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不是逍遥状态下完成的,而是屠刀下的“自白书”?

 昵称62026326 2020-02-03

春秋时期,风云际会,百家争鸣,九流十家均留下了辉映千秋的文化典籍,构成了煌煌华夏民族的文化奇观。然而匪夷所思的是,曾被诸子所宗的一代大师,“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的老子除了留下一部“万经之王”的奇书外,其人其事一如其道,窈兮冥兮,无声无息,留下千古之谜。

此后,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史书所记,寥寥无几,语焉不详;《老子》的创作背景及其经过花样翻新,停留在传说和假说之间。现在,让我们绕开这些假想,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那段波澜壮阔的画卷,或许这才是窥探真相的有效途径。

内忧外患背景下的老子

王室势如累卵。老子的晚年,恰逢王室内乱,周景王因嫡长子姬猛懦弱,欲改立庶长子王子朝为太子,遭权臣单旗(单穆公)竭力反对,但却为包括老子在内的多数朝臣所拥戴。

《左传》载,前520年春五年四月,周景王被单旗等权臣预谋所害。景王死前,命大夫孟宾为顾命大臣,遗诏传位于王子朝。大夫单旗、刘蚠(fen二声)认为此诏将威胁自己地位,遂”阴刺”孟宾,立太子猛为王。史称“单穆公之乱”。

当年夏秋之际,王子朝击溃刘蚠军队,众大臣拥立王子朝为王。王子猛出逃,求救于晋国。晋国遣大军直逼洛邑。王子朝军溃,遂带百官退守于西南。

此时老子年逾古稀,无力奔波,只嘱家人随王子朝出逃,自己留守于洛邑城,自以为一介文臣,不干政,或能逃过一劫。不料竟遭囹圄之灾。而致其身陷囹圄的正是被他忽略的思想政敌,诸侯国的一代圣贤,孔子本人一向崇拜孔子,只是出于推测的无奈,在此先行谢罪

“入周问礼”背后的玄机。孔子“入周问礼”多有记载,一直被列入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大事件。需要更正的是,所谓“礼”,不只限于狭义的婚丧朝聘,而是更广义的典章制度。孔子一生奔波于列国的应聘之路上,问政才是主要目的,“问礼”只是附带的小插曲。

老子第二次问礼恰逢“而立之年”,又“居周三年”,而这三年又恰好在“单穆公之乱”期间,孔子自言“三十而立”,三年中,孔子除问礼于老子之外,孔子又接触了何人、做了何惊天动地的“而立”大事,史书语焉不详,当然这次问礼,遭到老子一顿奚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下了这段“孔老之会”:“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大意是:你说的那些所谓的圣人早已成了朽骨,只剩下他们的片言只语。聪明人时运好时就把握好它,不得志时则随遇而安。高明的商人善于装穷,道德修养高深的貌若庸人。去掉你的那些骄气和欲望,去掉那些迎合的神色和志向,那些对你没什么好处!

孔子很失望,但请求老子,可否将其注解的仁义之作《十二经》收藏于王室图书馆,老子道:“惨然而汩人心,乱莫大焉!”意思是,那些都是蛊惑人的东西,只能给人们来祸乱!

以孔子的思想倾向,他肯定支持“王位传嫡不传庶”的正统论,在洛阳期间的三年间,谁敢保证孔子没去求见权臣单旗,以表心志?此后孔子对弟子说那位老子“其犹龙邪!”在王即天子,天子即龙的时代,此言是否暗含捧杀之意?

在此之前,孔子梦寐以求的《易经》,此后便能“韦编三绝”并“删书赞易”,将3240部古籍削减至120部,其余大部销毁,很多史实就此遗失,或被掩盖、被篡改。这一点跟诛杀少正卯如出一辙。

《荀子·宥坐》等史书记载:“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少正卯是孔子的学敌、教敌,孔子一旦得势,便找理由将其诛杀,至今也没见当年风头胜过孔子的教育家少正卯的只言片语。

可以推测,王子朝兵败出逃,老子作为史官,肯定不会唯唯诺诺留下“王子朝之乱”的笔墨,于是被投入监牢。周王室典籍既然被王子朝洗劫一空,就得让老子写下相关典籍名称及其“罪过”。如果以上推测有道理,《老子》就应该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书中,老子既要阐明自己的思想理念,又要告诫当权者做人之道,还要委婉道出争取自由的心曲,这大概就是《老子》的全部主旨所在。

