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条荆山深处的小桃源 楚都丹阳遗址的傅家坪

 瓜爷耶 2020-03-22

  襄阳市楚国历史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 王善国

2016年12月4日,我陪湖北老龙洞杜仲开发有限公司、杜仲科技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杜仲科技发展(集团)公司董事长、襄阳市楚国历史文化学会副会长刘冬成先生以及襄阳市城区有关生猪养殖企业老板们等一行5人,从县城出发,经过李庙集镇,沿着崎岖乡村道路向东北部匍匐攀爬,一路起伏高低不定、颠簸不平,经过盘山公路的一番折腾之后,终于来到素有“小桃源”之美誉的南漳县李庙镇傅家坪村,考察、参观、学习南漳县五谷园家庭农场的土黑猪养殖技术和饲料加工配比工艺,是日寒风习习,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万籁俱静,荆山深处别有一番情致。

上篇:生态仙境

傅家坪村位居荆山腹地,2002年全县村组合并时,由原傅家坪、柿子园、金狮岩3个村合并而成,海拔最高处800多米,平均海拔600米左右,居高临下,颇有“塞外高原”之感,层层叠叠的山峰,无穷无尽沟壑,我们体验到了天地人“三合一”、大自然造化的“绝境”(绝无仅有的佳地):生态优美,空气绝佳,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健康长寿。

傅家坪村是纯粹的高山村落,山连着山,高不可攀,山中有山,群山环抱。山体形状纷繁复杂,错落有致:麻花状、面团状、馒头状、西瓜状、瀑布状、驼背状、金狮状、马鞍状、梭镖状、圈椅状、灯泡状、蜡烛状、撮檱状,刀削状、锹挖状……应有尽有,鬼斧神工,其中以金狮状而闻名于本县西北地区。十几条沟壑没有规则地罗列着,顺流而下,是季节性溪沟。“九山一水”的山地结构,养育着世居于斯的山民们。

傅家坪村是名不虚传的高寒山区,堪称“南漳的大西北”,全村共有山场2.5万亩,拥有茂密的高山森林,也是地地道道的“花山”、“莽原”,置身于林海,反倒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因为“一叶障目”,看不见远山,这里是遐迩闻名的“动植物基因库”。主要树种有杜仲树、白果树、松树、杉树、桦栎树、梭椤树等20多种常见树,农户房前屋后、田边地头,不乏黄莲树、梭椤树等大古树矗立其间。有的人形容说,人与车奔走当中,在苍翠植物掩蔽之下,越发显得“微不足道”,恐怕是连现代最灵敏的卫星也遥感不到的。野生动物有野猪、麂子、兔子、狐狸、鹰子、雅雀(俗称“喜鹊”)、八哥、蛇类、刺猬等30多种,过去也曾出现过老虎、梅花鹿、豹子。路边林地里随处可见小动物们穿梭往来,无拘无束,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天空任鸟儿飞,荆楚大地几千年来传说的“凤凰”原形、楚先民潜意识中的吉祥物(尊崇物)、“湖北佬儿”心目中似是而非的“九头鸟儿”——大红锦鸡,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翱翔,当地人们都知道,“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林中之“凤”真的是锦上添花,自成一景。然而,新来乍到的不知情者(例如,“初出茅庐”的城里人)还以为是农户在树林里晾晒的红色被罩(床单子)呢!无怪乎,“凤毛麟角”这个成语仍然被当地人挂在嘴上,时常念念不忘。中药材有杜仲、白果、冬花、天麻、药葡萄、黄连叶、黄姜、野葛、八月奓(炸)、鱼腥草、金银花、野菊花等常见药材。核桃、柿子、板栗、樱桃、杏子、李子、桃子、石榴是时令干鲜果,都是农户“不计产量”的“身外之物”,有则吃之,都看做是“不足挂齿”的。虽说也产香菌、木耳,但是产量并不多,据说农户担心砍伐椴木杆子(桦栎树)生产食用菌容易“坏山”,所以让大森林好好地养精蓄锐,生态环保意识可见一斑。不过,春季、秋冬季节或寒暑假里,老年人、妇女、少年学生们也自发地“打山货”,自食其力,组织“万宝下山”(捡橡子、挖黄姜、弄药草、采蘑菇、摘金银花和野菊花等),使隐藏深山的各类土特产、中药材为人类社会服务。山上一年四季有花,以烂漫的山花最有格调,群芳争妍,秋有果(干鲜果,例如八月炸[奓]),冬有青(以松树、柏树、杉树为主),山上随处是阴凉之地,隐身、避晒、乘凉均可。

