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氏相关]状元余中考

 温馨Wenxlng 2020-03-22

“乡梓俊彦”状元余中考 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状元是余中还是佘中,一直是困扰常州文史界的一桩公案, 近据笔者半年的考证,熙宁六年状元应是余中而不是佘中,以前关于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是因为笔误和口传所致,是数百年的时间形成的,现在应该为余中状元正名。 关于状元是余中还是佘中,历来有二种说法: 余中说,据南宋《咸淳毗陵志》载:余中,字行老,宜兴人。幼颖悟,熙宁五年(1072) 偕兄贯试礼部,中预选,而贯黜,请自黜以荐兄。有司虽不许,士论嘉之。次年魁廷对。绍 圣三年专对虏使。还奏河朔城隍隳圯,乞从密院行下茸治,以戒不虞。宣、靖间金人长驱, 城守多不固,议者始思其言。以霅川守致其仕。 佘中说,据《(武进)嘉泽乡志》。嘉泽的由来,据清光绪《武进阳湖合志》载:佘中为 宋代大学士。传说佘中祖籍世居本地,从小爱读经书,明礼义,少年得中状元,后把自己的 村庄称为“佘宅”。民国初年当地百姓撷取门楼上佘中亲书的楹联“嘉乃丕绩,泽润生民” 的第一个字而定名为“嘉泽”。 到底谁是谁非?《康熙字典》关于佘姓的注释是“古有余无佘,余之转音为禅遮切,音 蛇,姓也。”《中国姓氏大全》载“佘,《百家姓》收,现不多见,此姓为余氏转化而来。历 史上余姓和佘姓容易混淆,也更容易读错,这是有根源的,现从《毗陵卞庄余氏宗谱》中有 关余姓变为佘姓,佘姓复为余姓的记载可以得到证明。 《余氏宗谱》卷五:统总世表,第三世“余讽,(晋)元帝朝仕东府参军,迁谏议大夫, 太宁元年(323)奉明帝敕曰:“余氏训我,于理不顺。欲为朕之敌人,遂改余氏为佘氏。” 这段话的意思是“晋明帝觉得大臣余讽上的奏章里,“臣余讽”有教训讽刺皇帝的意思,因 为在古汉语里,“余”是“我”的意思,“讽”有讽刺、教训的意思。晋明帝听了或看了余讽 的讲话和奏章觉得不舒服,认为有损皇帝的尊严,故敕命将余姓改为佘姓。 300 多年后正值唐朝初年,余氏第十四世余钦为唐太宗贞观(627-649)年间中书舍人。 在唐高宗上元(674)元年七月二十三日余钦书家谱献于先顺门,“伏惟圣慈改归本姓。遂于 上元二年二月十一日奉敕复为余氏。”据《余氏世纪源流》载。余钦还说了佘姓复归余姓的 理由“佘与蛇音相属,有咬啮之毒,甚非,因生赐姓之义。”因此要求唐高宗批准恢复余姓, 他的请求终于得到唐高宗的批准。以上清楚地说明了1700 年前余姓变为佘姓,1400 年前佘 姓又复为余姓的经过。 《咸淳毗陵志》是常州一部权威性的方志,作者史能之,字子善,宋四明(浙江省鄞县) 人,宋淳佑元年(1241)进士,曾任晋陵尉,咸淳二年(1266)官常州知州。《咸淳毗陵志》 卷十五,山水卷记:“小井一名剑井,在县东九里。《风土记》云:葛仙翁驻鹤之地。有白气 亘天如虹,靖国初(晋陵)令陆元光为《记》。谓:嘉佑壬寅(1062)胡文恭宿为副枢,元 佑戊辰胡修简宗愈为右丞,熙宁癸丑(1073)余吏部魁廷试,邵御史刚魁南省,邵司业材魁 开封,元符庚辰(1100)蒋魏公之奇入西枢,率前一岁气辄见,人以为秀异所钟,此其证应 云。”剑井原在今丁堰樟村附件,樟村为晋陵令陆元光及其后裔的聚居地。《剑井记》为陆元 光所写,苏东坡 1101 年从海南儋州回到常州时已病重,苏东坡病逝前,陆元光一直陪侍在 侧。《剑井记》载余中中状元前一年剑井有“白气亘天如虹。” 陆元光和余中是同时代人, 且是同榜进士,陆元光的记载不会错,状元是余中而不是佘中。另据《状元史话》和《中国 科举考试制度》所载。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癸丑状元为余中,而不是佘中。 