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慵懒被动还顶嘴?三步行动大逆转,她家做到了!

 Richard_X 2020-03-23

家庭改变这三步

孩子和家长都看见了全新的自己

题记:

文中的孩子今年10岁,她的妈妈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甚至在很多家长眼中她的做法有点强势,硬派。在现实中,美国的虎妈成功地培养两个优秀的女儿,也引起很多人的吐槽和反对,如果您介意的话,可能本文中这位妈妈的做法同样会引起您的不适,在意的读者请就此绕过。


我们通过她们一家的实践,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感受到她们全家人的喜悦。不仅是孩子自己开心自信了,以前因为孩子的事,经常发生争吵的一家人,如今充满了爱的能量,和谐又幸福。


感恩他们的示现,祝福他们!


前言


如何改变孩子懒散状态,让他为自己负责?自己上课,自己作业,不用家长操心?


放假在家,老师网络授课,女儿看起来乖乖在家学习。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平静和美好。


某天晚上,女儿的平板要释放内存找我帮忙,我忽然查到上网痕迹,上面显示近一周每天有接近两小时的动画片痕迹。一瞬间,我感觉火力直冲脑门:这家伙,装得乖乖地学习,原来一直在偷看电影!那一刻,我脑海里闪出孩子的种种缺点:懒散、好吃、装乖、马虎~~~越想越气。


就在我即刻要爆发之时,想起了家长会上老师的叮嘱:千万不能被情绪所控制,要冷静。虽然要冷静,但孩子的问题也要解决。


曾经孩子也有类似的行为,通常我只会一顿骂,唠叨两句,以为就尽到自己责任,孩子也会乖乖地听话了。谁知,孩子只不过是把地下活动做得越来越隐蔽了,这让我深知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了。于是和老师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不珍惜学习机会,最好的方式就让她失去机会。


只有这样,她才明白因果,才知道什么叫对自己负责。


接着,我开始了十年来的第一次“逼迫孩子”的大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和孩子斗智斗勇......



行动篇



第一轮动作



1

目标:孩子在家打工,妈妈变老板。

2

孩子:体验真实社会的打工生活,改变娇气和抱怨的习惯。

3

家长:不起情绪,全家齐心协力,严格坚持家长的原则和界限。



当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就会发现一切变得更容易。


当我下定决心调整孩子,不怕家人阻扰时,发现和家人沟通这事进展得比我想象更顺利!


那天凌晨,我把家人从被窝里拉出来,开了一个家庭小会,说明了情况。我恳请家里人配合,因为这个调整过程会引起情绪大爆发具体要求是:无论我和孩子发生了什么,都要无视。结果,外婆说她做不到,但选择了早出晚归,到孩子舅舅家(同小区)里去避开一下。从此这半个月时间,真是早饭后就出门了,晚上才回来。真辛苦了她老人家!


我家闺女经常用哭闹、装可怜、威胁等方式反逼迫我和爸爸就范,我们虽然明白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但总是不能坚持原则,依然会被她的套路所俘虏。这次我们决定改变自己,把原来容易动摇的爱变成有原则的爱,老师说的,外圆内方,原来的我们对孩子,里外都是圆,没有方。


6点半,把孩子叫醒,告诉她今天不用学习上课,要开始打工的体验。孩子火冒三丈,坚决不同意,在床上就开始闹腾。


要是原来,我俩就干上了,这次我很平静地告诉她:你不珍惜学习机会,用学习工具看电视剧,说明你不太想读书,因此可以尊重你不读书的想法,但要学会做事情。将来打低级工竞争很大,考虑到年龄的原因,给你一个在家当保姆的机会,所有家务事都要做。从今天起,早七点到晚七点,上班时间我是老板,晚上七点之后我才是妈妈。当然,也可以出去打工,不勉强你。


孩子很诧异,不干,开始哭。


预料之中的事情,我早有准备。我说:上午的事情做不完中午饭就没有了。下午的事情做不完,晚饭就没有了。如果要外出打工挣钱,记得大门在那边,如果回家吃饭睡觉,每天交10元生活费。


孩子继续哭,过了一会发现没用,就开始去做早饭了。


千万别以为孩子这么好弄就听话了,我家闺女以往跟我的交锋都是占上风的,所以她其实另有套路。


为了表达很“爽”的心情,她很惬意地弄上一张纸巾给每个人放在盛好的饭碗旁边,搞得像餐厅一样。估计着,她是把打工体验当做玩玩的心态,同时也想得到我的赞赏。但我装着没看到。因为接电话耽搁了一会,我坐下喝了一口粥,有意说,凉了,去热一下。她撇着嘴接过碗说了一句:像你这种口气的老板,一点都不尊重人,换作别人早就辞职走了。我说:多半他下一个老板比我还凶。一个打工的还这么挑剔,就等着饿死吧。孩子这次没说话。


