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炜翔与家人 2020-03-22

斧之为物,纯以铁制,杆长一丈二尺,斧呈半月形,径约一尺有半,向后渐狭,最后端作方锤形,约六七寸见方;每斧之重量,自五六十斤以至百余斤不等,此器非孔武有力者不能抡舞,此器惟斧口较薄,盖砍斫时,非锋利不足制人也。除此外,则渐后渐厚,直至斧脑,已成六七方寸之锤形也;其所以如此者,要亦有故,因其口阔而长,若肥薄即容易推折,且斧脑成锤形,尤可乘机攻人,以补斧口斧杆之不及。古人云:用斧之将,不可力敌,盖深知大斧之勇猛,而难敌也。大斧之外,又有双板斧,双斧柄短而略轻,步将多用之;至于其使用法,尤不能脱此三十六法也,盖双斧即单斧之变相,法亦由此而脱胎者也,其余若宣花斧,开山斧等,不过名称之不同,形式之稍异,至于抡舞之法,终脱不了此三十六手,即略有变换,其根本固犹同也,故谓若能熟悉此三十六手,斧之神妙则尽矣。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一、斧为古之重兵,其在平时,用以罚邪戒恶,明正国法,其在战时,功能斩关夺阵,震憾战场,为一见者戚惧,莫敢当前之利器也。

斧之又名为戚,据释名释兵载:“戚,斧也,以斩断,见者皆戚惧也,故称惧'。斧另一名别为铁糕糜。

斧名按用途及形状而冠以他名,然通称板斧,其造型依用途不同而略有不同,兹分別附图介绍于下:

(1)大斧

一面刃,柯长,复有开山,静燕,曰华,无敌,长柯之名,用之于步兵,或骑兵用之攻城斩关或冲锋陷阵拔寨,(如图1)。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如图1

(2)板斧

颈长八寸,刃阔五寸,柄长三尺,一般膂力大者,可用双斧。作战,用刑均可。(见图2)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2

(3)剉子斧

直柄横刃,柄四寸,厚四寸五分,宽七寸,柄长三尺五寸,柄施四刃,长四寸。用于敌楼,战柵,滔空板下,钩刺攻城及斫攀城人之手。(见图3)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3

(4)蛾眉斧

头长九寸,刀宽五寸,柄长三尺。通常用于地道之内掘土,或近战。(见图4)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4

(5)凤头斧

斧头长八寸,刃宽五寸,其柄仅长二尺五寸,为斧中之最短者。其用途与蛾眉斧相同。(见图5)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5

二、斧之使用法

斧在武器中为最重,较铁杆长矛,犹有过之。故习斧者,以实力为主,佐以敏捷之身手,始足于言三十六法,否则体力呆弱,必不胜任,体之呆笨,虽易受暗算,然犹可补救,若膂力则全系天生,虽久练亦可以增强,但终不及胎力之充足者,故习斧者,身体略为呆滞,还可以勉强从事,若实力不充者,械不能举,遑言斧法。

斧之得力处,在于口脑二处,间也用杆,斧口锋利,利于砍劈,故其法略同于刀,斧脑坚厚,利于打击,故其法又略类于锤。用斧之人,宜贯其全神于口脑二处,对敌之时,不宜使敌械着我之刃,此各种有刃之兵器皆然,别种兵器,往往因此而闪避,惟斧则不必,遇敌械来伤我刃时但须一转手,移其斧脑以待敌械,非但刃不可伤,且可以乘势攻敌,甚觉便利。

斧与刀虽间有相同之处,刀刃究竟薄于斧,故在砍劈之时,不能用全力,犹须有蓄势,斧则可以全力临之,即遇将伤刃时,轻轻用一反掌,变为斧脑攻击,不必大费周折,变换方式也。故我谓实力充足之人,宁用板斧而不用刀,习斧者宜先预测自己之实力如何,如我膂力百斤,则用五十斤之斧,可以运之裕如,不可再重;若有二百斤力,则可用百斤之斧,若力弱勉强行之,必至诸弊丛生,甚或反受其害,此为习斧者不可不注意者也。

三、三十六手真传斧法

板斧总数,虽有三十六之多,但其间重复之处,亦正不少,如刀枪法中之有一法数用者,综其各种门路,亦只十九手(势),融合变化,参酌便利,足成一路,而其间之大盘头,转手等法,则为二势多用,用之尤多,亦正如刀中之盘头,枪剑中之起花也。其余如凤凰展翅,虎尾剪等亦属屡见,盖皆接势,所谓因地制宜也。

兹将各法详细图说如下:

(1)起势

人体直立,两足相并,左手下垂,右手握斧,斧柄卓立于右足之前方,双目前注,然后举左手同握斧柄,作一盘头,斧口向左右一宕,成骑马势;此时斧柄平举于前方,斧口向左,齐脑向右,两手作阴阳势,右前左后,此为下一手蓄势,(见图6)。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6