《余氏宗谱》卷五:统总世表:第二十九世载:余中,字行老,号静斋,宋熙宁中廷试 第一,状元及第。先是常州有井,先一岁瑞气郁郁长腾,数日乃大魁,之后历御史大夫、尚 书、枢密院平章政事,立朝敢言,论事概切。谥纯恪。余中是作为余姓人物载入谱中。 宜兴市名人馆是这样介绍余(佘)中的:佘中,字行老,宜兴宜城人,从小颖悟多才,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与兄佘贯同时考中举人。次年廷试第一,成为新科状元,这一科, 闸口里的邵刚会试第一,邵材乡试第一,“一邑三魁,”天下作为盛事�6�7�6�7绍圣二年(1095) 出使辽国。回国后上奏朝廷:“北部城池残破,应予修葺,以防辽兵入侵,”朝廷未予采纳。 20 多年后,金兵大举南下。这时人们想到佘中当年的建言,但为时已晚。佘中积极支持王 安石变法,多次上书,逆朝廷意,后外放任湖州、杭州等地知州。不久辞官回乡,卒后葬洑 溪龙潭山前杏花村。据查,《宜兴县志》没有余中的人物介绍,仅在介绍历年宜兴籍进士时 出现一次,而且是写的“佘中”。这显然与《咸淳毗陵志》中记载的余中不一致。 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山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李 吉先生在2007 年6 月8 号为常州《毗陵余氏宗谱》序中写道“�6�7�6�7另据《尚友录》所载, 北宋熙宁年间,常州宜兴人(一说武进人)余中,字行老,为熙宁六年状元,其赴试前,见 常州剑井中“瑞气氤氲,上腾数曰”为天赐吉兆,乃高中状元。可见常州人杰地灵。”李吉 先生为全国知名学者,他是把余中作为常州人的,宜兴曾是常州府的属县,常州宜兴历来被 视作一个地域概念,说余中是常州人也是讲得通的。` 最近,在状元余中的故里武进嘉泽镇新建了一个广场,广场上用大理石雕塑了状元余中 衣着状元服的像,塑像底部还刻有余状元与嘉泽的介绍说明。在余中塑像前有一座巨大的牌 坊,上面刻着余中手书“嘉乃丕绩,泽润生民”8 个大字,嘉泽二字就是嘉泽人将这副对联 的第一个字组合而成。今年,常州余氏正在修谱。据调查嘉泽没有佘姓,但有一支余姓,约 有200 多人,现在嘉泽还有许多余中的传说,并已载入《嘉泽乡志》,原先记载“余中墓” 在嘉泽,还有一座“佘墓庵”,现在余中墓仅存封土,嘉泽镇正准备修复余中墓,并作为嘉 泽一景,佘墓庵(应为余墓庵)也准备修复。 查《江苏省武进县地名录》附“宋咸淳间《毗陵志》武进县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今嘉泽地区的地名为“余石”,这可能在宋朝时这里就是余姓居住地,余中的先祖就曾经在 这里生活,所以《嘉泽乡志》中说“传说余中祖籍世居本地”决不是空穴来风,余中的家乡 嘉泽离宜兴仅10 多公里,常州、宜兴历史上有说不完的亲情,两地交往、通婚非常频繁, 宜兴属于无锡仅有20 多年,而宜兴属于常州府至少亦有千年以上。 在古代,余和佘字形相近,佘姓是从余姓变化而来。《辞源》对余字的解释是“古有余 字,无佘字,后来音变分作二字。”余和佘相混淆是常有的事。尤其是明清以来,“杨家将” 忠君爱国的形象受到国人的赞扬而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一向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杨业和 佘太君百岁挂帅率领杨门女将西征的事迹亦未必是真,但中国百姓宁可信其有,佘姓于是受 人注目,这也是余、佘难分的原因之一。写到着里,我们有更充分的理由说,北宋熙宁六年 状元是余中,而不是佘中,今后国家、江苏省、常州、宜兴、武进、嘉泽等志书在介绍状元 余中时不要再写佘中了。 作者:陈伟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