接下来,最精彩的一幕开始,孩子上演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剧情。真奇怪孩子只不过十岁,居然也会这招!早餐后她开始发飙,气势汹汹地指着我说,我耽搁她学习,她落后其他同学了,还一个劲地哭着说怪我,永远怪我。


我回她:明明是你不想学习才来打工的。何况,不打工你就不落后了吗?还好意思怪我?她一直嚎叫,声音大得如响雷,想罢工。这里说明一下,孩子学习进度一直很慢。英语课,别的同学已经背完了整部电影台词,她还只有30分钟。孩子智商没问题,主要是对自己要求不高,学习不专注导致的。


我只是不动声色强调规则:不打工就没有饭吃。看你第一天在我家里打工,我准许你哭,但是明天就看我心情了。如果不想做,可以,记得大门在那边。现在到处瘟疫,外面估计不会有人收留你。你可以吃喝睡觉都在楼下那个垃圾桶,我觉得还不错,可以遮风避雨。


她气得吼:你休想,我死都不会去当流浪汉!


我说:那还闹什么,就快做事情吧,否则中午饭没有了。


她嚎啕大哭着只好去做事情


特别感谢孩子爸遵守我们的约定,一直在房间里面没有出来干预。他是见不得孩子哭的人,所以每次孩子爸一出场,孩子就赢了,我这个当妈的就白管了。


到了中午,因为我有事情,很晚才吃饭,她给我端过来饭菜,看她表情,有一种讨好在里面。(闺女眼看硬闹不行了,开始换招)我问事情做好没有?她说做好了,我开始去检查,很容易找到灰尘,她就返工。连续返工两三次,她又开始了愤怒,还狠狠地瞪着我说,想把手里的抹布给我脸上扔过来。


我第一反应是怒火中烧,忽然想起不能上孩子的当。曾经很多次,只要我发火起情绪了,基本上我就会撂下事情不管了,孩子很清楚,所以只要我上当,她就可以不用继续干活了。想到这里,我平静下来,笑着说:好啊,你试试看?你是想用行动告诉我两件事吧,第一,你的皮子很痒,想吃板子了,第二,三天不想吃饭。来吧,我一定会成全你的。


她无望地大哭两声,然后转身只好继续做事情。


越爱你的人,越严格训练你。为了逼真打工生活,我还扮演低素质的顾客,吐了两次口水在地下,她又嚎叫想罢工,说我整她。我没有理她,让她自己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接下来,我看到她哭了一会,继续做事情去了。


按照规定,打工时间是上午7点到晚上7点,其他时间我就是妈妈。这是因为,我需要帮助孩子疏导情绪,理理思路。当天晚上孩子试图说服我,明天不要当老板继续当妈妈,但我很认真地告诉她:不行。并且告诉她,如果将来找工作,她做得比别人好,老板一定会用她不会用别人的。


晚上的沟通,我没有给她任何安慰,而是引导和疏导。如果我给她的是安慰,就代表我认同了她觉得很“受伤”的感受,这样,孩子心理就会认为自己就是弱者。而草原上的羊,绝不会因为自己受伤而受到照顾,相反,受伤也要拼命跑,不跑只能更容易被狮子吃掉。一个能为自己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把自己当弱者的,相反,她会去思考自己要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因此,作为妈妈,我决定引导闺女走出弱者思维模式,想法子让她体会到真实生活的艰难,学会为自己负责。考虑到调整方案中老师也专门建议用运动来调整,所以我想到了让她突破蹲墙功。我提出挑战:每天完成1000个蹲墙功。由于我的坚持,孩子毫无退路,顺利完成蹲墙1000个。


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孩子认识到我是来真的了,同时,她也看到全家人都统一了战线,知道不服不行。于是我们家原来高高在上的娇小姐,开始改变了。我们的第一次“逼迫”算是一个开门红。


在这段时间里,我最大的感悟是:当我没有情绪的时候,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孩子无论怎么样,都无法撼动我的决定,在我坚定的时候一切都会如意,自助者天助!但只要我心不静,就会把事情做得很糟糕,进而更加心不静,陷入恶性循环中。唯有管理好家长自身情绪,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第二轮动作



