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牵动全国乃至全世界,医护人员不畏病毒,奋斗在第一线,值得全国人民学习。在医护人员中,有一支国内治疗传染病最牛的国家队,这便是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钟南山、李兰娟、高福、曾光、袁国勇等成员个个身怀绝技,均是领域内的绝对权威。钟南山,自不用多说,堪称国士。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在非典期间便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当时很多人说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他力排众议,坚称这是病毒感染。在大家对非典病人谈之色变的时候,他要求把重症者送到他这里治疗。84岁高龄,体育超棒,曾在首届全运会上打破400米栏纪录。妻子李少芬,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国家女篮主力队员。儿子是名医,女儿是国家游泳运动员,曾获世界短池冠军。李兰娟,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实验室主任。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73岁奔赴第一线,除夕只是匆匆忙忙的在办公室吃了几口饺子,便开始高压工作。非典时,当时我国的防疫经验远不如现在丰富,李院士就提出了建立专业的传染病医院、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要隔离,并成功培养和分离出SARS病毒,完成全基因序列测定。她创造了SARS“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病人的奇迹。丈夫郑树森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肝胆胰外科专家、器官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两人是有名的“医学院士伉俪”。高福,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院士堪称“院士专业户”,工作成果受到多个国家认可,同时兼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和非洲科学院院士。出身于普通家庭,父亲高存喜是木匠,母亲杨桂莲是农民。但正是这样普通的父母培养出两代学霸。在2016年照的一张全家福中,27人的照片中有1个院士、9个博士、2个硕士、2个本科。曾光,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对策研究。2003年“非典”防控中,曾作为卫生部流行病学专家组组长赴广东一线医院调研,并以国务院“非典”督导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北京联合指挥部的防治工作。袁国勇,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学院、外科学院和病理学院的院士,银紫荆星章获得者。袁院士出生于香港,自小体弱多病,曾因肺炎而入住玛丽医院。后来在玛丽医院进行微生物学研究。2003年SARS爆发期间,袁教授及他领导的小组成员追查到SARS的病原冠状病毒,被亚洲时代周刊誉为亚洲英雄。2018年5月,编号41740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国勇小行星。  相信在如此豪华的专家阵容下,疫情将很快被控制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