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笔下最特殊的7门武功,因为设定太强大,都只出现过一次

 茂林之家 2020-03-22

《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哲宗时期,这个时代中萧峰以降龙十八掌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生几乎无败绩,只有一位少林扫地僧境界高他一筹;《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发生在南宋理宗时期,这个时代“北丐”洪七公以降龙十八掌惩奸除恶,后又传给其弟子郭靖,助后者从江湖新星成为一代“北侠”;《倚天屠龙记》的故事发生在元末明初,这个时代丐帮帮主史火龙以残缺的降龙十八掌将成昆打成了重伤,至此之后,降龙十八掌绝迹江湖,不过它已经在江湖中流传了数百年。

传承二字,是武林得以延续的根本,注重“描述传承”,这是金庸作品优于其他武侠小说的原因,因为除了武侠的快意恩仇,也多了几分历史带来的史诗感,不过很可惜,金庸笔下也有那么几门惊艳的武功,由于设定过于强大,只出现过一次就成了绝唱。

第一招:凝血神爪

《鹿鼎记》故事所处的清朝康熙年间无疑是金庸笔下的武学末世,这个时代的“武林”其实已是名存实亡,江湖中的顶尖高手不过就是九难、陈近南、洪安通、归辛树这种级别,试想这些角色在“射雕三部曲”时代只怕都是三流水平,但无法阻挡这个时代有高深的武学诞生。

金庸笔下最特殊的7门武功,因为设定太强大,都只出现过一次

(陈近南剧照)

《鹿鼎记》中最奇特的一门武功莫过于陈近南提到的那凝血神爪,这招式阴毒无比,种了此招的人血液会在三天后凝结,成了浆糊一般,如要破解此招则需要将人埋在土里只留个头,七天七夜后方可无患,这招式上榜就在于它的杀伤力大,且抵御的方式又过于奇特。

第二招:白虹掌力

《天龙八部》是金庸笔下的武学巅峰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高深的武学,但要论最奇特的一门,要数逍遥派第二代弟子李秋水所用的那白虹掌力。

金庸笔下最特殊的7门武功,因为设定太强大,都只出现过一次

(李秋水剧照)

如果说降龙十八掌是因为刚猛无比才厉害的话,那么白虹掌力走的便是阴柔的路线,使用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掌力曲直如意,也就是说对方很难挡住使用者的攻击,连天山童姥也忌惮三分,可惜李秋水一死,此招绝迹江湖。

第三招:三尺气墙

扫地僧是整部《天龙八部》甚至是金庸全书中最强大的人,这个头衔甚至不用加“之一”,无论如何,他力压天龙四绝的表现就足以证明他的武学境界已是登峰造极,而他其实并没有展现太多的武功,那三尺气墙倒是令人印象深刻。

扫地僧不知何时来的武林,他那三尺气墙也不知是否属于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只知道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和慕容复的斗转星移都被他轻松化解,论防御能力,说此招冠绝金庸全书不为过,却只有扫地僧一人学会。

第四招:上天梯

金庸曾经提到过自己笔下轻功最厉害的人莫过于《倚天屠龙记》中的青翼蝠王韦一笑,那人的确是轻功了得,不过除了轻功,他其他的武功却是一般,甚至“轻功第一”这个头衔他也很难戴稳,因为金庸可能忘了自己还写过一招“上天梯”。

金庸笔下最特殊的7门武功,因为设定太强大,都只出现过一次

(郭靖剧照)

这上天梯的使用者正是《射雕英雄传》的主角郭靖,而他展示这招则是在《神雕侠侣》之中,原著道:“危急中不及细想,左足在城墙上一点,身子斗然拔高丈余,右足跟着在城墙上一点,再升高了丈余。这路‘上天梯’的高深武功当世会者极少,即令有人练就,每一步也只上升得二三尺而已。郭靖少年之时,曾随马钰练‘金雁功’,以轻身功夫攀上蒙古悬崖,后来练‘上天梯’功夫,因有‘金雁功’根柢,基础更为扎实,他这般在光溜溜的城墙上踏步而上,一步便跃上丈许,武功之高,的是惊世骇俗。”

可惜郭靖习武厉害,传功却很一般,别说这上天梯,就连《九阴真经》的武功也没传给几位弟子,当然,他那些弟子资质平庸,只怕他也是爱莫能助。

第五招:剑芒

《天龙八部》的武学上限抬高,比如存在六脉神剑、火焰刀这等能够“化气为型”的武功,以至于多数读者忽略了一些拳脚刀剑的基本武功,那卓不凡使出的剑芒即是其中之一。

能够使出剑芒,足以证明卓不凡已是剑术超群,至少放眼金庸全书也没第二个能够使出这招的人,然而世人只记住了卓不凡被虚竹吊打,却忘了虚竹身上的“主角光环”有多重。

第六招:千手如来掌

千手如来掌堪称金庸笔下最不科学的招式之一,这招能够一掌打出无数掌的效果,让人防不胜防。

原著道:“这一掌招式寻常,但掌到中途,忽然微微摇晃,登时一掌变两掌,两掌变四掌,四掌变八掌。任我行脱口叫道:‘千手如来掌!’心知只须迟得顷刻,他便八掌变十六掌,进而幻化为三十二掌,当即呼的一掌拍出,攻向方证右肩。方证左掌从右掌掌底穿出,仍微微晃动,一变二、二变四地掌影飞舞。”

这得有多强?只要使用者内力强,只怕还真能一掌变千掌,这种武功若不让它失传,金老只怕会让自己的故事成了修仙小说而非武侠小说。

第七招:黯然销魂掌

杨过算是金庸全书最有天赋的主角,毕竟金庸说过“创武功的人比学武功的人厉害”,且不说杨过是否是最强的主角,至少天赋这一块他是遥遥领先其他主角的,而他创出的黯然销魂掌也只在他手中出现过。

金庸笔下最特殊的7门武功,因为设定太强大,都只出现过一次

(杨过剧照)

黯然销魂掌为何会失传?除了杨过退隐江湖之外,这武功也的确不好传承,因为要发挥其威力就要让使用者极度黯然神伤,杨过在襄阳一战就差点因为和小龙女重逢带来的喜悦而使不出招,所以谁会愿意牺牲自己的快乐去学习一门武功?黯然销魂掌的失传也就合情合理了。

这些武功的失传对于金庸的作品来说是一种损失,如果金老在不同的作品中再加入这些武功的设定,或许故事又更有意思了呢?可惜没有如果,金庸就如同现在这般,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