1

目标:不许找感觉,完成任务是本份。

2

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任务,不取悦大人也不许谈条件。

3

家长:温柔而坚定地坚持原则,不给孩子找感觉的机会。



接下来的两三天,孩子好像变了样子,做事情开始认真一些了,我认为孩子还不错。但是老师告诉我没有这么快,别高兴得太早。我还真的差点中了招。


上午一切顺利,孩子为了做得更干净钻到床下趴着去擦地板,我和他爸莫名感动了一把,我脱口而出表扬了她一句,马上就觉得有问题。


事后分析自己的问题是,以前孩子没有这样做过,今天她这样做了,我们才会被感动的。平时我们不也是这样做的吗,所以其实这就是一个正常的行为啊。


下午孩子打扫外婆房间时,非常干净,请我去检查时,说这是给我的惊喜。有了上午的反思,我说,这不是一个打工仔应该做到的吗?她立即很委屈地大哭,冲到其他房间去了。孩子做了一点点事情,就巴不得全世界都来夸她,我没有理她,而是开始反省,我是怎样把她培养成这样的人?


我还没有反省完,她又开始去继续做事情了。


我心想,如果我去互动,孩子就会和我一番怼。原来,是我平时太在意她的感觉和想法了,我不在乎的话,她自己就好了。而这种对话,恰恰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很了不起,所以,孩子的自以为是,就是我这样在乎出来的啊。想起自己以前“孝女”的样子,我就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蠢蛋。凭什么家长要看孩子的脸色过日子,家长供养孩子,孩子应该看家长脸色才对啊。


这几天,她来找我说事情,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我做个什么,你就满足我一个什么条件,完全没把我当老板,当成她的生意伙伴了。所以,我统统都一样地回答:你现在是打工的,怎么可能来和老板讲条件呢?她哭着说:你都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然后哭着慢慢走出去,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我没有说话,但我很纳闷,我根本都没有做过什么,她怎么说我不尊重她的劳动成果?看着她磨蹭着想走又不走的背影,我忽然明白过来:她认为工作是为我做的,所以我应该奖励她,她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事都是为自己而做的!而以往她来找我,总能得到回应,所以,我再次看到自己以往教育的不足。下一步,要让她主动起来,真正去为自己而做。


接下来的几天,闺女做事开始踏实起来,卫生打扫得干净了,心态也平和了不少,对家人关心也开始多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也越来越进入状态,从刚开始的忙乱不知所措到现在的安定心情,我也成长了!因为我心安,心静了,接下来,孩子自然而然就迎来了充满喜悦的突破。


第三轮动作



1

目标:坚持就是力量,不行也得行。

2

孩子:突破限制,完成2000个蹲墙功。

3

家长:妈妈狠心坚持原则,爸爸戒烟支持闺女。



孩子每天结束工作之后,还要完成1000个蹲墙功,这不是我提出来的,是她为了早日结束打工生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提出来的。说出来容易,做到才算是真的,因为,当时她一天最多只能做200-300个。因此,支持孩子实现每天1000个的目标,也是一个功课。


当孩子第一次做到1000个蹲墙功时,腿已经打颤了,但是她很高兴,觉得自己突破了很有成就感。我说,这有什么,有个中年人1天可以做10个小时6000个,你还差得远呢。她哼了一声,脸上却掩饰不住突破1000个的兴奋,这种兴奋持续了好几天。


说明一下,我为什么要用一个中年人的例子打击她?因为以前的我们太容易找感觉了,一点点小成绩就得瑟了,总是一种小富即安的样子,这样长大的孩子将来是难以有大成就的。而突破的价值在于,能帮助孩子重塑自己的信念,从原来以为自己不行做不到的状态变成不再怕困难,所以,不能给她找感觉。


坚持到第三天,由于身体的酸痛反应,那天的蹲墙从晚上7点开始(孩子下班时间),孩子一直叽叽歪歪的,各种请求想让我允许她不再做了。孩子爸受不了就出去了。而我在旁边坚持给她数数,用了一个半多小时,做到了500个,允许她休息一下。


这时,孩子爸进来问询情况,我说做了500个了。我还没有说下一句,孩子爸马上表扬说:哟!厉害厉害!明天继续做。一听这话,孩子马上笑了,说好啊。我立即说,我们每天的目标是多少啊?你想说话不算数吗?孩子马上就来情绪了,跳起来说只做最后200个。她边做边哭,嘴里一直在念叨只做200个,只做200个。


我知道,这是孩子在试探我的低线,如果我不坚持,孩子就不会继续做了。我告诉自己,今晚一定要坚守下去。


在之后500个的过程中,孩子又哭又闹,又踢又打墙壁,又说自己脚痛。孩子爸没见过孩子这样闹腾,有点懵不知道咋办,我也努力稳定自己的心情,请他出去一会,怕他心痛孩子来责备我,就又让孩子有空子钻了。幸好孩子爸这次很配合。