(2)凤凰单展翅

依上图之势,将斧先向左横劈,至与左腰成平行线时,泛向上方,作一大盘头,落下时斧口再向左一宕,然后转手使斧口向右,同时斧向右宕出,与右成平行线时,斧泛上向后起一反盘头,释去左手,用只手向右斜下方用力砍去,路如提斧式,斧头向下,斧杆居后,(见图7)。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7

(3)秋风扫叶

此势亦如拳术中之地阵相似,为攻入下盘之法。·来自“武宗”公众号·依前式将斧从右提起,至与肩平,先向右上方横扫一斧,此为虚着,然后从左下方折下,向右尽力一扫,使人不及防范,至自已立足处时,以手托地,足腾空让过斧杆,杆过手足急还原,斧亦仍至左方,(见图8)。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8

(4)独劈华山

此为正中下劈之势,亦如大刀之有砍,长矛之有盖也。专攻敌人顶门;依前势,将斧提起,作一大盘头,抬斧头举至自己顶上肘,急将握在前面之右手退下与左手相近,双手抡斧,用十二分气力,从正中往下劈去,斧法中以此カ最猛之势,殊不易当,(见图9)。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9

(5)虎尾剪

此法与大刀法中之剪法略相同,惟用斧口剪后,反手转身,更以斧杆向后横扫,依前势先将斧向右宕开,转手向左削去,再转手向右削,此为正剪;待斧至右侧时,再起一盘头,同时转身往左,盘头斧落至胸际时,顺势用斧杆向左用力横扫,再勒回又扫,此为虎尾势(见图10)。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10

(6)鞭捶

此法亦用杆击,如长枪法之杀手枪第二势相同,盖乘虎尾剪之余势,顺手袭击耳。依上势,不必收转斧杆,只须右手转腕向内,用斧杆向右击,至正向与左肩平,不似扫之须宕至侧方也,扫击之分,除此外,则扫可尽势,击须蓄势,习者宜注意,(见图11)。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11

(7)老马奔槽

此势为斜劈势,与大刀之砍法相同,无论左右,皆可行之。依上势起盘头,斧至右上方而向左下方劈去者,谓之左劈;斧至左上方而向右下方劈去者,謂之右劈;各依其便利而行之,劈至平口带斜,与独劈华山势之正中劈下不同,(见图12)。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12

(8)拦腰捶

此势与秋风扫叶及鞭捶各有相同之处,惟扫攻下盘,无蓄势,鞭捶兼攻上中两盘,随手应用,视敌人之身躯而定,拦腰捶则专攻人中盘,其目的在腰,须敌人与我作同一之步位时,方可用此法,不似鞭挫腰捶之能就便使用也;起手亦先作盘头余势与鞭捶图。(如图13)。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13

(9)横江飞渡

此为上势之转手攻敌法,与秋风扫叶势同;亦用斧口为主力,取敌中路;依上式急转手,起盘头花,掉过斧口,待斧至左斜上方时,即直下,同时收右手于柄末,竭力向左中部截去,须敏疾,此势因全力所注,敌不易挡,故不必蓄势。图不附

(10)杀斧

此为被人相逼迫,至无可退步时应敌之法,先作一架格势,然后横过斧杆,用虎脑向前虚击一下,此为虚势;不可用全力,只须略为示意,连下转过斧口,向敌肩背敌砍;不论左右前后,须连砍三数斧,此时宜用全力,势不易当,敌必略退,我即可乘势变换别式取之,(见图14)。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14

(11)凤凰展翅

此即乘上式之余势,变法取敌者敌若因受我杀斧而略退,则我即可进迫,只须略偏我身,一转我手,作一盘头,用凤凰展翅势攻之矣。此势图不附载。

(12)枯树盘根

此亦攻击下三路之法,但与秋风扫叶等略异。依上势起左盘头,斧至肩平,即转斧口向左斜下方,用力斜砍,取敌之胫,与大刀中之下盘砍势相同,两手相距约二尺,下砍时须带蓄势,以便.上提,否则,斧若着地,非但易伤其口,而体必前倾,体倾则脚跟不稳,易受人算,(见图15)。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15

(13)庄家劈柴

此亦急迫应敌之势,乘上法之余势,一时不及变换手法,而敌来攻,急收回在前之右手,将斧脑向右后方宕去,至与肩平,泛向前方,如乡人持斧劈柴状;向前方猛劈下,但亦须略带蓄势,以便临急时可转向左右砍斫;身体亦不宜使倾,势如独劈华山相同,但须连砍数斧耳,图不附载。

(14)野马分鬃

此与大刀法之双剪势相同,惟每于剪后将斧脑向反方着力一提作枭势,乘上法下砍之势,上提起左盘头,斧口至右下方时,向左横截一斧,然后向外一提,从右泛向左下方,再向横截一斧,向外一提,其势参看斜砍横截二势,图不附载。

