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沈树玉《崇明岛浜镇角上的平民英雄》一文随笔

 崇明彬彬 2020-03-22
读沈树玉《崇明岛浜镇角上的平民英雄》一文随笔

                                                   陆文彬

        2020年3月19日在微信上读了“心语作者群”沈树玉老师的《崇明岛浜镇角上的平民英雄》(下简称《平民英雄),这是她发表的第十八篇文章,也是该群的高产“赤脚作家”。作品主人翁沈元宰叔叔,我认识,他曾是我们浜镇汽车站上的驾驶员。虽在一个镇上,因不是近邻,他家的孩子比我小,不是同学,故接触少,知之不多。我在2011年8月23日在新浪撰写《浜镇忆旧—汽车站、流动戏班》时,曾想到驾驶员中的沈元宰叔叔参加志愿军,入朝抗美的动人事迹,让整个浜镇人感到光荣,真是:一人入朝参战,全家全镇都光荣!

       一、我为什么欣赏《平民英雄》一文。我在作品留言中说:“我一直希望有人写沈元宰的光荣事迹,有沈树玉老师完成了,谢谢!点赞!”浜镇,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平民英雄》一文,对作品中的主人翁,日常工作兢兢业业,家教有方,当国家需要时义无反顾,应征入朝抗美援朝,受到浜镇人的敬仰!夫是平民英雄,妻是平民模范,他们教子有方,可称得上浜镇的一个家庭楷模!这是浜镇人的骄傲,看到这样的文章,心中特别激动!

        乡土文化的教育,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爱祖国从娃娃抓起,爱家乡,是爱国的基础。美国一位教育家认为,对儿童的历史教育,应从乡土教育开始。我国古代的周礼一书中,已有“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的话(郑 玄 注:“兴,犹举也。民三事教成,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饮酒之礼宾客之。既则献其书於王矣。”意思是藉由乡间民俗的生活教育,来实现教化的功能)。

       1、乡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是乡土文化的核心。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简单地说,乡土文化分物质乡土文化(历史建筑、民居风格、地貌地名变迁、艺术作品等等)和非物质乡土文化(民风民俗、村规乡约、家教家谱、语言特色、英雄人物、优秀匠人、本地“老娘舅”、传说故事、饮食特色等等)两部分,但它的核心,就是“人”,上述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的产物。所以,写乡土文化的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又上了一个层次!(注:“本地“老娘舅”,各地民众除了信服政府的公安等职能部门外,日常生活中人们信服德高望重的本地“老娘舅”,就近请他排解纠纷等等,维护一方平安。)

        2、写乡土文化中的人物故事,特别是当代的人物,最难写。首先作者要有阳光心理,才能捕捉到人间的优秀事迹,撰写出阳光作品;其次作者要有慎密的调查,选词恰当,因被写的当代人熟悉者多,作品应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再次,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留有十年文革的影响,如何在写作中体现时代精神、法治思维和把握写作的尺寸非常重要!

       二、平民英雄》一文,附有珍贵的浜镇史料。我以前写“浜镇汽车站”,就用了上述那个很不确切的名字。看到沈元宰叔叔写的参加革命前后主要经历”表,其中有:“1945-1948年,在本镇大通友好运输公司”,1951到堡镇工作时,写“在崇明堡镇......”一汽车运输公司当司机,于当年的10月应征入朝参战,并荣获二等功。       

       从上述经历表中,“在本镇”,就是浜镇,那个公司应称作“浜镇大通友好运输公司”,这是浜镇运输行业的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史料!

        三、《平民英雄》一文勾起了我在网上巧遇沈元宰次子沈志均的故事。无巧不成书,无缘不相逢!那事发生在2011年11月21日,有人看到我写浜镇忆旧的拙作博文,便告知浜镇人沈志均。由此,他于当日以“新浪网友”访问了我的博客,现在看到沈树玉老师文章后,给我解了密:他叫沈志均

         1、他是一位与他父亲一样热情的人。

         他看了我拙作,作了热情的评价,热情地向我介绍了他:“我是70年去舟山当了海军,担任过舟山基地的军需处处长,后转业至崇明(作者注:没有介绍回崇明后担任的职务,读了《平民英雄》一文后,知道他的职务为“崇明区司法局副局长”)”和他的父亲:“我父亲沈元宰是浜镇唯一去抗美援朝的司机。”还告知了浜镇著名医生龚惠堂的一些我关心的事,说他:“他的晚年还是很幸福的,因为他的第三个媳妇在他生病卧床五年期间,精心照料,用邻居的话讲,'弄得很光生’。”看来也是一位善于表彰别人好品质,心理很阳光的人!