当孩子又做了130个的时候,状态是这样的:做两个就瘫倒在地,好几分钟都做不了一个。我一时也不知道该咋办。顿时大家陷入一种僵局:孩子爸在外踱步不敢进来,我在旁边坐着,看似稳若泰山其实心如潮汐,孩子呢,瘫倒在地,跟我耍赖。


没想到,解开这个困局的是爸爸!孩子爸忽然进来说了一句话,然后就发生了神奇的一幕。


孩子爸说,你今晚完成目标,我就开始戒烟,绝不骗人。


孩子一下子来了精神,从地上爬起来问,真的吗?他爸点点头。孩子开心地笑了,说不准骗人,然后不等他爸回话,生怕他把话收回去了。孩子开始拼命蹲墙,完全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剩下的370个大约只用了40多分钟就完成了,也没有再叫脚痛。


这个神奇的转变让我有点惊讶。惊讶他们两父女居然这样来成就对方,惊讶孩子的潜力如此惊人!惊讶爱的力量如此伟大!


孩子做完的时候,特意多做了1个,也就是总共做了1001个,算是超额完成目标,我们拥抱她,祝贺她突破了自己,她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还悄悄给我说,我们要鼓励爸爸完成他的目标。


真的没有想到,爸爸的改变对她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父亲的力量,太强大了!感谢孩子爸!关键时刻展现了父亲的真爱,真正地推动了一把孩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这样在“软硬兼施”中,在严厉和爱护的能量场中,孩子每天坚持1000个蹲墙基本量,其中有一天甚至突破过了2000个。这带给了她全面的进步和自信。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简直不敢相信,居然可以做到2000个蹲墙,太不可思议了!就因为这个突破,孩子的能量值开始在攀升,一天比一天更有自信。做事和运动都变得更加认真,对自我的要求明显提高了不少。


她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轻盈,脚上排了很多寒气出去,原来一直冰凉的脚现在每天都是暖的了。这也给了我一个突破,我不会再害怕孩子运动过量的问题,我真的相信了孩子潜力无穷。


老师后来告诉我说,这就是爱的力量,当家庭能量场流动着爱的能量时,每个人的潜力都会被发挥出来。这个爱是真爱,是为了真我成长的爱,而不是原来那种小我的溺爱。小我的溺爱会让一个人变成废物,但真爱会让一个人成就自我。


孩子信念转变:从你

们整我到感谢你们帮我


其实这次在家调整刚开始时,孩子心中充满了恨意,觉得自己特别倒霉,她认为这是老师和家长合伙整她。随着她尝到突破后带来的喜悦就开始转变了信念,变为“老师和家长整我的“小我”是为了帮助我的“大我”成长。这时候,她对家长和老师充满了感恩,而不再是原来那种对抗的心理了。


这是我们曾发生的一次关键对话:

孩子:为什么你们经常开家长会,老师还出主意整我们?你们都好讨厌!


我:老师是妈妈请的家庭教育顾问,我们有权利让老师们出主意,如果老师们不出主意,就是他们服务不到家,工作不负责,我还嫌老师们出的主意太少了,不够!打算明天和老师沟通,至少出10个以上主意才行。就像公司顾问,老师是专业人员,是专门找问题解决问题的专家。


孩子:家长和老师不是应该帮助我们吗?为什么老是让我们打工,专门整得我们不能学习!


我:对啊,专门整你的小我,让她安静一些,不要老是来纠缠你,我们帮助你的大我成长起来,难道你不愿意吗?你得记住,这是你的灵魂在出生前就和我们签好协议了的,不然,才懒得管你呢!谁喜欢这么多事儿,我舒舒服服过日子多好,省得和你生气伤肝呢!


孩子:但是这样也让我们太难受了。

我:请问现在说话的你是哪个你?

孩子笑:可能是小我。

自此,孩子每次找我诉苦,我都先问,请问现在的你是哪个你?



十五天后


根据孩子的表现,老师给了孩子每天1小时学习英语时间,每天背诵10分钟电影台词。这在以前,孩子会非常抵抗,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但是当天接到任务,孩子晚上就背诵录音完成任务了。


背诵英语,这对孩子来说,将又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我知道,只有保持这样的环境,才能真正让孩子形成突破习惯,才能形成稳定的性格,最终才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感恩一直指导并陪伴我们身边的老师们,没有你们的出谋划策,没有你们对孩子心性的把握,就无法为孩子打开一扇窗,让她看到更加真实的自己。感恩!


预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