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天宝时期春天的一天里,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在宫里的沉香亭观赏着着名贵而妖艳的牡丹花。一行人漫步长堤,在美丽的景色里,伶人们正准备以歌舞助兴之时,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么能够再唱旧词呢?”,于是便派人将金花笺赐给刚刚被叫来的李白,让他在其上面作上新词。 于是非常著名的《清平调》便由此诞生了,还不止一首,一下子都是三首,令我们不得不佩服李白的才情,果然诗仙的名号不是白叫的。这三首里其中的这首云雨词,还运用了楚襄王与女神“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典故: 《清平调·其二》唐·李白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许多人说这首词是在夸杨贵妃的美貌,但这首词真的是在夸奖杨玉环吗?按这首词的表面的意思来看,是在夸杨贵妃所具有的羞花之貌和与唐玄宗的郎情妾意之间的缠绵悱恻的爱意。 但李白仅仅就为了夸赞杨贵妃而写下这首云雨词?我觉得不是。我觉得这首词写的更多的是李白自己内心的心境,李白觉得自己在唐玄宗眼里和李龟年是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写词的,一个是唱曲的罢了。更引起我怀疑的是,李白在作完这组词后不久,便被“赐金放还”了,从此离开了长安。 在李白被唐玄宗派人叫来作词之前,自己和朋友在痛快喝酒,早已酩酊大醉,趁着醉意竟命令唐玄宗身边的大红人高力士为自己脱靴。 虽然高力士是宦官,但平素怎么着也算是朝中的显贵、皇帝身旁的大红人,让他为一个翰林小官脱鞋,则深深地感到不耻。于是他不断地挑剔自己这组词中的毛病,并加以恶意揣测,再激怒杨贵妃,使杨贵妃记恨李白。之后唐玄宗每当想加封李白官职时,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并加以阻止。 这枕边风一吹,李白的政治之路基本上算是走到尽头了,就这样白白地断送了一代才子的光明前程,也在不经意扼杀了李白自己心中一生的抱负。 《清平调》也越发使李白看清了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过换句话来说,若是李白真的在政治场上得意了,那我们恐怕就很难能读到他之后的佳作,苦难才难真正造就一位伟大诗人嘛。 李白,他一生的真正抱负并不是写诗,而是在于从政,写诗只是李白随便玩玩罢了。作为诗人,他可以说李白是个天才、奇才,甚至百年一遇的仙才;但作为政治人物,他实在是没有政治天分,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虽然在李白诗中有许多是他对自己政治才能的自夸,但纵观其一生,仕途上的不断失意,抑郁的政治生涯,实在看不出他这方面的才华,甚至他在政治上显得非常幼稚。 李白进宫后,目空一切,让高力士脱鞋、杨贵妃磨砚,有时甚至都不把唐玄宗放在眼里,李白的狂傲也让唐玄宗反感。更要命的是,李白嗜酒如命,工作期间也是狂醉不醒。他的狂傲,令他的仕途更是直下。 之后的李白,更是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安史之乱后,因永王李璘急缺人才,亲自派人三请李白,李白又成为永王的幕僚。可惜不到两个月,永王也对他的政治才能失去信心,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悲哀的李白,虽满腹经纶,也只有仰天长叹了。 李白志向高远,具有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他的诗在手,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这三首清平调,在李白一生整个的诗词创作中,或许不是名气最大的,但却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改变了诗仙李白的整个人生轨迹。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