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自媒体、“大师”、“老师”讲解色彩都会提到色环、对比色、邻近色、中长调、中短调,拿着色块展示画面用了什么色彩;这只是对一名初中生或者刚学习色彩的大一新生的要求,对他们的标准,只是一个训练方式,不是知识;美院毕业的学生,或者懂色彩的老师不会拿着对比色、互补色讲调色。 就像郝蕾老师在采访中讲的 像上面的截图,孤立的看颜色在一张作品中的效果,或者提炼是没有意义的(上面截图这样用色块表示画面用了什么色彩没有意义);这种方式适合于设计色彩,不适合摄影、绘画等写实艺术。 1. 设计色彩:我们好好的思考一下,不管是生活用品、电器家电、护肤美容、医疗器械等等我们使用的产品,我们穿着的衣服,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它们只是利用了色彩的色相、饱和度、明度来设计这件产品,也就是绘画里的固有色。 2. 绘画色彩:绘画是画的我们眼睛看到的画面,或者是我们想象的画面,是受光源、环境、漫反射影响后的色彩,所以设计色彩跟绘画色彩完全不在一个系统里面。 3. 摄影色彩:昨天讲了,摄影已经做到了写实绘画的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如果画肖像能画到照片的程度已经是非常厉害的大师了,当然还有更厉害的,那就是我昨天讲的可以画的你比你更像你自己,摄影色彩要做到的就是更高级的绘画,就像我经常讲的:不拘泥于真实,但是不能抛弃真实 绘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在初中或者高中开始学习素描,通过七年或者三年以上的练习考入美院,这段时间主要学习一些人或物的特点,通过练习让手形成了一种本能反应,我们称为“手的记忆力” ,所以画的好的朋友是不会放弃这些年的努力,那些说自己是美院毕业没有从事绘画相关工作的,不是不行就是根本不是美院毕业。 考入大学会把这些人或物体的特点更加细致化,其实写实绘画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一些大自然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画出一个比较真实的画,而相机取代了这部分,所以写实绘画的知识其实对我们没太大关系,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先讲一下哪一部分对我们有用。 我们都知道绘画是从什么都没有到有的一个过程,写实绘画是通过一些标准达到写实,如上图所示,我们举几个例子:
我们摄影后期需要的部分是我圈起来的部分,大学的写实绘画知识是从绘画到写实部分,超写实部分也会有练习,但是大部分知识还是到写实为主,如果考研究生可能大部分知识集中在超写实,什么是超写实呢? 比方说画肖像,绘画的超写实部分就是画的比你自己更像你的自己,超写实会抓住你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画出比你更像你的状态。 写实有两种:1. 像冷军一样画的细节比真实的细节更真实 2. 第二种写实是一种状态,不一定细节画的多么真实,会把你的特点画出来,达到一种比你更像你自己的一种状态, 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理解为理想化,完美化。 为什么我在细节上面有个减少的箭头 很多时候摄影师寻找一种有规律的状态,比方说一排树很长,有棵树歪掉了,摄影会避开这棵树只留住一条线的部分,这就是在减少细节,而绘画不同,绘画会尽量避免重复一样的线条,让画面更生动、真实。 很多做摄影后期的“ 大师 ” ,做培训的“老师”、都会标榜自己是“美院毕业” ,因为在大部分人眼中美院毕业的就是所谓的“专业人员” ,这样会比较容易得到一些人的信任。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想这种“谎言” 真的值得相信么?如果真的是美院毕业为什么不去做跟绘画关系比较大的行业,而是从事摄影后期呢? 绘画专业毕业的朋友也不会拿着对比色、邻近色教你调色,或许会告诉你他们是什么关系,但是不会拿着这些教你调色。 |
|
来自: 若愚仕鸣图书馆 > 《摄影知识与后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