荆山地区是“名见经传”的野生杜仲之乡,傅家坪村生长着珍贵的野生杜仲,现有连片的野生杜仲200多亩,曾经是湖北老龙洞杜仲开发有限公司重要的原料基地之一。杜仲被世人叫做“植物黄金”,当地俗称杜仲树为“丝绵子树”,浑身是宝,叶花果皮皆可入药,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且是惟一对人体有益无害的传统中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昔有杜仲,服此得道……”,民国版《南漳县志》之《物产篇》也明确记载:“杜仲,昔有杜仲服此得道,故名”。杜仲用途广泛,杜仲树也被称道为“中国橡胶树”、“优质风景树”,在当地被称为“神树”,意为妙不可言的“发财树”。农户房前屋后零零星星地分布着上百年树龄的杜仲树,在“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的特殊年代里,老百姓偷着卖丝绵子树皮、籽,换回油盐、布料,曾几何时杜仲树可是山民们的“维他命之树”啊!当地群众与杜仲树有着依依不舍的情缘,人工栽培较多。上世纪后期,尽管丝绵子树皮、籽一度价格低廉(不值钱),但是农户却依然故我,舍不得废除一根小树苗。俗话说,栽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正因为如此,湖北老龙洞杜仲开发有限公司早在上世纪末期就慕名而来(当时的企业名称为南漳县李庙镇杜仲茶厂),在原傅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杨理乾同志的努力协调、积极支持下,发扬早期楚人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精神,在村里高山上规模化建立了原生态的杜仲基地,野生杜仲专门用来生产“中国有机食品”、“中国名优森林食品”——杜仲茶系列健康饮品,被世界五大洲、四大洋的消费者津津乐道。

银杏是特别珍奇、十分名贵的古老树种,俗称“白果树”,果实俗称“白果”。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故而又被人们称之为“公孙树”(似有“公[爷]种树而孙得食”之涵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药用、观赏、经济、园林等重要价值,堪称一绝,属于经济树、观赏树和用材树兼而有之的“天之骄子”。傅家坪村有大银杏树(俗称“盆子粗”,大概直径在40公分以上,约有几百年树龄)一千多棵,其中,位于该村名叫“老家”的自然村落的一棵最大银杏树,6个人还围不住(抱不过来)呢,当地居民也无法测定树龄!老百姓说,这棵树少说也长了千把年了。一组山洼盆地里(小地名也叫“富坪”)农田中间就长着百余棵大银杏树,上述那棵6人合抱的古银杏树就在县内出类拔萃。据不完全统计,县境内虽然有“中南六省第一银杏树”,但它是“带子上朝”之情形,若干根小银杏树紧密团结在大树周围,而位于傅家坪村的这棵古银杏,则是鹤立鸡群,一马当先,自始至终依靠“个人奋斗”,“孤军奋战”,甘心情愿地当好“模范标兵”,可以说,这棵银杏树树干的绝对直径(粗度)在华夏范围内都是很少见的。据初步统计,全村年产白果10多吨,畅销年代都是贩子们先下手为强,“高抬贵手”,捷足先登,抓住丰产机遇,主动前来抢购一空,有的还事先预订,不交定金客商不放心(于农户而言,其实不然)。俗话说,树大根深,树大也招风,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些银杏树无论在啥时候都很吸引人们的眼球,无不是人们的热门话题。南漳县是湖北省银杏大县之一,资源广泛分散于荆山内外,傅家坪村的银杏群落,别具特色,品质超群,倍受称道。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本地俗称“杨桃”、“阳桃”,据传因为猕猴喜食,故又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佳好、价廉物美的山野鲜果。猕猴桃富含20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药膳类),被誉为“水果之王”、“维生素C大王”。傅家坪一带是猕猴桃资源富集地之一,过去人们习以为常,任其自生自灭,都不把它当成一回事儿,好像可有可无,白白地浪费掉了。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山民们重新认识它的长寿作用,对其另眼相看,摆上正宗席位。祖居县城的田老板一家人运用大都市的绿色视野、国际化的技术标准和现代化的市场要素,加之独特化的经营睿智,成立了南漳县猕乐谷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傅家坪村规范化种植猕猴桃,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带动农户精准脱贫。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猕猴桃课题组组长、湖北省农科院“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负责人、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猕猴桃种植科学领域泰斗陈庆红教授等一行专家3次莅临傅家坪现场考察(包括海拔、空气、土壤、水质等),经过科学检测后,逐年不断地结出了丰硕成果,沟谷坪地里累累果实惹煞游人眼球,真是来之不易。据闻,外地客商主动登门拜访、实地考察,但见这片“天然氧巴”里的有机猕猴桃基地,按捺不住的是——应接不暇地递接订单。在河南驻马店市会展中心隆重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产品加工贸易洽谈会上,南漳县绿色、有机双认证农产品——“猕乐谷”牌猕猴桃以原生态的产地环境、严格的种植技术和加工规程以及独特的产品品质,倍受参会者青睐。襄阳猕乐谷猕猴桃有限公司、南漳县猕乐谷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出品的原生态有机红心猕猴桃产自北伟31度,海拔800米以上山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高,维生素C含量丰富,肉厚籽少,食后唇齿留香。现在,公司老板们笑容可掬地迎来送往,满怀信心地搏击市场,兴致勃勃地帮忙为农民聚财。

