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直以为流传的《将进酒》是原作,没想到“新版本”读起来更狂

 xqjhr 2020-03-22

一直以为流传的《将进酒》是原作,没想到“新版本”读起来更狂

风骨神仙籍里人,诗狂酒圣且平生。开元一遇成何事,留得千秋万古名。——《李白》

李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句洒脱大气,短短几句却充满了旷世豪情,被后人称为'诗仙'。有些诗句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改动,却好像失去了原始的味道。

发现新版本《将进酒》

早在1900年,一位外国考古学者专门来到敦煌探究敦煌文化,他经过一番查找发现了一个破败的古庙,古庙被沙土埋在底下已有上百年不见天日,古庙里藏着大量的经卷文本,还有几具骷髅守在经卷旁边。从现场看来,经卷散落的很混乱,像是发生了重大事件为了逃难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经卷藏在此处

这一发现震惊了考古界,因为古庙中的经书数量庞大,涉及了社会文化经济科技宗教等各个领域,其中有中原的文字也有异域的古文字,这儿像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为历史学家提供了无价的资料。其中有三本手抄引起世人的关注,其中一个是李白的《将进酒》,但它又不叫《将进酒》,而是《惜罇空》,内容也与我们熟知的《将进酒》有出入。于是有人拿两个版本做对比,不比不知道,一比才发现新版本读起来更狂。

一直以为流传的《将进酒》是原作,没想到“新版本”读起来更狂

原版与改动的对比

《将进酒》是宋人改编后的诗歌,两个版本有多处不同,首先第一处《惜罇空》写到: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而《将进酒》中描写的是高堂明镜悲白发。'高堂'一词在古代既可以指正室厅堂,也可指父母双亲,这未免给读者造成了误解。如果改用'床头明镜'就很清晰了,作者描述的就是在床前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自己头发已经花白,容颜老去,年华消逝。

此时亦感叹时光短暂,转瞬即逝,不如斟满了酒及时享乐。这也符合李白旷达的豪情壮志。此时李白已人近中年,却遭遇了官场的不测,被贬丢官,朝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与李白无关,当然最令他头疼的人心叵测尔虞我诈也离他远去。卸去了一身疲惫,心中反倒空落落起来,世人皆知李白爱酒,此时也只有手中的一樽酒能填补心中的空缺。外物来来去去,从不留住,又何必执意去抓住。

一直以为流传的《将进酒》是原作,没想到“新版本”读起来更狂

其次是'朝如青云'与'朝如青丝'的区别。在古代诗歌中,'青丝'指头发,在这里李白想用个比喻,从'暮成雪'中也可以看出来作者用的是比喻来形成少年与老年的对比感叹时光的流失。那么既然这样,再用'青丝'就构不成比喻,也用不得'如'这个字了。反而《惜罇空》写到'朝如青云',既形象的描述了青年时浓密的头发,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在诗歌对仗上做到了位。李白是学富五车的才子,纵使是喝醉了酒也不会犯低级的文字错误

第三处不同是《惜罇空》在'岑夫子,丹丘生'后没有了'将进酒,杯莫停'一句。而在宋版本中不仅加了这一句,还选用了'将进酒'作为诗歌的题目,大概是宋人觉得李白当时心中想的便是一直饮酒停,不停就不会想起烦扰的琐事,一直喝酒就没有心思去想心中的苦闷。

一直以为流传的《将进酒》是原作,没想到“新版本”读起来更狂

不过,正如王羲之在醉酒后写出了旷世名作《兰亭序》,而在清醒时却怎么也临摹不出。或许原版就已经达到了表达李白情感的极致,不需要增添一文一字。后人自以为读懂了作者,为作者加上当时没有表达出的心绪,可尊重原著才是对作者最大的尊重,也是对作品解读的最高境界。

第四处不同便是'请君为我倾'与'请君为我倾耳听',《惜罇空》中描述的是'我为大家唱首歌,大家为我斟满酒',意思表达的清晰简练,《将进酒》中表达的是'我给大家唱首歌,大家为我斟满酒竖起耳朵听',未免有些重复冗余。前一句'与君歌一曲'就已经明确的表达了作者为听众高歌,听众认真观赏的意思,不需要再用一句来重复,如此便有了命令强制的意思,少了份洒脱

一直以为流传的《将进酒》是原作,没想到“新版本”读起来更狂

第五处不同便是'古来圣贤皆死尽'与'古来圣贤皆寂寞',我们在课文中学到的是'皆寂寞',当时的理解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被赏识,怀才不遇的寂寞,不能实现心中包袱空有一腔热血却只能平静的谋生而感到的落寞。因为此刻李白也是处于被贬谪的状态,相比也会有怀才不遇的寂寞。

可在《惜罇空》写到的却是'古来圣贤皆死尽',乍看有些狠辣,细细读来却别有一番风味。因为此时的李白处于落寞烦闷的情绪状态里,又喝醉了酒说些'酒后胡言'也是很正常的。或许也只有在喝醉了作者才敢如此口出狂言,不顾世人对诗文的分析,而只是表达内心对世事的看法。

一直以为流传的《将进酒》是原作,没想到“新版本”读起来更狂

作者说的也没错,古往今来历史上无数的名人志士,此时都已经变成尸骨化为泥土,也只有现在喝酒的人活在世间留下了名声。李白嗜好饮酒是出了名的,他的许多千古名作都是喝醉了写出的,饮酒可以缓解李白紧张的神经,飘飘然穿梭到一个独我的世界中去。李白对历史上爱喝酒的人很是赏识,与古人饮酒,说心里话,也只有疯疯癫癫的醉酒人才做得出来。

还有一处区别是'天生吾徒有俊才'与'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首诗有不少堪称惊艳的句子,其中一句便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寥寥几字洋洋洒洒的表现了作者不被世俗物质所困扰,而深深的相信自身的能力,恃才无恐。世界浑浊独我清醒,屈原在《离骚》中写出了内心的不甘,不愿与尘世为染的高洁。或许这句诗改的十分妙。

一直以为流传的《将进酒》是原作,没想到“新版本”读起来更狂

作者借诗抒情

如果没有出土这个版本的诗句,我们或以为一直流传的《将进酒》是原作。两个版本有初入,一个更狂傲,一个稍加收敛些。但整体诗歌句句透露着诗仙李白的无奈和不羁。他不愿做皇帝的宠儿,不愿被红尘琐事烦扰,他最爱的或许只有手中的酒与遥远的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