       他热情地在我博客上留了电话,有事可与他联系。

        2、原来我也想写点朝鲜战争时浜镇的一些情况。

        2011年11月21日我与到访我的博客的沈志均说:“多谢老乡,你的父亲我还有点印象,个子中等身材,到朝鲜大概不到一年(应该是二年多,1951年10月至1953年12月),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下活着回来真是一件幸事!像龚惠堂医生过世,也让人很惋惜,这样的浜镇知识老人不多,如果他们能留下一点家庭和浜镇史实很有意义的,但以前我们对乡土文学等还缺少重视,一些事使得后人无法了解真实!......

       同年11月28日21时25分我俩又在博客上聊天时,我对他说:“原来我也想写点朝鲜战争时浜镇的一些情况,太零碎了,没有写。如果知道一点你父亲的情况,我肯定要写一点的,毕竟浜镇人也做出了贡献。

        四、平民英雄》的作者沈树玉老师,还写了《崇明织女》,而且她还是生活中的“织女”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沈树玉老师曾经撰写了一篇题为《崇明织女》的作品,把著名的崇明土布的织制过程写得详尽而生动,生活中她还是热心穿针引线,编织成一幅“失联几十年的初中同学欢聚图”。此话从2018年12月2日热心乡土文化的年轻知识份子陆安心先生组建了微信“心语作者群”,在群里沈树玉老师与我相逢,我不认识她,她在博客里看到了我呼唤一位很细心的关心浜镇史的黄惠贤同学,出来写写浜镇史。2019年1月5日下午她在微信群里告诉我,杨忆娥是我高中的老师,黄惠贤是她的同事等等,6日经她热心牵线,便引入一个命名为“大同53常青树”的中学微信群,使我失联六十多年的大同中学的同学重相遇,真是:千寻万找无处觅,热心织女网上牵,失联已有六十年,欢欢喜喜重相见!在微信群里首次视频聊天时,我一个都认不出来,脑子中有的女同学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的形象,出现在视频上的老爷爷、老太太,我不断地提问:这位老先生是谁?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是谁?引发了一串串笑声!

注: 本文, 是我撰写“心语作者群”的第五篇拙作,见文后附录5。

附录:

       1、《平民英雄》一文截图选录;右下图为作者简介。

 

       2、《平民英雄》一文中丰富的插图:左一,沈元宰在朝鲜营房前留影;左二图:沈元宰在南京中山陵留影;左三图:胸前佩戴朝鲜民主共和国二级勋章;右下二图:沈元宰在盐城地委工作证照片;右下一图:沈元宰长子沈志伦)和次之沈志均合影。 

    

       下左图:沈元宰军人登记表;下右图:沈元宰参加革命履历表。

 

        左下图:1960年二十三期支部生活内刋登沈元宰夫人陈品芳优秀事迹;中下图:市三八红旗手陈品芳作为封面人物;右下图:陈品芳五个子女五对夫妻幸福合影!

  

         3、沈树玉作品已发表的目录

         (1) 《向蟠龙河畔的革命烈士致敬》发表时间:2018年10月11日

         (2)《赞我的家乡——蟠龙河》发表时间:2018年10月19日

         (3)《乡愁-龙王庙情缘》发表时间:2018年10月24日

         (4)《大同中学我成长的阶梯》(一)发表时间:2018年11月24日

          (5)《大同中学我成长的阶梯》(二)发表时间:2018年11月26日

          (6)《乡愁,情有独钟的崇明竹园》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1日

          (7)《乡愁,老蟠龙镇人的回忆》发表时间:2018年12月24日

          (8)《崇明交通、运输工具的巨变》发表时间:2019年4月16日

          (9)《一次别开生面的“走亲”活动》发表时间:2019年4月30日

          (10)《一份特殊礼物》(一)发表时间:2019年7月3日

          (11)《怀念四合院的“纳凉晚会”》发表时间:2019年8月5日

          (12)《一份特殊的礼物》(二)发表时间:2019年8月21日

          (13)《一着新、二着旧、三着筋的时代》发表时间:2019年9月28日

          (14)《一份特殊的礼物》(三)发表时间:2019年10月7日

          (15)《倾听布鞋的诉说》发表时间:2019年10月17日

          (16)《崇明织女》发表时间:2019年12月24日

          (17)《崇明岛老宅上的那口井》发表时间:2020年1月19日

          (18)《崇明岛浜镇角上的平民英雄》发表时间:2020年3月19日

         4、下图:沈树玉老师已发表的作品截图选录。

        5、我撰写的相关微信“心语作者群”的文章:

         1、浓浓故乡情,欢聚一堂亲》发表时间:2019-06-02;

     2、《龚一匡老师托子加入“心语作者群”后的感想 发表时间:2019-11-11 15:59

         3、《选录黄汉亮老师今天在崇明乘坐公交车到浜镇随拍照片》发表时间:2020-01-31 21:20 

          4、《读陆锦洲的“我的铱金笔之恋”随笔 发表时间:2020-03-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