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为人知的抗日英烈郑苹如母校——上海市私立民光中学 | 静思斋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0-03-22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8)——民国上海私立民光中学转学证书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早年曾收集了一些民国晚期上海几所中学的转学证书,出具的学校虽不一,但外观皆同,显然是当时的统一制式。这种证书其貌不扬,价值也比毕业证书逊色许多。近期翻将出来一件打算处理,还是先“例行公事”,研究一下这所学校的来龙去脉再说。
图1:我收藏的民国上海私立民光中学转学证书

这是一张民国36年(1947年)上海市私立民光中学的转学证书,由校长徐则骧签发。学生叫王福生,江苏无锡人,从两学期的成绩来看,算是学渣一枚,查了一圈,果断毫无所得。这所民光中学的历史似乎也乏善可陈,最著名的“事迹”或许还是在30年代私下贩卖毕业文凭牟利的糗事。不过我在深入检索之后,却意外发现了该校一位大名鼎鼎的校友——因电影《色戒》而被人熟知的抗日英烈郑苹如女士(1933年9月入校读高一,1934年2月转学,1935年9月又转回来读高三)。不仅如此,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丁默邨也曾在1934年短暂担任该校的校董。而郑丁之间这段脍炙人口的往事的开端,与先前短暂的或许并无交集的“师生情谊”亦大有干系。
图2:郑苹如烈士

于是乎,说这民光中学是“郑苹如母校”,似乎也没太大问题,只是恐怕有些标题党博眼球之嫌罢了,见谅见谅。除此之外,也还有一些收获。民光中学创办于1932年,据叶显祺先生(1947-1948年间曾任该校历史教师,这张转学证书上的历史课成绩,恐怕就是叶先生的手笔)的一篇回忆文章所述,该校有着深厚的国民党“CC”系背景,以作风“fan动”而闻名。该校创办之初可谓筚路蓝缕,短短两年光景,校址竟变了五次,直到1934年7月迁到胶州路才算彻底落脚。

我在1947年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找到了民光中学的准确位置,是在胶州路与愚园路交口的西北角。该校如今早已不存在,原校址对应如今的路牌是胶州路15号,现为静安区教育学院&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所在地,不知是否还有当年的老建筑?另以郑苹如烈士的经历来看,她显然也是在这个校区上过学的。我去年去上海时曾游静安寺,与此处的距离也就不到两百米,可惜当时不知,没能过去凭吊一番呵。
图3:民光中学原址现为静安区教育学院

再参阅静安区教育学院的官网,上面对于学院的简介极简短,只说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新成区教工红专学院(特殊时期产物,不明白的可百度),1960年新成区与江宁区合并为如今的静安区,两区的红专学校亦随之合并。至于民光中学,解放以后的历史着实不详,只能结合上述这些资料做一个推测:由于此前的“CC”系背景,该校在1958年之前就被撸掉了,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静思斋 于岳
                         2020年3月2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