是为了孩子。

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兴趣爱好不能当饭吃,追星有什么意义?交朋友有什么意义?朋友不能给你钱花,不能给你饭吃。

“手机游戏”是孩子成绩下落的“罪魁祸首”!

自己的孩子是单纯善良的,之所以出现“顶撞”自己的行为完全是受了“坏人”和“社会不良风气”的教唆和调拨,是被带坏的!

我说的话都是“为你好”你为什么就不明白呢!

我了解我的孩子,如果我一直夸她,她一定会骄傲!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我如果一直表扬他,他的尾巴就得“翘”到天上去!将来一定会吃大亏的!“挫折教育”是为了让他坚强一些!等等等等

我们先从逻辑的角度来剖析一下这些说法:

1、如果没有孩子,你是否就不用工作了? 或者是否你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看起来好像是这样的,但实际上这是逻辑谬误中的——乱赋因果

目前来看并没有调查数据能够支撑这种说法,与之类似的例子是:一个抽烟的人一生在抽烟这个件事上的花费可能高达几十万元,如果他把这个钱省下来,就可以买一辆车。但事实是买不起车的人并不是应为抽烟而导致的。

2、“表扬”使孩子骄傲?“打击”让孩子谦虚?

首先对于孩子的“贬损”和“打击”并不会让孩子变得谦虚,更多时候会让孩子变得“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卑”而对于孩子的肯定和表扬和鼓励更多时候会让孩子变得“积极、有幸福感、会把对于事物的热情从外部驱动力转为内部驱动力”所以这也是逻辑谬误中的“乱赋因果”。

其次,把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归类为“肯定或者否定”“表扬或者批评”是另外一中逻辑谬误——虚假两难

也就是说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还有引导、启发、示范等多种方式,如果只有批评或者表扬,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

我们在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如此害怕孩子“骄傲”呢?甚至以不惜伤害孩子的感情为代价,也绝不允许孩子“骄傲”呢?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高估“骄傲的危害”低估“自卑的影响”。

因为“骄傲”本身带有“攻击性”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骄傲”的人,我们会觉得讨厌、不喜欢、会让我们觉得不舒服。而“自卑”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即便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自卑,我们也不会去讨厌或者过于反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潜意识里“宁愿”让孩子自卑,也不允许孩子骄傲!

亲子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关系的本质是社会价值的交换。这就意味着,如果想要亲子关系得到良好的发展,“价值交换”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交换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情感上的,在亲子关系中多数体现为以精神情感交换为主、物质交换是延后的、非即时的。而精神情感作为一种不可量化的“东西”多数时间是以关系主体双方的“感受性”作为评估标准。

在最初亲子关系中,家长一般是主动的一方,子女在婴幼儿时期并不能很好的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也为将来的矛盾埋下了伏笔。而父母对于子女情感的打压和否定会加重这种情况的发展。

很多来访者和我描述过这样的场景: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做错”了一件事,很难过就哭了出来,而家长会告诉他们“憋回去”!你考试考砸了、你犯了这么大的错,你有什么脸哭!作为孩子内心一定是“混乱”的,他们理解不了“哭泣”和“脸”有什么关系?(当然我也不能理解)

久而久之他们会开始压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因为他们会认为情绪情感有的时候是不被允许的,是“不应该”出现的。严重的会在成年后出现“情感淡漠、没有真实情感”的情况。

当亲子关系的一方无法真实表达自我情感,那就意味着亲子关系失衡和破裂的开始。

我们要知道情绪情感本身是没有任何道德色彩的,也就没有“对错”之分,情绪情感受认知影响,也会支配人的行为。如果认知不能调整,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单纯的打压情绪情感是没有效果和意义的。

所以说情绪情感需要被看见被接纳,否定一个人的情绪情感是对一个人单纯的伤害。

现在的电子产品、手机游戏,和十年前的早恋,二十年前的偶像,三十年前的武侠小说一样,都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失败的背锅侠而已。

我在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之前是一名幼儿教师,我的经验告诉我,跟电脑、手机相比他们更想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和亲子之间互动游戏。

人际交往的黄金原则就是:你希望他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他人。

如果你不介意将来在你老的时候,你的孩子把你关在关在屋子里,不让你出去跳广场舞,那你现在就继续忽视他的情感吧~毕竟外面车多坏人多,他这么做也是“为你好”。

作为子女,我希望你能意识到,面对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内心是既高兴又痛苦的,一方面你们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他们确确实实为你付出了很多,这是客观事实,感受和参与你生命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幸福和快乐的事。

另一方面你的成长意味着他们的老去,个体的发展在集体中存在必然的矛盾和冲突,这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不完全都是“他们”造成的。

而你成长独立的过程,就是他们走向衰退和死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面对的其实是他们自己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伤痛”而我们的教育中似乎从来没有类似的教育,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

最后,分享一首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的又快有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沉稳的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