傅家坪村现有茶园150亩,苍翠碧绿的有机茶山确实引人瞩目,诱惑心脾。茶叶是中国特有的、著名的传统饮品,也是世界第一大饮料。当地民间最普遍的说法是饮茶习俗起源于傅家坪,“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尚待科学考证,不过,老百姓的说法也充分印证了当地人们对这片茶山所抱有的神秘感和过高的希望值。原封不动的农耕文化基因,似乎透露出炎黄子孙的茶文化修养。高山顶上的茶园本来就不可多见,但因为茶场附近农户太少,位置偏僻,每逢采茶旺季,难以紧急调集更多的男女老少齐上阵。抢抓季节,在极短时间内,“完全彻底”地采摘新鲜嫩叶。尽管物以稀为贵、以奇为珍,但是远离现代文明的桃源仙境,尚且暂时不能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报效村民,村两委班子成员们喜忧参半。村民们忧虑的是眼睁睁地看着手里端的“金饭碗”而不能盆满钵满,笔者暗地里惊喜的是,既然如此,也是对青山绿水的最有效保护,“坏事儿”也蕴涵了“好事情”的成分,虽说充满了浓厚的辩证法色彩,但是若资源优势不能够转化为经济强势的话,这并不是大多数群众所“一见钟情”的。

肥沃的农村园田里,当地人们把种植业称之为广义的农业(栽培农作物),村民们俗称种田为“修地球”,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傅家坪村经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之后,现有千余亩良田,主产苞谷、小麦,亦有少量水稻,杂粮亦当有之。其中一组富坪(就是上述的小盆地)拥有农田160亩,属于“人造小平原”。据了解,这片平地是得益于“农业学大寨”时期“人定胜天”、“改天换地”,在县里工作组和大队干部们的号召、组织和带领下,村民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移山造田”,开辟出了具有革命传统的人工良田,变废为宝,造福子孙后代。笔者站在富坪西端,看到平田嵻下中间部位的“战天洞”(即从坪地中间纵贯东西的消水洞[暗沟],俗称“龙眼”),山泉汇合后自东而西汩汩流出,缓慢地聚入山沟,可以遥想当年七沟八壑、凹凸不平的不规则田块之上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该是何等地让人们吃尽苦头啊!笔者仔细观察,大凡有成块农田的地方,都是用古老的扎墙垒砌、挡堵土壤而成。这里的土壤肥沃,黄土中富含天然有机元素,似乎也给土壤“抹了黑”,农作物长势旺盛,有人曾经开玩笑说,“望天收”是基本上不成问题的。难怪得,食客们都说,富坪的萝卜、白菜特别清甜,样样蔬菜味道都好吃呢!在这片生态乐园里,有机的自然环境,健康的生存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幸福。