身陷囹圄的“自白书”

史官是王室的发言人、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的记录者,是最早的公文体,绝不允许随便加入自己的观点,私人著作更是犯忌之举。但《老子》却是以个人名义发表“我”的见解和表白,这样的写作口吻,只能是在特定环境中下完成的非“记史”类文字,或者叫“呈供”或“自白”更为合适。

这些劝导之类的话,暗示着老子面临威胁:

把这段话作为在囹圄内的“自供状”好理解。面对强权,老子不会乞怜,不会对抗,但也不会放弃“自白”的机会,委婉地以劝导提醒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以争取自由。老子告诫当权者适可而止虚名货利都是身外之物,生命才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地位和人生价值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自明。任何事物都有极限,超出此限,则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

下面这段自谦修身的话,是告诉当权者,自己早已坦然面对:

身陷囹圄的人除了要给最有权势者写“呈供”之外,对那些掌握生死的“司寇”“尉氏”之徒,也需要争取通融,所以要告诫他们该如何做人与做官,让他们了解自己,期望不至于为难于自己

此段文字戚戚然令人唏嘘,既是自谦的表白,又有面临绝境时的人生感慨:“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皆惊。”为了保全自己,在生死抉择面前,必须自我贬低,既让对手轻视自己,还要不失人格与名节,既表达不奢求权位与名利的品性,又有为人处世的说道。此种文字格调恰与身处险境时的本能反应和心理需求相一致。


身陷囹圄,前途未卜,老子求生之念未泯。《老子》丙本曰:“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该本指向明确,应该是写给周敬王王子猛的。老子讲“天道”,告诫他治理国家的“政治方略”,同时提醒王子猛防范小人的聪明智巧。

《太一生水》还说“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这些话没有谏言、表诚的意思,也没有提醒、劝导、自谦含义。这些话可能是说给孔子的,此时的孔子已接替老子,成为新政权的司空、守藏史。

因为孔子问政于老子时,多涉及“礼”,而老子却不屑回答。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得不借回答曾经的问题,试图缓和关系,同时暗含警示孔子应遵从天道,不做助纣为虐的事,给自己留条后路。这对于年轻气盛的孔子是不可以接受的。但此后,孔子虽抱负远大,却一直没得以施展,后半生弃政从教,才体会到老子的伟大,才产生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感言,并在他的诸多著作里揉进了“无为”中庸之道”“以正治国”“太和之路”等方面的思想。

老子没出关,而是死于监牢

老子既是政敌,岂能一放了之。有专家说,老子及其家人和百官一样,都跟随败亡之君王子朝出逃楚国了。可是那时候,先是在位的周景王被“阴刺”,接着顾命大臣大夫孟宾被谋杀,王子朝出奔西南不久,就被新上任的国君周敬王追杀……老态龙钟的老子独能全乎?

老子所谓当朝司空、史官、王室代言人,知道新政权的底细,又与新政权对立,岂有不杀之理?不仅要杀其人,还要将其相关信息销痕灭迹。因为作为当代最有学问的人,老子在当时应该是名满天下的,要不然,孔子为何一生数次“问政于老子”?

且当时的诸子,就连同时代的大儒荀子、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同为显学的墨家墨翟,以及另一支显学、道家分支杨朱学派等等名流多受老子影响,他们的著作对老子也多有涉及,所以不管是王室、诸侯以及民间,有关老子的记载都应该是而丰富详实的。

但奇怪的是,如此一代宗师,竟连最基本的个人信息都没能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这不得不与孔子在那个时期“删六经”联系在一起。所以,为杜绝后患掩盖真相,刻意焚毁有关记载,便顺理成章了。因此,现在的史书会出现多个不同版本的老子形象,甚至可以篡改《老子》原著,妖魔化老子,这个史实可以从郭店竹简本到马王堆帛书,再到今本《道德经》等内容的演变中窥得其中奥秘。

综上所述,老子的结局一定是写完“自供状”便被秘密处死,并进行文化管制,封杀一切与其相关的信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