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中张飞”大黄的临床应用

 华北老狼 2020-03-22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说:“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四维相当于房之四柱,从温补派名家心中认可一味泻药,足见大黄之重要。

“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因大黄能驱除邪气,保存正气,犹如国之军队统帅,所以又把大黄称为将军,有“药中张飞”之称。

大黄具体功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泻下积滞,治疗便秘

便秘为万病之源,不论寒、热、虚、实,大黄都能配伍使用,因其性寒,故热性便秘最适合,服后一般几个小时大便即可排出。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大、小承气汤都是把大黄当作君药使用,大黄如与麻仁、杏仁、蜂蜜配合使用,就是以润肠通便为功效的常用药“麻仁丸”的组方。

大黄通过泻下,使腑气通畅,很多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不完全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或者胰腺炎,西医大都需要手术治疗,而使用大黄,能够迅速地改善病情,恢复六腑以通为用的正常生理状态。

对大黄有“攻城拔寨之功”,“乱世之良将”之美誉,大黄实至名归。

二、泻火解毒

一方面是清热泻火,用于温热病的高热、神昏、谵语以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痛、牙齦肿痛等证,另一方面又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痈疔疖等皮肤病,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敷。既能治疗外痈,又能治疗内痈。

三、清泻湿热

大黄性苦寒,寒能清热,苦能燥湿,这点很容易被人忽略,张仲景名方“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三味药,就是利用大黄的清泻湿热之性,不管患者是否便秘,只要是湿热,都可采用,因湿大便不成形,中医独有“通因通用”之法,使用大黄后,大便反而成形了。

四、利尿通淋

“八正散”中就有大黄,其能通利小便,从而排出湿热之邪,改善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症状。

另外,大黄还有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作用,临床也经常应用。

大黄虽然功效较多,疗效又好,但也需用之对法。

古代流行这样一句话,“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意思是说,人参是贵重的补药,即便是错服致命了,世人也认为它是无罪的;而大黄是便宜的泻药,即便是救人一命,世人也认为它是没有功劳。

张景岳说“兵不可久用,故良将用于暂。乱不可忘治,故良相不可缺”,大黄毕竟是苦寒之品,伤人体正气,病祛药止,不可久服,将军治乱只能用于暂时,平乱以后不能忘记用人参、熟地这些良相及时恢复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