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西方文化差异之根源

 wxsjbcf 2020-03-22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不同的主要根源是生产方式不同。欧洲的生产方式以商业为主。欧洲地处中纬度西岸,长年受西风带影响,气候湿润温和,光照不足,热量不足,利于牧草生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物产的单一,就需要和处于阳光地带的地中海地区进行交换。这就决定了商业占据突出地位。这种商业主导的生存方式必然产生几方面结果:1产生便于不同语言之间记录的拼音文字。2重视合同契约。3开拓市场所需要的探险精神。4为应对经常出现的突发的人和事, 需要大家一起商量,群策群力,实行长老协商制。

因生存的需要,契约精神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并且映射到各个方面,就连与上帝的关系也是如此,与上帝立的契约,早期立的叫旧约,后来立的叫新约,合起来叫《圣经》。因契约双方一般是平等的,所以在基督教中没有偶像崇拜。卢梭用契约精神来解释权力来源与运作,提出社会契约论。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公民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力让位给统治者,统治者要为公民服务,否则,公民就有权更换他们。经过卢梭和众多人的努力,选举制和两党多党制的理论和现实逐步发展到今天,加了在长老协商制的基础上,形成的议会制。西方的政治模式便形成了。

究竟这种政治模式是好是好呢?是不是一定能选出做出最好的领导人,或者选出的领导人一定能符合民众的利益呢?答案是不一定。也有学者认为,这种选举制度虽然不一定能选出最好的政府,但是能避免最差的政府上台,这更不一定,希特勒就是民选上台的。如果民众素质不够,或民粹主义占据上风,这种选举制的后果更为可怕。

中国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生存方式是以农业为主。中国地处中低纬度,温暖湿润,耕地众多,非常适合种植业,而且农作物种类繁多,吃的穿的都能就地解决,加上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东面南面是大海,西面是青藏高原,西北是沙漠,北面是茫茫大漠,对外交流不便。农耕的稳定带来住所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稳定,许许多多的人一辈子不曾离开所在的乡村,多少代人没有到过城市。语言完全是相同的,文字没有必要用来记录声音,更需要表达意思,汉字成为会意文字是客观需要,读懂了繁体汉字就明白了古人的文化智慧。人们难免有个马高蹬短的时候,能否获得同村人的帮助,不需要契约,而是道德,所以中国人更注重德行,德行占据了整个中华文明的核心。种地不需要探险,更不能标新立异,而是要遵守规律规矩,所谓“庄户人,不用问,人家做甚我做甚”。所以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反对标新立异的主张,在某些时代尤为突出,人们称之为奇技淫巧。求稳是民众追求的主流方向,“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多少农民的向往的理想状态,相比于西方人追求冒险掘金,中国人更乐意安贫乐道。世代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遇到外来麻烦的机率很小,常见的是内部矛盾,解决邻里纠纷靠众人的商量是没有效果的,靠德高望重的人来说句公道话,调解调解更为有效。所以宗族思想,家国思想一直占据中国文化的重要位置。

东西方文化因根源不同,所以特点不同,各有优缺点,难分对错高下。只不过是某几个领域东方文化要好些,在另外几个领域,西方文化要好些。盲目否定自己,去崇拜西方是不对的,所以我们要反对崇洋媚外,更反对全盘西化。同样我们也反对老子天下第一,爱乍乍滴的固守陈规,不思进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取长补短才是中华智慧,中国格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