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真正有德行的人,一般都有这3个思维,待人处事不偏不倚

 dawn的图书馆 2020-03-22

常言道:“立身必先立德,无德无以立身”,意思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德行,没有良好的德行支撑,就无法真正的出人头地, 那么怎样树立良好德行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往往都有以下这3个思维,待人处事不偏不倚。

一、与人相处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什么意思呢?不卑不亢是指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与人相处时态度得体。

我们若是有困难求助于别人,就需要采取点卑下的态度,但在平时与别人打交道,态度就没必要太过于卑下,太卑下呢会受到他人的欺负,会让别人觉得我们没有骨气,不易受到贵人的提拔与扶持。

那些真正有德行的人,一般都有这3个思维,待人处事不偏不倚

当然态度也不能太过于高傲,态度高傲了会招小人陷害,对我们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只有保持一个平和的心境,才是一个有德行之人身上所具有的风度。

二、遇到磨难不急不躁

没有哪个人的一生不遇磨难,磨难与失败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人生遇到磨难是很正常的现象。

如果当磨难来临之时,我们能保持冷静不急不躁的话,那么就能快速找到解决的办法,也更容易渡过难关摆脱险境,人生往往可以取得一番成就。

那些真正有德行的人,一般都有这3个思维,待人处事不偏不倚

相反若是当磨难来临之时,我们自暴自弃失去了希望,那么这一辈子也很难发展起来,也会逐渐沦为碌碌无为的人。

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在成名前,就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比如大作曲家贝多芬在成名前,遭遇的磨难比普通人要多很多。

贝多芬从小家里条件不好没有读大学,在他17岁时患上了伤寒与天花病,到了26岁时就彻底丧失了听觉,不仅身体上遭受了很多的创伤,贝多芬的感情之路也异常艰辛。

如果是普通人经历这些磨难的话,估计早就绝望到不能再绝望了,但贝多芬面对打击依然不肯服输,而是努力克服前进路上的那些磨难,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乐曲创作上,最后他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人物。

那些真正有德行的人,一般都有这3个思维,待人处事不偏不倚

如果贝多芬没有经历这些磨难的话,可能他一辈子的成就也不会太大。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因此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冷静去应对,不能只想着逃避磨难,克服了前进路上的磨难,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三、处理矛盾不偏不倚

其实不管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我们跟一些人相处得时间久了,有时难免会因为意见不合,导致彼此产生一些矛盾纠纷。

要是矛盾纠纷处理好了,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要是处理不好的话,就很容易导致感情破裂,会对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处理矛盾与纠纷,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那怎样处理才是正确的呢?

方法就是在坚持公平公正,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还需要做到圆融有人情味,不能一味地坚持公正,而没有一丁点人情味,不然就算把矛盾解决了,也不能让他人心服口服。

那些真正有德行的人,一般都有这3个思维,待人处事不偏不倚

就像如古代的包青天一样,他确实是公正廉洁的好官,为官者需要向包青天学习,但普通人不能向他那样,因为包青天缺乏点人情味,为人处世是需要人情味的

若普通人都向包青天那样,那么人生肯定会处处受挫,为人处世应把握中庸之道,对一些人和事要求不能太高。

毕竟每个人的处境都不一样,别人既不是我,我也不是别人,不能把自己所认为的,强加到其他人的身上。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多换位思考,采取中庸的方式与别人打交道,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不偏不倚。

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才会受人们欢迎,我们的人生也才会越走越顺,以上就是有德行的人所具备的3个思维,希望看完后能对你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