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古抄本”暗示,曹雪芹其实写完了《红楼梦》

 嘟嘟7284 2020-03-22

3月2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线上直播活动,邀请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为读者解答此话题。张庆善先生是红楼梦研究方面的专家,编著有《漫说红楼》《话说红楼梦中人》《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等。这也是他他平生第一次以直播的方式与大家交流,“特殊时期,与大家一起交流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体会。我平生第一次以这种形式讲课。”

张庆善先生的直播讲解先从 “《红楼梦》古抄本丛刊”的问世开始说起。2010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早期抄本以普通精装、统一装帧的形式出版,逼真还原、典雅精美、价格合适,而赢得广大读者的口碑。“红楼梦古抄本丛刊”基本包括了全部早期古抄本,在张庆善看来,这是《红楼梦》出版史上很重要的事情。

读者或许会问,怎么会形成这么多的抄本呢?这些“古抄本”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古抄本”暗示,曹雪芹其实写完了《红楼梦》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

《红楼梦》“古抄本”指的是手抄本,只有80回

张庆善先生介绍,“《红楼梦》最初是以抄本形式流传的,只有八十回。到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由程伟元、高鹗整理萃文书屋刊刻印行一个新的本子,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是120回。人们通常称之为程甲本。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萃文书屋又刊印了一部《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也是120回。这时距离程甲本刊刻出版仅仅过了七十天。这个本子的版式、插图与程甲本完全一样,但具体文字上却有2万多字的差异。人们通常称之为程乙本。”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古抄本’,指的就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前,即程甲本刊刻之前形成的手抄本。当然今天我们看到的是过录本。什么叫过录本,就是《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爱好者、收藏者,还有以卖书为营生的商人抄录的本子。虽然这些过录本已不是曹雪芹的手稿,也不是早期在曹雪芹亲友之间传阅评点的本子,但由于这些本子保留了早期古抄本的基本面貌,保留了大量的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因此它们对于我们研究曹雪芹的创作、研究《红楼梦》的成书过程、探索《红楼梦》‘迷失’的内容、整理出最为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都具有极大的价值。”张庆善说。

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古抄本”暗示,曹雪芹其实写完了《红楼梦》

古抄本批语表明,曹雪芹基本写完了《红楼梦》

古抄本给许多“争议问题”留下了线索,张庆善讲到,“《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的一些描写显然不符合曹雪芹原意,譬如贾宝玉的结局、史湘云到底与谁结了婚、花袭人的结局、林黛玉是怎么死的等等,而这些问题,现存的‘古抄本’也为我们保留了许多珍贵线索。”

举例而言,如庚辰本第三十一回回末批:“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不能得见宝玉《悬崖撒手》文字为恨”等,张庆善解说道,“以上几条都是畸笏叟的批语,有专家认为他就是曹頫,很可能就是曹雪芹的父亲。”

张庆善介绍说:“从上面的批语,我们知道曹雪芹不仅写完了《红楼梦》,而且八十回以后也在亲友中传阅,不幸是被借阅者弄丢了。从上面的批语中,我们似乎还能感到除了迷失的五、六稿外,其他的稿子就在批语人畸笏叟的手里,但因迷失了那么多稿子,留在畸笏叟手中的稿子成了残稿,无法誊清。更遗憾的是,很可能八十回以后的稿子,随着畸笏叟的离世,而彻底的迷失了。”

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古抄本”暗示,曹雪芹其实写完了《红楼梦》

看《红楼梦》“古抄本” 可以让我们更接近曹雪芹

谈及今天读《红楼梦》“古抄本”出版的意义,张庆善表示,看看这些“古抄本”,看看那么多的脂砚斋批语,以及各个版本之间微妙的差别,我们似乎离曹雪芹的原著更近了。“概括起来说,我们为什么要看看早期古抄本呢?为什么要知道一些古抄本的基本情况呢?为了了解作者曹雪芹,为了了解《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为了研究曹雪芹的创作思想及其发展变化,为了研究八十回后遗失的内容,为了依据古抄本校勘整理一部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红楼梦》版本的需要。总之看看《红楼梦》‘古抄本’,或者说了解一些《红楼梦》版本的基本情况,可以帮助我们走近曹雪芹、帮助我们了解曹雪芹、帮助我们探索八十回后的故事、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红楼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