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副、鱼等方面,传统的养殖业(家养畜禽)主要是指家畜家禽饲养业,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肥力。过去养殖业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侧院养殖业”,喂于院落侧面或前面,便于看管。《南漳县地名志》(南漳县地名委员会编,1984年3月印)第105页载录:“傅家坪大队……耕地900亩,主产苞谷、小麦。出产柿子、核桃、冬花”;第106页载录:“柿子园大队……耕地741亩,主产苞谷、小麦。出产木耳、冬花”;第107页载录:“金狮岩大队……耕地700亩。主产苞谷、小麦”。傅家坪村六畜兴旺,牛、马、羊、猪、鸡、狗等各种牲畜、家禽繁衍旺盛,养埴业发达。傅家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南漳县五谷园家庭农场场主杨波同志秉承了父亲、村里老书记杨理乾同志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精神,专门用本地出产的粮食和蔬菜、田边猪草(野菜)喂养的近千头本地黑毛猪,被国家农业部门认证为有机农产品。杨波同志饲养的生态黑毛猪是本地老品种,生长期较长,肉质筋拽有嚼劲儿,香餐鲜美,口感舒适,素被称道,在南漳县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中被评为A级。据初步了解,五谷园家庭农场生态猪规模在全县名列前茅,在襄阳市也占据着重要的席位。生态黑毛猪产品畅销,网上定购(邮箱:435402077@qq.com)、电话预购(手机:15872226288)、上门求购者络绎不绝,这也让杨波同志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不过,杨波同志坚持一条:拒绝猪贩子上门收购,猪肉直售武汉、襄阳等大中城市慕名而来的消费者。为此,湖北电视台《垄上行》栏目曾经专题向全省推广了杨波同志喂养生态猪的成功经验。年轻有为、头脑灵活、经营有术、讲究诚信、技术领先的杨波同志,一年四季奔波于村里群众致富和家庭农场发财,乐“饲”不疲。

下篇:人文佳景

据著名的楚学家石泉先生(生前系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张正明先生(生前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光镐先生(原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秘书长,后调任北京)、王生铁先生(第九届湖北省政协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玉堂先生(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楚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等诸多的著名专家学者(以上著名学者均为襄阳市楚国历史文化学会顾问)的研究成果表明,当年楚国第一个国君熊绎的祖父熊丽就是自今丹淅地区“南下”,大概就是从谷城县赵湾、茨河、襄州区卧龙镇诸地区沿着我县高峰麓一带翻山越岭、提前到达“南条荆山”(今称“南漳荆山”)当“开路先锋”的。傅家坪村紧临高峰麓,是楚都所在地南条荆山丹阳遗址的区域范畴,因此,这里是早期楚人的活动中心和势力范围,也理所当然地是楚文化发祥地。傅家坪村是藏龙卧虎、蓄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想而知,自然环境造就了人的生存背景,完全封闭的高山小盆地尤其适合于早期楚民艰苦卓绝地渡过难关,并逐步发展壮大、挺进中原大地,占据半壁河山,成为当时的“世界列强”。

傅家坪村现有悠久坚固的山寨民居。顾名思义,山寨就是山上用石头垒砌的人工堡垒,代表着“占山为王”、“独霸一方”的势力范围。仅存的大寨有4座:夜猫寨、看家寨、大山寨、黄莲寨,仅从寨名就显而易见古代山寨的情形和作用。民间关于山寨的精彩传奇故事很多,主题无非是说山寨用于打(躲)土匪以及革命战争年代里国(民党)、共(产党)两军打仗。也有人说,这些山寨是在早期楚人砦堡的基础之上,不断地“改朝换代”,形成今天这个样子。若说早期楚人在寨子中住过,这是合乎逻辑的,历朝历代对山寨进行维修、改造,这也是合乎情理的。同出一辙的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和区位差异,导致傅家坪村最有特点的“干打垒”老房子较为普遍存在,与世隔绝的山民们陶醉于冬暖夏凉的老土墙房子,乐此不疲,其乐无穷。说真的,很多农户富裕之后,也想像城里人那样,享受“高楼大厦”的待遇,怎奈因为交通闭塞,大山阻隔,盖小洋楼实在是“豆腐拌成肉价钱”,又只好作罢,“望‘楼’兴叹”,还是在民居里悠然自得,反正老祖宗们都习惯成自然了。以此造成全村现有老房子多达180处(户),虽说在高寒山区算不了什么,但是与楚先民简陋的生产生活条件挂起钩来,或许又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和人文生态价值。

