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杨洛君,2013届福州一中毕业生,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 ▼ 专业介绍 生物科学涵盖的专业面非常的广,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
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向,或多或少都互相联系,又催生出无数交叉的子学科……(此处略去一万字)。据我所知,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综合院校都有生物科学专业,并且都以大类招生,不细分专业,有的学校可能会在大二大三时进行方向分流,有的则至始至终都是大类专业(比如南京大学)。 总的来说,生命科学领域现在最热门的还是与医药相关的基础研究(集中在微观方向),另外目前也越来越借助于定量化的分析手段(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越来越热门)。生物科学的基础课涵盖数、理、化、生,所以大一大二绝不轻松,几乎是全校仅次于医学院外课最多最累的专业(具体课程设置可以查看各校的培养方案)。另外实验课是绝对少不了的,化学实验的定量分析和有机合成,生物实验上解剖、养果蝇、染细胞……实验报告绝对是大学难忘的回忆。野外实习也是非常有趣的一门必修。 ▼ 就业前景 生物科学是基础学科,好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大二大三都会进实验室参与科研,保研和出国的比例一般都很高。以南大生科院为例,每年大约一半学生保研,三分之一出国,保研名额一般用不完,不像其他专业竞争那么激烈。但是对于本科毕业想直接工作的同学来说,生科大概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本科接受的训练都很基础,国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又刚刚起步,对口工作机会不多(医药公司的销售岗之类的)。不过话说回来,大部分专业的本科教育都比较基础,很多工作其实对专业的限制并不严格,有志于工作的同学还是应该多花时间发展一些实用技能。就我所知本专业毕业的学长学姐里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也不乏进入四大、顶尖IT公司等等热门领域的。至于出国,大多数人可能选择的是生物医学专业(Biomedicine),除了开头提到的方向以外,也有不少人转到相关的环境、食品、营养、流行病等专业,出路还是很广的。 ▼ 适合人群 由于生科是基础学科,越是好学校,生科的培养模式越是以科研为导向的。追求应用性的同学,可以考虑农业类院校的专业(园林、动医、水产等等),以及药学、食品、营养等专业。生科适合好奇心强、对生命现象感兴趣、不排斥动手实验,最好是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同学报考。就南大生科院的生活而言,大一大二都被必修课、无穷无尽的实验报告塞得满满当当,累且充实。但这样的好处是大三下以后的时间就相对轻松自由,很多人在这时候会选择出国交换。科研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尽早进实验室可以帮助你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或者认清自己其实不适合科研,以便趁早另觅出路。除此以外,生科的学生其实也跟其他专业没什么两样,社团活动、学生工作、志愿服务、谈个恋爱……都是大学的必修。我认识的生科学生普遍特别友善有爱心、喜欢小动物、善解人意,情商不低。生科的男女比例一般也比较和谐,南大生科院年年1:1。 ▼ 专业排名 本专业的排名似乎基本与综合排名成正比,清北复交都是很强的,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师大、武汉大学也很好,农业类院校的生物相关专业一般都不会太差。厦门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生物学比较突出,生态方向首推北师大、中山,神经科学似乎北大、北师比较强(对计算神经科学感兴趣的还可以关注一下上海纽约大学),结构生物当然是清华…… 个人认为目前国内生科专业培养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课负担太重、接触高水平科研的机会有限、数理训练太少。有的人可能认为生科专业课相对数学物理简单的对,抱着逃避的心态选择了生科,但生物科学研究肯定是越来越朝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各类复杂的实验操作基本上是熟能生巧的技术活,没有太高的含金量,掌握一些建模、统计之类的分析手段也很重要。 ▼ 我为什么选择了生科 绝大多数刚刚高考完的孩子对于选专业大概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我也一样。当年我只是很坚决地不想念工科,数学物理又过于艰涩,小语种、社科招理科生的学校太有限,剩下的选项好像只有生物、化学、环境,然后稀里糊涂就把生科填了第一志愿。当然我个人一直都对生命科学感兴趣,也经历过大二辛苦到快要放弃、因为无数黑生物坑的劝退声音而心灰意冷的低谷期,到差点转专业去学CS,我现在还是不后悔选择生科,之后也打算出国继续读PhD。个人认为生科总体是目前国内本科专业里最与国际接轨的学科,也最注重科学思维(不同于数理思维)的培养(当然避免不了有的教材知识依然是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前的了,深造还是建议出国)。二十一世纪仍然会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只不过现在才刚刚过去六分之一。诚然基础学科和科研岗位并不是发家致富的道路,也没有大量的人才需求,但有兴趣的话还是不应该被旁人的观点淹没而对生科望而却步。Follow your heart, just give it a try. 文/杨洛君 图/来自Facebook:Sketching Science |
|