(15)虎尾剪

乘斧头向左外提之势,即将斧当面起一花,同时将握柄之手,对掉其位置,然后再斧杆依第五势之使法,攻取敌人。法详见第五势说明,图同上,不再附载。

(16)三花盖顶

此为专攻人上盘顶门之势,与大刀法中之切,长矛法之盖,互有相似之处,依虎尾剪势转身起花,左右各三匝,待末次之花至正面时,转手向前砍下,砍至与自己膝平为度。如敌用械来格,则下逼之,敌如闪避,则收斧变法。(如图16)。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16

(17)宕捶

此为己械被敌击开,趁势作第二度之截击法。依上势如斧被向右击开,须转手用斧脑向左宕去,此为逆宕,若斧被敌击向左方,则不必转手,即向右宕去,此为顺宕;顺逆宕捶本无轩轾,亦因地制宜,随手应用之法耳。(如图17)。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17

(18)鹞子翻身

此为从下上劈之势,与拖刀之法,大略相同。宜行于顺宕捶之后,顺宕至右斜下方时,将斧脑略略点地,急转身向左,作拖枪势。然后用力向左斜上方劈去,乘其余势,翻复原位,斧平截去,可变横江飞渡,转手即拦腰捶,(如图18)。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18

(19)二郎担山

依上势,作一横江飞渡或拦腰捶后,再连续作一庄家劈柴势,急将斧口转过,从左斜上方,向后掷去,斧柄贴背成斜形,斧头朝右下,斧口向后接住斧柄,然后移握斧之右。(如图19)。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19

(20)鞭捶

由提斧势起盘头,如第一第二手街接之势,转手作鞭捶,如第六势,图说参看上法。

(21)虎尾剪

由鞭捶收转,左右方作一花,乘势向右略一宕,变虎尾剪势,如第五第十五各势,图说详上,兹不复载。

(22)独劈华山

急收鞭捶,左右手易位,起大盘头花,向前正方劈下,与第四势完全相同,图说详上。

(23)雷针劈木

此势与鹞子翻身适成反比例,而与庄家劈柴势亦有相似之处,先将斧宕向后方,注向左斜上方,略作盘头,向右斜下方砍去,图见上。

(24)横江飞渡

此势与第九势相同,惟街接处不用盘头,依上势提起斧脑,向右旋去,在敌人头上画一半圆,然后转手栏截,图说详上。

(25)冲捶

此为提斧前击之势,与枪之直刺法相似,因斧端无锋,故曰冲捶,若在钺,则亦称之为刺矣。依上势将斧向后缩回,然后尽力向前冲出,攻取敌入中三路为主,间亦可以攻取上盘,此则须用者之随机应变耳。(如图20)。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20

(26)只手飞硕

此势为左右连劈之大花,依上势收回斧后,撒去左手,用右手握离杆末约一尺之处,斧头在下先向左后宕去作一大圈,转势向右下方劈一斧,乘势将斧向右后方宕去作一圈向左下方劈去,此势亦各左右开弓,无庄家劈柴、雷针劈木等法相似而略异,图说见上。

(27)凤凰展翅

依上势收回,左手握斧末端,右手移前,顺作一盘头,变凤凰展翅势,图说详见上。

(28)拦腰捶

依上势急转斧口向左,只手提斧,向右略作一宕,同时左手抡住斧柄,向左作拦腰捶,图说详见第八势。

(29)野马分鬃

此与第十四势相同,不过起手时须先左右各一夹花然后沉斧下剪,但第十四势剪下盘,此则剪中盘,稍有不同,余无异,图说见上。

(30)老马奔槽

此与第七势相同,惟二势衔接处手法略异;盖上势乘鞭捶之余势,须倒斧头,始可行此,今则乘分鬃之余力,不必转斧,经须提斧作一盘头,即可前砍也。图说见上。

(31)杀斧

此势与第十势完全相同,上势在横江飞渡之后,犹有回旋余地,此则在分鬃奔槽两急骤势之后,匆迫异常,非急伲时不轻用也,宜注意,图说见上。

(32)饿虎扑羊

此急进步取敌之势,盖敌经杀斧,必略退步,即可乘势进步,用斧砍之,连进连劈,如枪法中之凤凰三点头相仿;先奔向左后宕出先劈,次斧向右宕前剪,势与独劈华山相仿,惟连砍耳,图见上。

(33)老渔撤网

此与鹞子翻身略同,依上势转身向左,将斧往后撇去,纯用斧脑攻取敌人中路,(如图21)。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21

(34)狮子大张口

此为架格之势,两手握斧上托,斧口向前,起手时先使盘头,及至前面,用力上托,如拳术中之两手托天势,故亦名托泰山。(如图22)。

真传三十六手斧法(精髓),十八般武艺之一,濒于失传的武术技法

图22

(35)三花盖顶

乘斧之上势,将口向外略旋转,作半圆形,然后从左落下,向后起花,连续作三花盖顶势,图说详见第十六势。

(36)二郎担山

依前势起双夹花,斧宕至左后方时,向后斜下,紧贴背部,如第十九势,图说见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