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量的百分之百,是现代人最好的依靠,它可以安抚好人类的情绪并稳定血压。 不过出门在外经常会遇到电量不足的情况。当电量不足20%的时候,智能手机会很不给面子的提示你,让你瞬间陷入恐慌。那么这个提示,难道就为了让你小宇宙爆发的吗?当然不是,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10年前手机厂商还建议,用手机时把电彻底用完之后再充电,这样对电池比较好。 先说结论:如果手机的电池是锂电池(准确的说法是锂离子电池),那么让电量始终保持在20%以上,没电就充。目前的苹果华为OPPO这些,基本都是锂电池;如果手机的电池是镍镉电池,那么尽量让电量彻底用完之后再充电,十年前手机翻盖滑盖基本都是镍镉电池。 镍镉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实现的。Cd+NiO2+2H2O→Cd(OH)2+Ni(OH)2  简单来讲,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会有电子的移动,便会有供电行为。充电过程就是上面的化学反应的逆反应。镍镉电池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记忆效应”:在充电前,如果电池的电量没有被完全放尽,会在电池的极板上产生一些小气泡,造成无效面积,引起电池容量的降低。 而锂电池的原理可以理解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运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释放出电子而产生电流,或者吸收电子完成充电过程。锂电池并没有记忆效应。不过锂电池的电量如果低于20%仍继续使用,就会降低电池的活性,电池的寿命会受到影响。 如果当手机电量低于5%时,依然不知悔改的继续使用,可能会造成电池过度放电,电池内部的电压过低,可能造成手机彻底报废。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但是有惰性。长期不使用可能会造成电量变小,但是充放电几次就会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