年长幽远的大路、蹊径是地方文明进步和社会交往的历史印记。傅家坪村古大路很多,因为仅凭富坪、金狮岩、柿子园、老家、贺家塆、瓦屋坪、大坪、汤家沟等等这些“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老地方之俗名就可以“想入非非”,错综复杂的民间“路网”工程,使得彼此之间互通有无、传递信息……亦步亦趋,艰难趱行。过去最远的农户走小路到村委会驻地(高山岗上)也要步行十来华里,老百姓心里多么希望高山能够变矮一点儿啊!改革开放以后,村里老书记杨理乾同志急百姓之所急,把群众愿望摆在首位,四处奔走呼号,努力创造条件,摆脱大山阻隔的艰难困境,缩短村民们与城镇的现代文明差别,带领村民们发扬蚂蚁啃骨头的苦干实干精神和巧干大干的勇气,年复一年,终于新修从李庙集镇到村庄的盘山公路10公里,村两委前些年又按照乡村公路的标准进行了路面硬化。交通条件改善了,农户的摩托车、三轮车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多了,人与车行进在水泥路面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样来去匆匆”。高档轿车也堂而皇之地停放在农家的车库里,老寿星们笑得合不拢嘴,乐呵呵地坐在豪华车子上任凭儿孙们腾云驾雾。农民们结识新朋友、忘却“老搭档”,“喜新厌旧”之后,部分老大路被冷落,闲置,走小路、抄近路反而成为年事已高者谈天说地的资本,也成为年富力强者以及驴友们寻觅奥秘的古迹。笔者不时地想,这或多或少地为今后的考古工作超前提供了“优‘滞’服务”。

傅家坪村现有250户、759人,过去村民们异地搬家、脱贫致富者较多,但是,无论何时何地,村民们总是忘不了自己的“根儿”原本在傅家坪,留下来的村民们都习惯性地“守望家园”,期盼着美好幸福的未来。他们诚恳待人、热情周到、朴素大方、助人为乐的民俗风情得以传承、维系和光大、张扬。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往往是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地方和民族生命力的继承与延续,代际相传。傅家坪村村民们热情好客,礼貌对人,村民们只要老远见到不熟悉的来往人员(走亲访友的过路人、游客或上级工作组,或应邀前来考察、调研人士),总是主动与行人打招呼,问长问短,帮忙指路,走在前头引路,一切为了方便客人。村民们惜酒待客,待人实实在在,只要是屋里有的,都是慷慨解囊、倾其所能,桌面上土菜佳肴“盘盘相接”,通常都是讲究“七个碟子八个碗儿”,随便弄一下就是一大桌子菜,高桌子低板凳,推杯换盏,猜拳行令,还生怕客人们感到弄得不顺味儿。会喝酒的女主人忙忙碌碌,忙完蒸炸焖酥之后,往往也要上桌子陪客,端杯敬酒,带头喝酒,以示敬重。若她们不会喝酒,就给每位客人斟一杯或两杯酒,由男主人继往开来,奉陪到底,“快‘喝’快‘喝’”(快活快活,方音“喝”与“活”发声相同)。吃饭时,女主人也是暗地里“率先‘捶饭’”,尽可能地给客人多添(盛)一点,全心全意为客人服务。大凡到过傅家坪村的人们,都是异乎寻常地称赞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当地老传授耐人寻味,妙趣横生的傅家坪格外引人入胜。

在农耕文明时代里,山民们必须与大自然作坚贞不屈地斗争,勤劳勇敢,顽强拼搏,战天斗地,满足于温饱生活。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养成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勤奋办一切事业的良好习惯。傅家坪村坚持认为,自己所做之事,都是必须有益于自己、更有益于他人,感恩社会,以此为荣,并长期坚持,吃苦耐劳成为村民习惯性的动作,持之以恒地艰苦朴素,再苦再累也不在话下。如今迈步小康社会的傅家坪人,徜徉在金山银水里,大念“山水经”,靠山吃山,也悠然自得,舒舒服服地做起了健康幸福的美梦。

傅家坪村家族姓氏别具特色,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元素,包括同一血统的若干辈人的繁衍和承续。以姓氏为血缘脉络,载录着各种人群的渊源关系、兴衰荣辱及其历史功业和文化特色,是家族传承的符号。傅家坪村有杨、徐、唐三大姓氏,据笔者所知,唐姓乃楚国的贵姓,既然是这里的大姓,想必与楚文化发祥地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于说“傅家坪”为什么没有傅姓的人家而显出“名”不副实?据当地杨氏居民讲,杨家老祖辈们传说,傅家坪以前是傅家的,后来被杨家撵走了,杨家就从上一个屯子迁徙到现在猕乐谷这个叫“傅家坪”的地方。是耶?非耶?不足而论!但是笔者认为,家族迁徙这种历史现象恰巧是社会长河中不断进步的表面现象,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力佐证。还是老话说得好,“人挪活,树挪死”,走南闯北的傅家坪人是永远不会忘本的,什么时候都不会脱离本色,所作所为也都能光宗耀祖,真乃五湖四海皆兄弟也。

