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原创城市系列散文 世事再浮躁,思想有根源。在人生最彷徨无助的时候,不妨还是回到充满草纸香和墨香的氛围中,学会沉下心来,几行经生活浸润过的文字,一页艺术加工过得纸张,书籍是生活与艺术凝结的载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书籍是最好的心灵营养剂,无论何种心态,只要你能静下来,仔细寻找阅读,总能找到与心境吻合的契合点,安抚心境,陶冶情操,让尘封的心窗通透明亮。 沉静的图书馆 这里安静,飘散着浓浓的书香气,窗外或是阳光灿烂,或是淫雨霏霏,或是白雪纷飞,或是柳絮飘散。但室内总是层层的书架,架上摆满了各色书籍和杂志,间或某本书拿走了,书架上依然赫然写着书的名字,等待读者的归还。 书架上各色书籍像一道道流淌的彩虹,安静地流淌,流淌着知识、信息流淌着浓浓的墨香,杂志有些刻意装扮,像待嫁的女孩,庄重或顾盼的立在那,等待有心人的眷顾。而书籍则是严肃地立在那,不为你的亲近而顾盼,不为你的冷落而自怜。自得、自在、自我、自成风景,那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如密封完美的醇酒,岁月越久,底蕴越深厚。而用醇厚的书本叠加起来的书山或书海组成一座的图书馆则显得深不可测,书上记载着来自远古的音容笑貌,来自古代的人类精神的记载,用纸和墨作为承载,纸和墨之上嵌进的是人类精神的光辉!纸质可以泛黄,墨香可以淡化,但人类精神之树却万古长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纸与墨这世上最软性的材料构建起了世上最坚硬的人类精神钢构,总显得沉静无言,来这里的人总是悄悄地进出,即使必须说话,也是细声细气,悄悄地在说,好像生怕打扰历史的沉睡者,但这里却是世上最有力的语言集成地。 我有近20几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在图书馆度过,当初是自学英语,当时的目的是能走出玻璃厂,不再从事简单的玻璃吹制工人的工作,觉得学英语应该用的上,一学就是4、5年的时间,背单词、学语法,当然更多的是用小录音机装上磁带听,或是在收音机上听BBC或VOICE OF AMRICA (VOA)的广播。其实学习一门外语更多的时间应该用在听力上,只有听懂了才能更好的交流,而要想听好就要多记单词,多背词句。当时承德市图书馆的英语读物非常有限,只有报纸CHINA DAILY和少数的基本英文读物,最初看CHINA DAILY非常吃力,大多是新闻或经济词汇,需要拿着英文词典查,随着词汇量的积累,越看越轻松了,相应的听起广播也能够猜出大概的意思,为了能够面对面的说和听,曾和图书馆的老师一起发起组织英语沙龙,去师专和同学老师一起说,当时脸红脖子粗,经常出笑话,但这只是一个过程,只要学外语必须经历的过程。人的自尊心是脆弱的嫩芽,需要时间和时事的打磨使其变得坚韧而富有张力,人才会变得成熟,当你摈弃了害羞、怕出错等心理障碍时,随着词汇量的增长,想说的欲望就增长了 。当你真正想用英语和老外或其他人交流时,你的英语水平已经上了一大台阶了,而作为自学英语个体的自我来讲不仅是心理的成熟,更是人生境界的一大提升,——虽然人有很多理由为自己的惰性辩解,但只要花上3、5年的时间,没有任何理由为自己不坚持而开脱,你一定会获得一份人生大礼,成功的喜悦,我考取了英文导游证,带了一年多的国外团队,虽然现在有工作不用,但这经历依然是终生的财富。而图书馆永远是静悄悄的,静悄悄的陪伴,静悄悄的鼓励,书香依旧,我已成长。 记得在学习英语时,一位朋友告诉我,说市广播局电视台要举办业余主持人大赛,要我参与,当时学习英语已坚强了我的自尊,摈弃了自卑,同时学习英语音标,也让我改掉了来自家乡围场的浓厚乡土音色,我报名一试。当时参与人员众多,主要是来自承德师专的学生,总计370多人,是历届大赛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组委会采取一次初赛,两次复赛,一次决赛的办法来举行,经过一次初赛、两次复赛,我们16位选手进入最终的决赛,当时给我们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决赛,我准备的是关于人才的话题。但是在决赛前一天,我听说决赛的评委有虹云老师,我决定放弃准备半个多月的人才话题,要现场采访虹云,因为这种现场采访不会有交流或准备时间,或者采访很成功,或者演砸了,我觉得无所谓,能进决赛就足够了,果然现场采访很成功,8分的现场展示我得了7.8分!最终获得优秀奖,自此我进入承德市广播电视局,成为了一名记者,主持人。拥有了记者证,这张证件是我心目中第二重要的证件,这是我的工作。经历如此,时间已过去十年,这十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图书馆依然安静,而我内心依然澎湃而坦然。 或许是总不甘心寂寞,在这里安静地度过了最艰难的攀爬之旅,获得了一些体现自身价值的证件,有的证件换不来钱粮,却是我一路走来伴随生命的扎实印记。期间印象最深的是图书馆的李老师,在我学习最艰难的时刻,她走到我身边对我说,歇歇吧孩子,你要是我的儿子,我可不让你这么学,别累坏了!声音依然是轻轻地,但在我心里掀起巨大波澜,一个人在外这许多年,没有或很少如此贴心的安慰。声音是轻的,感动是深重的,感谢好心的老师,一句轻声的问候,是我前行最大的动力。 而今天,我带着女儿走进图书馆,让她感受这份难得的沉静,社会是浮躁的,眼睛被手机或电子屏幕占满了,人的精神走向已被太多的浮华所左右,我有意识让孩子感受身边还有这样一块心灵休憩的地方,在这里书籍像一面面镜子,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要时时审视自己,反观生命中自己合适的位置,找好行走的坐标,找回偏离轨道的自我,摈弃自卑等不利的情绪,健康快乐地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世事再浮躁,思想有根源。在人生最彷徨无助的时候,不妨还是回到充满草纸香和墨香的氛围中,学会沉下心来,几行经生活浸润过的文字,一页艺术加工过得纸张,书籍是生活与艺术凝结的载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书籍是最好的心灵营养剂,无论何种心态,只要你能静下来,仔细寻找阅读,总能找到与心境吻合的契合点,安抚心境,陶冶情操,让尘封的心窗通透明亮。 一杯茶、一本书、几行桌椅,背靠书山文海,面对风雨四季,安安静静,翻书的声音嫌大,笔耕的声音悦耳,心灵在休憩中畅游,时光在墨香中深远。图书馆,是沉思静心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