美丽动听的“傅家坪”、“祖师殿”、“金狮岩”等传说是这个地方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们的题材内容的形成,特别是丰富奔放、瑰奇多彩的奇特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幻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与古人的生活变革和历史有密切关系,是研究地方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资料。上述《南漳县地名志》第107页载录“金狮岩……相传,早年此岩一洞出现过金狮子,故名”。各类民间传说其实都是炎黄文化、荆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李庙镇作为楚都荆山丹阳遗址所在地、全县林业大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傅家坪村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就是全村的综合资源优势,是指当前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优越地位。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全村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傅家坪村版图面积4万亩,地理方位是:北临齐家岗村,南连李庙集镇,东接国有红星磷矿,西毗赵店村,西南挨磨坪寺村,离县城30公里,离李庙集镇10公里,离赵店集镇25公里,这种在全县高寒山区村中离县城和中心集镇距离的优越性,也决定了傅家坪村在各个领域非同寻常、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

“招蜂引蝶”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是地方经济腾飞的秘诀之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法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策略是繁荣村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傅家坪村依靠天时、地利、人和,高举“发展旗”,齐诵“富民曲”,现在发财的门道主要依靠打工、种植业、养殖业。手编背笼、竹篮、箩筐等手工艺人也非常吃香,“林下经济”(树林里喂养畜禽)、“四边”(田边、路边、沟边、山边)创收成为时髦话题。秋冬季节,猎户们也合法地“赶山”、“坐仗”,野物肉也很有诱惑力,野猪肉、麂子肉、野兔肉让城里人“垂涎三‘寸’”。俗话说,“‘傅’在深山有远亲”。这一带人杰地灵,英才辈出,遍布全国各地(大城市)工作的,有在县城党政机关当主要领导的,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一家5人先后光荣参军的,被传为佳话。傅家坪村在新世纪之初就曾获全国“千佳村”荣誉称号,已经去世多年的村党支部老书记杨理乾同志,就经常性被国家省市县披红花、发证书、戴奖章呢,在山区村里荣登榜首。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南漳县文联主席雷声国同志通过国内报刊网络独出心裁、栩栩如生地宣传、推介了傅家坪村优美、众多的古银杏树资源之后,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驴友们前来观光揽胜,涉幽探秘,外地客商随之也流连忘返,拟投资兴建的农家乐项目,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磋商、论证之中。虽说老百姓目前望尘莫及,但笔者认为,眼下确实不能够构造“空中楼阁”,一定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脚踏实地,立足村情,相信门庭若市、游人如织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新时代已经为期不远,傅家坪村民们扑面而来的场景是坐在家门口大把大把地数钞票,笑逐颜开地迎来送往,笑容可掬地招徕“回头之客”。

湖北南漳傅坪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位于南漳县李庙镇傅家坪茶场,并入驻襄阳·南漳中国有机谷支持中心,全力打造休闲度假、民俗文化、观光农业、亲近自然、户外拓展等山乡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是建设接待中心、朴茶山居野奢酒店,并且充分利用村里原生态高山茶园、全县规模较大的野生杜仲基地优势,在海拔888米的高寒地带开发了“傅坪”牌绿茶、杜仲雄花茶等系列有机茗茶,其中,杜仲雄花茶被武汉等大都市前来观光、采风的游客赞誉为“傅坪圣茶”、“男人神茶”。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的成功开发,给高寒山区人民带来了更多的福音。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无论何时傅家坪村都是当之无愧!

 

2016年12月10日至13日夜草撰,2018年国庆节18改

 

(编者注:本文曾经得到中共南漳县委党校[南漳县行政学校·南漳县社会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杨正强,以及该校在职干部理论培训科科长尹治中、南漳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襄阳市楚国历史文化学会法定代表人、副会长、南漳县磨坪贡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南漳县春天里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明军等同志的支持和帮助;本文曾摘要刊载于《南漳信息》[南漳县凤鸣楚山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经营]第36期[2018年7月1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